第384章 新的起点的涟漪(2/2)
巨大的粮仓内部,空气带着一股特有的、混合着尘土和陈谷的凉意。高耸的穹顶下,灯光将堆积如山的粮食映照成一片望不到边的金色。这里是国家粮食储备库,一座沉默而庞大的胃,守护着国家的粮食安全。
几辆重型卡车缓缓驶入专用卸粮平台,车身上还带着远途跋涉的风尘。这些卡车上装载的,正是从“丰裕号”货轮上卸下、经过严格检验的埃塞俄比亚“瀚海1号”小麦。
中储粮当地直属库的主任王启明,一个身材微胖、面色红润、眼神却异常锐利的中年男人,早已等候在现场。他身边站着负责品质检测的高工,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技术人员,以及几名操作员。
卡车后挡板打开,金黄色的麦粒如同瀑布般倾泻入接收坑,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运往指定的仓廒。
王启明抓起一把麦粒,放在掌心仔细捻搓,又凑近闻了闻,脸上露出些许惊讶:“老高,你看这麦子,颗粒还挺饱满,色泽也正,闻着有股子…不一样的香气,像是阳光晒透了的味道。”
高工推了推眼镜,拿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仔细观察了几粒,点头道:“是,初步看,千粒重应该不错。比我们之前进口的一些同类饲料麦,品相要好。”
操作员在一旁报告:“王主任,高工,入库初检,杂质率低于标准,水分含量也控制得很好,非常适合长期储存。”
王启明满意地点点头,但对高工说:“老高,咱们不能光看表面。这可是头一回从非洲那个项目运回来的粮食,虽说港口检验合格了,但进了咱们的库,就得按最严格的标准来。所有指标,尤其是食品安全方面的,必须重新过一遍咱们自己的仪器,留样备查,一点都不能含糊!”
高工神情严肃:“您放心,主任。实验室已经准备好了,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残留,全套检测流程马上启动。样品会按规定保留三年。” 他顿了顿,补充道,“说起来,能在那种地方种出这个水平的粮食,那边的技术团队,是真下了功夫了。”
王启明望向那不断涌入粮仓的金色洪流,感慨道:“是啊,李振邦、方稷他们,不容易。听说那边情况复杂得很,又是土匪又是文化冲突的。能把第一批粮食顺顺当当种出来,再运回来,简直是闯过了九九八十一难。为了能让咱们的地有一口修生养息的机会,这些教授也是拼了。”
他转头对身边的调度员吩咐道:“这批粮食,单独建档!仓廒号、入库时间、数量、品质报告,全部标注清楚。!”
调度员赶紧记下。
高工看着检测仪器上开始跳动的数据,插话道:“王主任,从目前快速检测的几个样本来看,数据很稳定,都在优级范围内。如果后续全面检测没问题,这批粮不仅可以作为饲料,部分品质更好的,甚至可以进入口粮加工渠道进行配比试用。”
王启明眼睛一亮:“哦?那意义就更大了!这说明我们海外粮仓的定位,可以不仅是保障总量,还能提升品质结构。” 他拍了拍身边的粮堆,语气中带着一种自豪和使命感的混合情绪,“想想看,将来,咱们老百姓的饭碗里,可能就有来自非洲大陆的粮食。这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战略空间的拓展啊!”
又一辆卡车卸完货,缓缓驶离。传送带的轰鸣声持续不断,金色的麦粒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国家粮食储备的汪洋大海。
王启明对高工和操作员们郑重地说:“同志们,这批粮食,意义非凡。它不仅是粮食,更是一颗‘种子’,一颗海外拓荒的种子,一颗战略保障的种子。咱们的任务,就是把它安安稳稳地储藏好,需要的时候,能及时、合格地调得出去!大家各就各位,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是!”众人齐声应答,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