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1/2)
然而出乎老太监意料的是,刘彻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如同夏日骤然而至的暴雨云层,令人窒息。
\"你以为治国如同儿戏过家家吗?这是关乎天下苍生的大业!他是皇帝!\"刘彻的声音低沉而危险,如同蓄势待发的猛兽。
\"天子之位,岂容心慈手软、妇人之仁?!\"
\"辞退几个老臣算什么大事?当年朕初登大宝之时,杀戮的老臣难道还少吗?!\"
\"你这狗东西,竟敢在朕面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刘彻的每一个字都如同淬了毒的匕首,直刺人心。
此刻的太上皇眼神如寒潭深处的冰刀,周身杀气弥漫,哪还有半分退休老者的和蔼可亲?
老太监如同被雷击中一般,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冷汗如同泉水般从额头涌出。
恍然大悟之际,他终于想起眼前这位看似温和的老者曾是那个铁血治国、威震四方的大汉雄主!
那位能将权谋算计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绝世帝王!
自己竟然天真地以为可以在他面前玩弄计谋,实在是愚蠢至极,简直是自寻死路!
老太监刚要跪地求饶,刘彻却已经不耐烦地一甩衣袖,冷声下令:\"拖出去,剁了!\"
太监的瞳孔在恐惧中剧烈扩张,如同黑夜中惊恐的猎物,他刚张开嘴想要挤出几句哀求,便被涌上来的禁卫强行捂住嘴巴,拖出宫门。
望着老太监被拖走的方向,刘彻眼中闪过一抹冷酷的幽光,如同深夜中的狼眼,令人不寒而栗。
\"去彻查,这老狗收了谁的好处,竟敢在朕面前为那群老臣说话!\"他的声音轻如鬼魅,却充满不容质疑的威严。
\"哼!朕连皇位都已让出,那群老家伙竟还贪恋着手中权位不放,真是不知死活!\"刘彻的怒火如同烈日当空,灼烧着周围的空气。
显然,朝中留恋权位、不愿告老的臣子远比想象中更多,而试图利用太上皇来保住自己位子的人也不在少数。
被悬挂在宫门前的太常只是其中最为显眼的一个,冰山之下还有无数暗流涌动。
明的施压行不通,他们便转向暗中操作,如同黑夜中的毒蛇,悄无声息却致命异常。
无风不起浪,那位老太监突然进谏必有人在背后指使,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政治把戏。
至于究竟是哪些人在背后操纵这一切,宫中并未透露任何消息,外界也无从得知真相。
然而,自那日之后,朝堂上下刚刚平息的\"告老风潮\"未及结束,一阵更为猛烈的\"下狱风暴\"便席卷而来,摧枯拉朽般地洗刷着整个官场。
一桩桩罪证如雪片般飞向皇帝的案头,每一份都铁证如山,无可辩驳,触目惊心。
陛下雷霆震怒,下令彻查到底,决不姑息,震慑朝野。
那些先前有先见之明、主动告老的臣子此刻只能在一旁冷眼旁观这场风暴,暗自庆幸自己脱身及时。
那些心存侥幸、贪恋权位的官员却在这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中苦不堪言,如同秋风中摇摇欲坠的落叶。
此次大案波及极广,从地方上的县令、郡守,直至朝堂上的九卿重臣,无一幸免,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所有不法之徒一网打尽。
朝廷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审理了数百起案件,审判之快令人咋舌,显示出朝廷整治官场的决心之坚。
最终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只有极少数罪大恶极者被处以极刑,绝大多数官员都被发配至西域、漠北等边远之地任职。
这一特殊的处理结果引发了官场内外的诸多猜测,不少明眼人暗中议论,是否因为新开拓的西域与漠北地区急需大量官员治理。
陛下是否故意借机掀起这场大案,既清理了朝堂,又解决了边疆缺官的燃眉之急?
这种大胆的猜测自然只能在私下低声交流,无人敢在公开场合明目张胆地议论国策。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肃清行动中,有一个人物迅速崛起,成为舆论焦点,引人瞩目。
那就是新任廷尉——上官桀,这位突然被推上风口浪尖的辅政大臣。
作为此次大案的主要审判者,经他之手判决处死、抄家、流放的人数多达数千,罕见地展现出一位酷吏的狠辣手段。
朝野上下一致认为,上官桀注定将成为继张汤之后,大汉史册上又一位声名狼藉的酷吏,为后世唾弃。
面对外界纷纷扰扰的质疑与指责,上官桀却表现得异常冷漠,对一切谴责充耳不闻,视若无睹。
他仿佛在一夜之间脱胎换骨,彻底摒弃了往日趋炎附势的态度,决意要做一名铁面无私的孤臣,令人费解。
然而,这一切惊人变化的真相只有他自己心中最为清楚:\"他上官桀,真是苦啊!\"
因为此前墙头草的行径,若不主动做个孤臣,陛下随时可能给他穿小鞋,这是张让那个狡猾的太监曾经暗示过的。
更令人绝望的是,若不甘心做个冷血酷吏,太上皇也会毫不犹豫地整死他,这同样是那该死的张让传达的旨意。
此次大规模的官员清洗,这种声势浩大的酷吏作风,实际上是太上皇一手策划的!
\"操!\"上官桀在内心无数次地痛骂自己的愚蠢,肠子都悔青了。
做了墙头草,结果两头不讨好,进退维谷,陷入死局。
得罪了陛下,被迫做个孤臣,勉强还能接受,至少能保住性命。
但得罪了太上皇,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那位老狐狸下手狠辣无情,直接让他承接张汤的衣钵,成为一个注定不得善终的酷吏!
这简直比要他的命还要难受,是要让他遗臭万年啊!
外人不知内情,但亲自执掌大案的上官桀却清楚得很,这场看似由陛下发起的官场清洗,其实从头到尾都是太上皇在幕后主导。
想到这一点,上官桀又忍不住在心中怒骂连连,天理何在?
一个已经退位的太上皇,竟然堂而皇之地进驻宣室殿,成为陛下的辅政大臣,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荒谬局面!
还让不让其他大臣活命了?
事实上,此次官场大清洗确实让许多官员无路可逃,在权力的绞杀中颓然倒下。
外界从来都低估了太上皇的狠辣决断和无情铁腕,这是一位永远将大汉江山社稷置于首位的真正帝王。
为了使大汉无外敌,他能主动充当诱饵,身陷险境而不改其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