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汉景帝更换储君时的手段(1/2)
刘旦也陷入了短暂的呆滞,内心咆哮着:\"靠!老刘到底在搞什么鬼把戏?\"
\"他这哪里是想当甩手掌柜,根本就是要彻底撂挑子不干了啊!\"
殿内众生百态,神情各异,刘彻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了然。
待百官的车轱辘话终于说完,殿内重归寂静之际。
刘彻目光如炬地扫视众人,语气淡然而坚定:\"朕早已告诉诸位,朕意已决,绝不可能改变。\"
\"你等择吉日良辰,准备举行禅位大典吧!\"
百官还想继续劝谏,刘彻却已经失去了耐心,袖袍一挥,声音如雷:\"够了!都给朕退下!\"
帝王之威不可冒犯,百官立刻噤声,满脸不甘地向殿外退去,脚步迟缓,仿佛不愿离开。
就在这时,刘彻冷峻的声音再次响起:\"赵王、广陵王、胶东王,你们三人在殿外候着。\"
刘胥闻言身子一软,心中哀叹:这还没完?难道还有后招等着我?
\"太子,你留下!朕有话要单独告诉你。\"
待大殿内只剩父子二人,刘彻的表情顿时轻松自然了许多。
刘旦也不再拘谨客套,大步上前,语气坦率直接:\"父皇,您到底想干什么?\"
他握住刘彻的手,眼神诚挚恳切:\"您如今身强体健,再做几十年皇帝都绰绰有余,有您坐镇朝堂,大汉才能真正繁荣昌盛啊!\"
\"哼哼哼!\"没了外人在场,刘彻立刻卸下了慈父的面具。
说话毫不客气,直截了当,带着几分调侃与嘲讽。
他斜眼瞥了刘旦一眼,嘴角泛起一丝讥笑:\"小兔崽子,别以为朕不知道你心里那点小算盘,不就是想让朕继续'能者多劳',好让你自己偷懒么?\"
\"哼!朕说得可对?\"
刘旦面颊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眼角余光尴尬地瞥向面前这位霸气依旧的父皇。
这番话如何能出自一国天子之口?
\"偷懒\"二字岂能用来形容一国储君的谨慎与敬畏?
\"父皇,儿臣实乃自觉才智浅薄,欲继续在您这座丰碑般的智慧长河中汲取经验...\"
\"住口,不必再说那些冠冕堂皇的废话!\"
刘彻不耐烦地冷哼一声,一挥手便斩断了儿子那滔滔不绝的辩解。
这个聪明绝顶的三儿子,他能不了如指掌?
票拟、批红这等朝廷重器都被他玩得炉火纯青,还好意思说什么能力不足?
此等托词,不过是为了逃避责任的懒惰借口罢了!
被父亲一眼看穿本性的刘旦顿时哑口无言,眼中闪过一丝受伤的神色。
刘彻对儿子这点小情绪毫不在意,负手于背,在宽敞的殿中来回踱步,语气中透着几分难得的感慨。
\"这禅让之举并非一时兴起,早在朕东巡期间,便已在心中思量了半载有余。\"
\"这次北伐匈奴,朕亲身作为诱饵,差点魂归九泉!\"
\"生死一线间,人总会有所顿悟。\"
\"班师回朝,目睹万民夹道欢天喜地,那一刻朕才真正明白一个道理。\"
\"自朕登基以来,已近四十载春秋。\"
\"而今日,恰是朕威震八荒、声名鼎盛之时,甚至超越了文帝、景帝两代圣君!\"
\"无论文治武功,当世无人能与朕比肩!\"
刘彻字字铿锵,言辞激昂,仿佛在向天地宣告自己的丰功伟绩。
听着这番话,刘旦收起了先前的玩笑之色,神情肃穆地倾听着。
他心知肚明,此刻的父皇已放下帝王面具,正在袒露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刘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浅笑。
\"看似愚昧的盛极而退,实则暗藏大智,朕若在声威如日中天之际主动禅位,反倒会让朕的威名更上层楼!\"
\"原有的文治武功之上,再添一笔不贪恋权位的美名,朕的历史地位恐怕连那秦始皇也望尘莫及了吧?\"
\"呵,按理说朕向来实事求是,不应被虚名所累。\"
\"可是!\"
刘彻话锋突转,面色瞬间阴沉下来,如同乌云蔽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朕深知,若继续执掌大权,恐怕不仅会毁掉眼前的盛名,甚至会将我刘氏江山也一同葬送!\"
刘彻转头凝视刘旦,眼神深邃如渊,低沉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恐惧。
\"生死之间,藏着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大恐怖啊!\"
北征亲自充当诱饵,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刘彻从未在人前流露出半点后悔。
然而,不后悔并不代表没有恐惧在心底生根发芽!
若再有一场生死攸关的战事,要刘彻亲临险境,他必定会拒绝!
面对死亡的阴影降临,哪个凡人能够无所畏惧?
经历过一次生死边缘的刘彻,内心已被恐惧的种子深深扎根。
寻常百姓尚且惜命,又有何人能苛责?
何况是这位坐拥天下,生杀予夺,一言定江山的至尊帝王!
自从凯旋归来的那一刻起,刘彻便隐约感到,老三曾经预言的那段历史——\"宠幸方士、沉迷仙道、晚年昏聩\",正在一步步向他逼近!
刘彻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内心。
一旦心生惧死之念,必然会寻求对策。
既然害怕死亡,自然会追求永生!
而所谓追求永生,不过是另一种表达——求仙问道!
这正是摧毁国家的不治之症啊!
此刻的刘彻头脑尚且清醒,明白这是亡国之祸,但再过几年又当如何?
待他鹤发鸡皮,气息奄奄,死期将近时,或许只需轻轻一句\"炼制仙丹\",便能点燃心中那一丝渺茫的希望。
这般轻易的命令,对皇帝而言不过举手之劳。
诱惑太大,代价太小,以刘彻的性格,他自知无法抵挡这样的引诱!
然而对帝王来说微不足道的举措,落到大汉百姓身上,却是灭顶之灾!
皇帝迷恋仙道,必然劳民伤财,蚕食国本,危害社稷!
如今的刘彻头脑清醒,未来却难保不会被欲望蒙蔽双眼。
为自己寻找借口的说辞,他此刻已能预见。
\"朕为江山社稷操劳一生,难道不该在暮年享受片刻安宁吗?\"
呵!
刘彻自嘲地摇了摇头,将这些不堪的预想抛诸脑后。
他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自己精心挑选的继承人,露出一丝释然的微笑。
\"朕为大汉殚精竭虑了一辈子,也该歇一歇,享受几日闲云野鹤的生活了。\"
\"老三,不必再多言相劝,这建章宫朕很是中意,以后便在此颐养天年。\"
\"大汉的江山重担,该由你来挑起了!\"
刘彻要在自己意志尚且清醒之时,斩钉截铁地做出决断!
提前禅位,斩断自己未来可能犯下的滔天大错!
老三是他千挑万选的继承者,无论帝王心术还是治国韬略都已炉火纯青。
未来的成就,必将不逊于自己!
唉!
刘旦轻叹一声,心绪如翻江倒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