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好酒好肉管够,畅饮痛快!(2/2)
今日乃大军凯旋的喜庆日子,不宜破坏将士们的欢乐气氛。
即使有人胆敢当面指责,刘彻也决定忍耐一时,暂且不与之计较。
虽然心中恼怒,但为了维护胜利的喜悦氛围,他愿意隐忍不发。
然而,当刘彻远远望见朔方城外乌泱泱的人头攒动,密密麻麻不见边际时,心中不由得涌起一丝不安与紧张。
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百姓前来?莫非都是来责难朕的?
百姓的举动很快便消除了刘彻心中的疑虑,远处人群一眼望见天子龙旗,顿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陛下的龙旗!陛下回来了!\"
\"陛下大胜归来了!天佑我大汉!\"
百姓们激动地高呼欢唱,仿佛迎接凯旋的神明,热情似火,声震云霄。
早已恭候多时的朔方刺史、郡守等地方官员整肃衣冠,神情庄重,按序列排开。
他们整齐划一地跪伏于地,朗声高呼道:\"陛下御驾亲征,一举铲除匈奴祸患,为万民谋福祉,此乃千秋功业,万世伟绩!\"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汉贺!大汉永存,陛下万岁!\"
官员跪拜引领着仪式,随后那些黑压压的百姓也如同潮水般整齐跪倒,场面壮观至极。
无数嘹亮的声音汇聚成震耳欲聋的呼喊:\"大汉永存,陛下万岁!\"
\"大汉永存,陛下万岁!!\"
\"大汉永存,陛下万岁!!!\"
三声山呼撼动天地,声浪层层叠叠,在空旷的旷野上回荡不息,久久不散。
面对如此震撼人心的场景,马背上的刘彻一时怔住,瞠目结舌,仿佛被施了定身法术。
这与他预想的情景截然不同,难道百姓竟不知朕坑杀了数十万匈奴降卒?
正当刘彻陷入短暂的恍惚中,身后的卫青靠近马前,低声提醒道:\"陛下,该让百姓起身了。\"
\"哦...啊,众位爱卿平身,朕的子民们也无需多礼,都快快请起吧。\"
官员们恪守礼制,谨慎地起身拜谢皇恩。
而那些淳朴的百姓则没那么多讲究,纷纷站起身来,提着果篮、酒壶热情地向天子靠近。
皇帝身边的羽林亲卫正要伸手阻拦,却被刘彻抬手制止。
此刻他心中充满疑惑,想让这些百姓靠近些,亲耳听听他们究竟在想什么,为何表现得如此热情洋溢。
百姓们丝毫没察觉到天子的疑虑,反而更加热情地拿出家中珍藏的美酒,给每一位羽林亲卫斟满大碗。
\"哈哈哈哈,喝!痛快地喝!\"
\"都别客气,你们都是为大汉浴血奋战的好儿郎!\"
\"今日好酒好肉管够,畅饮痛快!\"
百姓的热情似乎让这些训练有素的羽林卫都有些不知所措,他们正在执行保护陛下的神圣职责,岂能随意饮酒?
人群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看出了他们的迟疑,主动走向天子身前,躬身拱手道:\"陛下,我们都听说了您在北方将匈奴犬羔尽数诛杀,杀得好啊!\"
\"这是为我大汉根除顽疾,为边疆百姓扫清祸害啊!\"
\"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没什么贵重之物,今日大军凯旋,略备薄酒粗食,聊表敬意。\"
\"这些微不足道的心意,与将士们的浴血奋战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更比不上陛下亲手斩除匈奴的丰功伟绩!\"
\"作为朔方边郡的百姓,我们对陛下的恩德感激涕零,无以为报,还请陛下不要嫌弃我等的薄礼寒酸。\"
刘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心中的困惑渐渐消散。
还未等他开口回应,周围几个憨厚的汉子便争先恐后地附和起来。
\"就是就是,我们朔方人民可没少遭匈奴人的欺负啊,死伤无数,家破人亡!\"
\"呜呜呜...我爹就是被匈奴人的毒箭射死的,听说陛下把那些匈奴人都给活埋了,埋得好啊,太解恨了!\"
\"我虽不知道究竟是哪个该死的匈奴人杀了我爹,但陛下把匈奴人都杀光了,那肯定就是替我爹报了仇,陛下就是我全家的再生父母啊!\"
那汉子边说边抹泪,同时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个看似陈旧的酒坛子,犹豫着向前递去。
\"这是俺家珍藏了十多年的好酒,今天特地拿来孝敬陛下,那个...那个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望着这朴实汉子真挚而又笨拙的表情,刘彻忍不住哑然失笑,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这一刻,不管世上有多少人背地里咒骂他是嗜血暴君,刘彻已经确信,眼前这位淳朴的汉子绝对是发自内心地感激自己!
如此便足矣!那些酸腐书生愿意骂就骂去吧,只要普通百姓记得他的好,懂得他的功绩,便是最大的慰藉!
刘彻毫不犹豫地伸手接过酒坛,爽朗大笑道:\"你这小小心意,朕收下了!\"
\"对对对,就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俺背了好几天才记住的这句话。\"汉子憨厚地挠着后脑勺,憨态可掬。
\"哈哈哈哈哈!\"刘彻仰天长笑,举起酒坛豪饮一口,随即豪迈地挥手道:\"今日大胜归来,儿郎们尽管痛快畅饮,无需拘礼!\"
话音刚落,身后早已按捺不住的将士们立刻欢呼雀跃:\"陛下圣明!陛下万岁!\"
随即周围的百姓蜂拥而至,争相奉上自家珍藏的美酒佳酿、时令瓜果,甚至还有精心饲养的老母鸡,慷慨地塞入军士们的手中。
如今天下赋税全免,哪家农户不存有余粮?献上些许酒食款待凯旋英雄,实在算不得什么奢侈之举!
官道两旁处处洋溢着欢笑与喜悦,百姓们箪食壶浆,夹道欢迎,场面热闹非凡,温馨感人。
刘彻满面笑容地注视着这一幕,不动声色地招来一名亲信侍卫,在其耳边低语几句。
交代完毕后,他继续欣然接受百姓们递来的各种礼物,不管贵贱,一视同仁。
家传的美酒、悉心喂养的老母鸡、自家果园摘下的鲜红枣...各式各样的乡村土特产络绎不绝。
这些礼物虽不名贵,远比不上宫中的珍馐美味、奇珍异宝。
然而刘彻却来者不拒,全都笑纳,因为这些粗茶淡饭中包含着最真挚的民心,远非金银珠宝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