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 第212章 魏延,大义

第212章 魏延,大义(2/2)

目录

“嗯?”

魏延的眉峰骤然拧成川字,虎纹护腕在案头磕出闷响:“给先帝正名?这个还有必要么?

先帝继大统乃是天命所归......”

“可天命也需人证。这事也不止是做给蜀人看的,也是做给东吴,作为曹魏的人看的。”

魏正突然正色,烛火在他眼中跳动,“当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先帝仓促称帝,终究落了个'自立'的话柄。

如今咱们夺回汉献帝嗣孙,又迁徙二十万百姓归汉,正是给天下人看:大汉正统,从未断绝。

唯有大旗正了,曹操的'魏'才是逆贼,咱们的刀,才砍得理直气壮。”

“这!”

魏延却忽然想起方才魏正掉眼泪时的滑稽模样——这小子明明在刀剑之中长大,偏生能把权谋掰扯得比诸葛丞相的八卦阵还明白。

“也罢,这方面听你的。

你说咋办就咋办,某只管带着賨叟兵把住阳平关,看哪个鼠辈敢放冷箭。”

帐外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魏正忽然压低声音:“成都那边,胡公的调度慢了半拍。

南乡被围时,各地的援兵迟迟不到,司马懿大军数十万压阵,可——”

话未说完,魏延一拳“当啷”砸在案上:“为什么就不能万众一心,北定中原,再兴大汉!”

“胡公两个儿子都在我身边,做事勤勉不说,甚至敢于拼命。他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成都局势太过纷杂,可能超出了他的能力。

毕竟虽然说掌权的是我们荆州派系,但杨仪等人未必心服口服。

再加上益州派,和暗中下手段的陛下,吴班虽然老实了,但也未必甘心。”

听到这些东西,魏延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只是道:“我只管掌军,你需做什么,我支持便是!”

魏正点点头,这才说道:“第一件事情,就是给成都报捷,然后催促他们发粮食和布帛,一定要不断的催,不断的催。

这二十万百姓千里迢迢来到汉中,一个也不能饿死。”

“喏。”

“第二件事,这二十万百姓先安置在南乡县、上庸郡和魏兴郡之地,这几地就暂时并为上庸郡,由我暂假郡守。”

“这个你放心,我早已上表,表你为郡守,还要加个镇东将军。”

闻言,魏正皱起眉头道:“这个太快了吧,只是一个讨虏将军就可以,是谁提议的?”

“这,镇东将军不好吗?不镇东怎么开府!”

魏延疑惑道。

魏正深吸一口气,道:“是蒋琬提议的吧?”

“你怎么知道?”

魏延脱口而出,随即神色讪讪。

“他一定还要迁徙些百姓去南郑吧?要多少?”魏正接着问道。

闻言,魏延有点不好意思起来,随即瞪眼道:“你小子,南郑不是你阿翁的封地么?和我算什么!”

魏正苦口婆心的劝说道:“阿翁,你善养士卒,精于战略,勇于战阵。

但是对人心和政治,则知之甚少。

南郑虽然是你的封地,但那里的百姓却不是你的百姓。

他们不会感恩于你,更不会听令于你,甚至私底下还会愤恨于你。

只有在我麾下,那才能转换成我们魏家的助力。”

“你想造反?!”

魏延的手下意识的摸向刀柄,“我第一个宰了你!”

“阿翁!”

魏正无语至极,“当今大汉,有几个忠臣良士,恐怕只有阿翁你,和令郎我啊!

我若是真的想造反,何苦冒着性命不要,还要劫回汉献帝的孙子。

要的不就是大义!

说句难听的话,就是阿翁你谋反了,我都不会谋反!”

“噢!”

魏延嘿嘿一笑,“小子不要惊慌,阿翁不过试试你。”

魏正没给魏延好眼色,直接说道:“我们不会篡逆,但其他人呢?

所以只有我们父子说话,才能稳住先帝的基业。

若不是有丞相,有你,不然的话,当年先帝走的时候,大汉已经如当年的荆州一般散了。

这些百姓在我的治下,那就是大汉子民。

但是在其他地方,都只是战争的资源!”

说到这里的时候,魏延似懂非懂,但也知道魏正说的极是。

“防人之心不可无,可若连我都信不过——这满营的屯田兵、叟人猎手,还有成都那帮揣着算盘的文官,又有几个真把'大汉'二字刻在骨血里?”

魏延的笑意渐渐淡了,粗糙的拇指摩挲着剑柄上的纹路——那是刘备亲赐的佩剑,剑鞘上的漆色早已斑驳。

他腰里有一把刀,也有一把剑。

“你说得对,”魏延的声音低沉如滚雷,“当年先帝驾崩,若不是丞相撑着,这汉家天下早成了东州和益州派的私产。”

“所以咱们得把大义握在手里。

二十万百姓在我治下能分田、能读书能打仗,到了别处却要被充作屯田奴——这就是大义。”

魏延深吸一口气,忽然用剑柄敲了敲舆图上的“成都”:“那镇东将军...”

话未说完,魏正已摇着羽扇(不知何时从费祎那里顺来的)接口:“以我的功勋,镇东将军没问题是没问题,但问题是,这事不应该是你提。

而应该是陛下和大司徒给!”

“陛下要不给呢?”

“他会给的。”

“那现在呢,怎么办?”

“怎么办,我得给大司徒写封信,要就要了!”

“嗯,这个霸道的样,才像是我魏延的好大儿。”

“阿翁,这次成都,你就不要去了。”

“啊?”

“去成都之前,先把我和马俪的婚事办了!”

“啊?!”

“别啊了,赶快要粮食吧!”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