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根基,再造(2/2)
而已。
夏侯儒的骑兵阵中,文钦捂着臂伤,脸色冷厉。
方才撤退的时候,文象令人一阵攒射,幸好他反应快......但也中了一箭。
......
深秋的山川像一幅斑斓的画卷,赤红的枫叶与苍青的松柏在山风中交织。
此处的山区,应该是大巴山和秦岭之间。
迁徙队伍进入山谷二十余里,魏正的青骓马忽然驻足,望着西侧一条隐在荆丛中的山沟——后世名为丁河镇的位置。
此刻正有细流潺潺,在乱石间溅起碎银般的水花。
“费巴西,”魏正的马鞭指向山沟深处,“当年张骞通西域,曾在这一带留下印记。”
他的坐骑踏过一丛枯黄的野菊,马蹄下露出半块刻着蝌蚪文的秦砖,“沿此沟南行,可直抵丹水。”
先锋爨谷早已带人前行开道。
对于魏正的指路,费祎麻木的点头,令旗挥动,二十万百姓的队伍如长龙般转入山沟,车轴碾过落叶的声响,惊醒了栖息在岩壁上的山雀。
一只只扑棱飞过山林。
山沟险峻,两侧绝壁如刀削,却有天然形成的石阶蜿蜒。
行至五十里,丹水的波光忽然映入眼帘——河水在深秋显得格外清澈,倒映着两岸红枫,像一条流动的胭脂带。
賨叟和南中劲卒在前开道,已经架设好了浮桥。
沿着开凿好的山路继续前行,又是一百余里,出谷之后,迎面一片碧绿。
汉水!
“快看!是木船!”
迁徙的百姓中忽然响起欢呼。
河湾处,数百艘涂着朱漆的战船静静停泊,船首立着青铜白虎灯,正是汉中水师的标志。
船头人影攒动,当先一人披着青锦战袍,腰间玉珏在阳光下闪烁,正是董厥。
“魏侯终于来了!”
董厥的声音带着颤抖,他踩着跳板跃上河岸,看见迁徙队伍中夹杂着无数老弱妇孺,衣甲破损的白袍军士卒背着孩童步行,眼眶忽然发热。
“当年丞相迁千余家百姓回蜀,已是天大的功绩,君侯这次......”
要知道,整个大汉目前在侧的户数还不足三十万,口数也就是百万。
这次魏正直接把人口数增加了两成!
他的目光扫过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声音哽咽,“数万家百姓,这是再造蜀汉的根基啊!”
就在这时,一行人马从谷中出现,为首之人,正是巴西太守费祎。
“费巴西!”
董厥急忙迎了上去。
“龚袭,啊哈哈哈哈,看到你们在,魏侯和我就放心拉!”
费祎哈哈笑着,翻身下马。
“君侯呢?”
“还在后面。”
“怎么还有追军?”
“是啊,夏侯儒千里相送,感动的我忍不住都涕零啊!”
胡超、胡排和陈阳紧随在董厥身后,手中捧着酒樽:“汉水沿岸的船坞已备好四百艘大船,粮草堆在郧乡邑,足够二十万人迁徙。”
费祎一个眼神,董厥会意。
“快把带来的棉鞋分发给父老乡亲!”
行走千里,百姓们的衣甲上多有补丁,鞋都磨破了,不少孩童甚至赤着脚。
随着安顿,丹水河畔热闹起来。
汉中水师的士卒们抬着成捆的棉布衣裤,背着装满粟米的麻袋,在百姓中穿梭。
一位抱着襁褓的妇人接过棉鞋,指尖抚过鞋面上绣的花纹,忽然跪地叩拜:“谢汉家官军......”
陈阳急忙搀起她,却见襁褓中露出半片曹军甲胄的护心镜......
直到日落西山,魏正方才出谷。
“君侯!”
董厥等人急忙迎了上来。
“大家都好吧!”
“君侯,某等好是好,就怕......”董厥说着,忍不住流下眼泪。
“怕什么。”
魏正拍了拍董厥的肩膀。
对方有几分真心他并不清楚,不过历史上的董厥也确实是个规规整整的重臣。
但此刻情绪上来了,魏正自然也不吝赞赏。
你是演技,那我也是演技。
你是真心,我自然也是真心。
董厥压低声音道:“君侯,自你在显阳苑起事,汉中震动。
大将军攻打上庸的时候,听闻蒋琬在南郑整饬田亩,说等这批百姓到了,可开垦出二十万亩良田。”
闻言,魏正皱起眉头,道:“我辛辛苦苦带回来的人口,上庸和西城都分不下,哪里有人给南郑。”
夜晚,魏正与董厥等人在中军帐中对饮。
案头摆着刚送来的军报:大将军魏延已经撤兵,正沿汉水布防;
张翼等人则是撤兵返回上庸郡;
司马懿大军已经撤到陇右,姜维等人欲追击,并未找寻到机会......
这场大战彻底落下帷幕。
接下来一两年内,双方都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战事。
而帐中,魏正等人喝的却是茶水。
费祎忍不住感慨:“魏侯这一迁,相当于给蜀汉添了三四万青壮!”
他伸出手指,“女人种地,男人从军,当年高祖定关中,靠的就是这法子。”
魏正望着灯火中忙碌的百姓,看见妇女们在河边洗衣,老人把曹军的断戟磨成农具;青壮们在岸边搭建临时营房。
“蜀地女子本就吃苦耐劳......”
魏正忽然笑道,“当年丞相治蜀,不就提倡'男女并耕'么?
等开春,让她们在田里种桑麻,男人在营中练弓弩,不出三年,上庸定能成为天府之国。”
费祎望着魏正眼中的坚定,忽然想起诸葛亮给魏正起的字:“忠贤。”
从现在看,贤之一字,魏正当之无愧。
只是这忠字......
又想了想诸葛亮难以抉择的两个接班人,蒋琬和杨仪。
此刻的费祎感慨万千,他一度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最合格的接班人。
但现在看来,能继丞相志者,必魏正也。
因为,魏正不但懂得上层的权谋,还懂得下层的基本。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个民即是士族,也是百姓。
对于士族来说,是怎么分配鹿肉。
对于百姓来说,是让百姓在乱世中看见活着的希望,看见汉家的未来。
汉水的夜风吹动帐帘,远处传来孩童的童谣,是跟着迁徙队伍新学的调子:“丹水长,汉水宽,白袍将军带咱还;女人种地男扛矛,汉家天下万万年!”
迁徙队伍在汉水畔休整两日,补充了棉衣和粮草。
第三日清晨,数百艘大船船桨击水的声音整齐如鼓点。
魏正站在旗舰甲板上,望着两岸渐渐出现的汉家村落——断壁残垣间,已有人家升起炊烟,孩童们追着船队奔跑,手中挥舞着用枫叶编的旗帜。
不过他并没有随着船队离去,而是在此等待大将军。
魏延已经快到了。
......
一处山腰上,文钦问道:“夏侯兄,咱们还等么?”
“不等了,回去吧!”
夏侯儒一声长叹,“魏正真是一点破绽都不给啊,这二十万百姓给他,恐怕将会成为我大魏的梦魇。”
文钦嘿嘿一笑道:“怕什么,木秀于林风来催之,魏延父子如此鼎盛,其他人岂会如愿。
别以为刘禅是个软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