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陈泰,荀霬(2/2)
私底下,士卒都议论这个家伙是九幽恶鬼。
到了荆州之后,更是势如破竹,一路无人能挡。
天下骁锐的虎豹骑,一战被打断了脊梁骨,二战直接全军覆灭。
后来由老将蒋济率领五千禁军骑卒追击,到现在魏正杀回了洛阳,蒋济却没有消息,可见也是凶多吉少。
这种狠人,能打吗?
名匠大师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此必是疑兵之计,可以打!”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要求避战的杨阜忽然开口道。
闻言,众人一愣,尤其高堂隆等人诧异的看过去。
而武将们则是浑身一紧,这,这家伙怎么要战了?
万一不是疑兵之计呢!
曹叡的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手按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就在这时,洛阳北出现了一行快马,尘土扬起。
“这,有急报到!”
曹宇忽然开口道,当即一挥手,城墙上传令过去。
不多时,一名中年人带着七八个随从从城墙上疾奔而来。
“轵县的县吏!”
孙资靠在曹叡的身边,轻声说道。
曹叡点点头,神色有些担忧。
轵县县令的县吏跌跌撞撞冲上城楼。
他的官服沾满尘土,腰间的革带断了半截,“陛下...蒋济将军......”
话未说完,已瘫倒在地。
曹叡皱眉示意左右扶起,县吏颤抖着呈上血书:“黄河北左山...全军覆没,活着十不足一......据逃回来的士卒所说,蒋将军曹将军首级被砍......蜀人立碑纪功。”
血书上的字迹尚未干透,暗红的血迹渗过纸帛。
城楼上瞬间鸦雀无声。
曹宇的佩剑“当啷”落地。
曹叡的瞳孔急剧收缩,盯着血书上的“蜀”字,仿佛看见蒋济仰头喝酒的模样。
杨阜的胡须剧烈颤抖,他上前半步,抓住曹叡的衣摆:“陛下......”
话音未落,曹叡突然喷出一口鲜血,染红了女墙上的青龙砖雕。
他的身体摇晃着向后倒去,冠冕歪斜,玉簪断裂,一缕白发垂落额前。
“陛下!”
曹宇慌忙扶住曹叡,却见皇帝的目光死死盯着显阳苑方向,那里的“汉“字大旗正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
“轰隆!!”
忽地一声闷雷响起,众人心颤不已。
杨阜高声道:“送陛下回宫。请燕王监国,督洛阳城事!!”
闻言,众人纷纷躬身行礼。
扶住曹叡的孙资和刘放,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之色。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没有说什么。
毕竟,现在可是战时。
西北方乌云密布,雷声滚过。
“难道上天眷顾的还是大汉?”
杨阜双手抓在墙垛上,心绪难明。
但是瞬间,这位老臣的眼中就闪过坚定之色:“身为魏臣,当为大魏死节!
天命,哈哈哈,天命在哪里!”
显阳苑外二十万百姓正有条不紊地集结。
洛阳城楼上,帝王的鲜血正渗入砖缝,如同大魏王朝正在流失的气数。
当御医抬着曹叡匆匆离去时,城楼下的羽林卫已悄然退去。
“魏正!”
陈泰独自留在城楼上,望着显阳苑中如蚁群般涌动的人群,忽然看见几个孩童举着用破布制成的旗帜,在奔跑嬉戏。
他的眼眶突然湿润了,想起自己年幼时,也曾在颍川的麦田里追逐过这样的旗帜——那是汉献帝东归时,百姓自发举起的希望。
显阳苑内,魏正接过王训送来的司州地形图,目光扫过图上标注的马厩和渡口等各个位置。
“告诉邓艾,午时前必须控制伊水渡口。”
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曹叡若追来,就让他看看,什么叫‘千军万马避白袍’。”
转身时,他瞥见显阳苑的角楼上,新制的旌旗正迎着风展开,将天空染成一片雪白。
......
洛水河畔,晨雾未散,二十万民众如蝼蚁般密密麻麻铺展开来。
魏正站在高处,目光扫过人群,只见无数的火把在晨雾中闪烁,宛如一条蜿蜒的火龙。
他的脸色严峻,心中却暗喜,二十万人口,这可都是资源啊。
想孙权为了抓人口,天天去打山越,还让人出海去掠夺台湾人,可搞来搞去的,哪有从大魏迁徙的多......
当然,二十万人口不可能都安全的抵达汉中,能有十五万也就不错了。
“君侯,船队已经准备好了。”
邓艾走到魏正身边,低声说道。
魏正点点头,目光投向远处的伊水河面。
只见河面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数百艘船只,有楼船,商船、渔船,甚至还有一些临时搭建的木筏。
“开始渡河吧。”魏正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洛水是有桥的,但为了渡河快一些,还有不少人使用舟船渡河。
第一波民众在带领下很快渡过洛水,前往伊水边。
场面蔚为壮观。
洛阳城广阳门,曹宇和杨阜等人站在城楼上,注视着河对岸的动静。
曹宇的脸色阴沉,紧紧握着剑柄,指节泛白,恨不得立刻率军出城,将魏正等人一举歼灭。
“燕王,魏贼正在渡河,此时正是半渡而击的绝佳时机。”
陈泰走到曹宇身边,急切地说道,“请燕王下令,末将愿率五千精兵出城,定能将魏贼杀个片甲不留。”
杨阜却摇摇头,说道:“不可。
魏贼的六千白袍军正在二十万百姓的后方严阵以待,此时出击,正中其下怀。”
陈泰不以为然地说道:“魏正不过六千白袍,后来死了两千,哪里还有六千。”
曹宇却皱起眉头,说道:“何止六千,现在前面和周边巡走的,加起来估计要有一万多白袍了。”
杨阜幽幽地说道:“这其中肯定有真有假。
魏贼善于虚张声势,不可轻易中计。”
陈泰却不服气地说道:“不怕不怕,看他们的样子是走伊阙关,他们没有攻城器械,不拿下伊阙关根本过不去。
我们可以挑选精锐,悄悄出城,趁夜突袭。”
话刚说完,就听城下吵吵嚷嚷的有人要进城。
守城的士卒正要射箭,陈泰却是眼尖,认出是颍川的伙伴荀霬。
“荀霬,你不是随司空去颍川催粮了么,怎么在这里?”
陈泰大声问道。
荀霬抬头望去,只见城楼上站着曹宇、杨阜和陈泰等人,心中大喜。
他连忙喊道:“陈泰,快开城门,司空的粮车进驻伊阙关,前夜白袍军攻陷了伊阙关,俘虏了司空,我等从小路绕道而来。”
城楼上的众人闻言,无不倒吸一口冷气。
陈泰更是脸色大变,不敢相信地问道:“你说什么?伊阙关被攻陷了?司空被俘了?不对,司空是我阿翁啊!”
荀霬点点头,说道:“千真万确。
前夜,白袍军趁我们不备,突然发动袭击,伊阙关守军毫无防备,很快就被攻破了。
司空被俘,粮车也被缴获。我等侥幸逃脱,才得以绕道来此。”
曹宇听了,只觉得一阵眩晕,差点摔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