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历史的回响(1/2)
北京已是深夜十一点,李墨飞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他刚刚结束与欧洲方面的一轮邮件往来,确认了与艾瑞克·里格诺特教授视频会议的时间。由于时差关系,会议定在北京时间凌晨两点,这意味着他们还有三个小时准备。
陈曦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完善她的数据分析。刘宇也加入了准备工作,帮助优化展示材料和梳理关键问题。
“里格诺特教授是极地冰盖学界的权威,”李墨飞在会议前向陈曦介绍,“他二十多年前就警告过西南极冰盖的不稳定性,但当时很多人认为他过于悲观。现在看来,他可能是对的。”
陈曦点头,既紧张又期待。作为一名年轻科学家,能够与领域内的顶尖专家直接交流,是她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时刻。
凌晨一点五十分,视频会议系统已经调试完毕。巨大的显示屏上显示着等待连接的界面,下方小窗口是北京会场的实时画面——李墨飞、陈曦和刘宇并排坐着,面前摊开着各种资料和数据图表。
两点整,屏幕闪烁了一下,然后分成两半。左边是北京会场,右边出现了一个书房背景的画面。一位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老年学者出现在画面中,他身后是摆满书籍和论文的书架。
“李教授,很高兴终于与您直接交流。”里格诺特教授微笑着用法语口音的英语说,他的声音温和但透着疲惫,眼下有明显的黑眼圈,“请原谅我的环境,我在家里的书房。南极科考站那边的连接不太稳定。”
“里格诺特教授,非常感谢您在这个时间与我们连线。”李墨飞礼貌地回应,“请允许我介绍我的同事,刘宇博士和陈曦博士。陈博士是最初发现数据异常的人。”
陈曦稍微前倾身体:“很荣幸见到您,教授。我读过您关于西南极冰盖稳定性的所有论文,它们对我的研究启发很大。”
里格诺特教授的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年轻的科学家总是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角和希望。现在,请让我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陈曦开始展示她的数据分析结果。她详细解释了数据来源、分析方法,以及那个微弱但持续的信号如何引起她的注意。随着她的讲解,里格诺特教授的表情变得越来越专注和严肃。
当陈曦展示到异常信号与接地线区域的高度相关性时,里格诺特教授突然打断了她:“抱歉打断,陈博士。您能放大松岛冰川区域的数据吗?特别是东侧分支的区域。”
陈曦有些惊讶,但还是照做了。她放大该区域的数据,展示了过去十年冰流速的变化趋势。
里格诺特教授长长地叹了口气,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惊人...简直惊人...”
“教授?”李墨飞试探性地问。
里格诺特重新戴上眼镜,表情复杂:“你们发现的现象,与我们团队过去五年的观测结果高度一致。事实上,我们已经在西南极多个区域观测到接地线加速后退和冰流速加快的现象。”
他操作了一下自己的电脑,共享了一些图表和数据到会议屏幕上:“这是我们团队利用冰雷达和卫星重力测量获得的数据。看这里——松岛冰川的接地线在过去十年中已经后退了近8公里,而不是你们估计的5公里。”
陈曦倒吸一口凉气:“8公里?这比我们的估计还要严重。”
“是的。”里格诺特的表情沉重,“而且后退速度正在加快。最近两年的速度是前十年的两倍以上。”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李墨飞打破了沉默:“教授,根据您的专业判断,这意味着什么?”
里格诺特教授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用词:“这意味着西南极冰盖可能已经越过了某个临界点。变化已经变得不可避免,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
这些话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陈曦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
“您是说...西南极冰盖的崩溃已经无法阻止了吗?”刘宇问,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
里格诺特教授缓缓摇头:“不是完全无法阻止,但要阻止它需要人类社会做出前所未有的努力。更现实地说,我们现在面临的可能是如何适应而非完全预防这一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