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谁还没个竹马哥哥 > 第594章 展翼前的日子:叩响外婆的门扉

第594章 展翼前的日子:叩响外婆的门扉(2/2)

目录

她的肩膀剧烈地颤抖着。

“我知道……那次冒险,如果不是乐乐哥哥拼命救我,他可能就……都是为了我……还有云澈表哥……

也是因为乐乐哥哥,我舅舅才会知道自己原来还有一个儿子,云澈表哥才能回到外公外婆身边

也是因为那些事,才……可我……可我为您做过什么?”

“我把您忘了那么久……把您一个人留在这里……我甚至……甚至都快记不清您的样子了……”

她泣不成声,反复地说着“对不起”。

知画外婆走到她面前,没有立刻去扶她,而是慢慢蹲下身,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捧起了凌心蕊泪湿的脸。

“傻孩子……”外婆的声音沙哑而温柔,“抬起头,看着外婆。”

“外婆从来没怪过你,一秒钟都没有。你能好好的,能健康快乐地长大,能像现在这样,活蹦乱跳地出现在外婆面前,就是给外婆最好的礼物,乐乐他们是哥哥,护着七七是应该的!他能护住你,我们都是开心的!从来没人怪过我们七七!”

“看着你,外婆心里只有感谢……是外婆没本事,没能陪在你身边……该说对不起的,是外婆啊……”

“不……不是的……”凌心蕊用力摇头。

外婆不再多说,只是将这个并没有血源的哭得浑身发抖的外孙女,紧紧地搂进怀里。

“不哭了,乖七七,不哭了……都过去了……你能来,外婆不知道有多高兴……这就够了,真的,足够了……”

在老人温暖而坚定的怀抱里,在一声声“足够了”和“从来没人怪过我们七七”的安抚中,凌心蕊心中那块压了十年的、名为“愧疚”的巨石,仿佛终于被这无私的爱融化、搬开。

她在外婆怀里放声痛哭,这一次,不再是出于愧疚,而是久违的、彻底的释放与安心。

她知道,她终于回家了。

过了许久,凌心蕊的哭声才渐渐平息,变成小声的抽噎。外婆就像哄着小小的她一样,一直轻轻拍着她的背,直到她情绪完全稳定下来。

“好了,哭出来就好了。”外婆用粗糙的手指,像擦拭珍宝一样,最后抹去她脸上的泪痕,慈爱地端详着她,“看看,眼睛都哭成小桃子了。快起来,地上凉。”

外婆扶着凌心蕊站起来,自己也撑着膝盖,有些费力地直起身。凌心蕊连忙搀住她。

祖孙俩走出房间时,厨房里的喧嚣恰到好处地停了下来。哥哥们看似在忙碌,实则都竖着耳朵关注着这边的动静。看到凌心蕊虽然眼睛红肿,但眉宇间那股沉郁之气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雨过天晴般的轻快和依赖,所有人都暗暗松了口气。

堂哥凌云飞和表哥陆明远的反应更为自然熟稔一些。他们小时候应当是见过知画外婆的,虽然后来往来少了,印象模糊,但那份天然的亲戚关系仍在。凌云飞率先笑着开口,带着晚辈的礼貌:“外婆,您歇着,这些活儿我们来就行。” 陆明远也温和地点头附和,带着些许回忆的神情:“是啊外婆,感觉好多年没见了,您身体还是这么硬朗。”

而站在稍后一点的江云澈则显得有些不同。他是五年级才通过林恺乐进入这个圈子的,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对于凌心蕊、林恺乐和侯夏阳而言如此重要的长辈。他清俊的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生疏和一种得体的拘谨,但他看向外婆的眼神却十分尊重。他没有贸然开口,只是在她目光扫过来时,微微躬身,礼貌地点头致意,动作间带着理科生特有的清晰条理和分寸感。

知画外婆慈祥地回应着每一个孩子。她看着凌云飞和陆明远,眼神里是看着晚辈长大的温和;当她的目光落到江云澈身上时,则多了几分初次见面的打量和善意的好奇。

“哎哟,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外婆笑着,眼眶依旧有些湿润,却是满满的欣慰,“看到你们这群皮猴儿都长这么大了,还这么懂事,外婆心里高兴!”

“外婆,我们小馋猫的馄饨马上就好!”侯夏阳立刻咋呼起来,试图用热闹掩盖刚才的伤感。

“面粉洒得到处都是,还好意思说。”池俊潇在一旁拆台,手里却利落地摆着碗筷。

林恺乐没有说话,他只是走到水盆边,拧了一把热毛巾,默默地递给了凌心蕊。贺星辰则对她露出了一个温和的、带着鼓励的笑容。

凌心蕊接过毛巾,敷在眼睛上,温热的感觉让她无比舒适。她看着眼前忙碌而和谐的景象——外婆笑着指挥这个,数落那个,哥哥们笨拙却又认真地打着下手——心中被一种巨大而平实的幸福感填满。

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炊烟、笑语和亲人。这就是她跨越山海,想要紧紧握在手里的、实实在在的“家”。

“外婆,”她敷着眼睛,声音还带着点哭过的鼻音,却满是依赖和撒娇,“我还要吃您烙的糖饼!”

“好,好!都做,都给我们七七做!”外婆笑得合不拢嘴,满口答应。

屋子里,面香、菜香和温情交织,氤氲开一室暖意。窗外的兴城冬日,似乎也因为这份团聚,变得不再那么寒冷。

贺星辰不知何时已重新拿起了速写本,铅笔在纸面飞快地滑动。他没有画方才那催人泪下的一幕,而是将此刻厨房里这烟火缭绕的温馨定格——外婆笑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凌心蕊敷着眼睛却嘴角带笑,侯夏阳咋咋呼呼,池俊潇一边拆台一边手上忙个不停……每一笔都带着温柔的暖意。

而在稍显安静的角落,陈俊宜也拿出了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笔,他推了推眼镜,并没有写下多么抒情的句子,而是像完成一项重要的记录般,认真地写下:

【兴城,知画外婆家。见到知画外婆。她很好,七七哭了,也笑了。大家都在。】

笔尖停顿了一下,他似乎觉得这样的记录过于简略,不足以承载此刻内心的动容,又在旁边空白处,用一种更私人、更感性的笔触,轻轻补上一行小字:

【此间烟火,足以慰风尘。】

屋子里,面香、菜香和温情交织,氤氲开一室暖意。窗外的兴城冬日,似乎也因为这份团聚,变得不再那么寒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