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三界无案 > 第367章 恪守天规辞青案

第367章 恪守天规辞青案(1/2)

目录

大战结束后的第三日,巨灵山上空那浓重的魔气与血腥味尚未完全散去,焦土之上依旧弥漫着化不开的悲伤与死寂。

幸存者们仍在艰难地清理着庞大的战场,收殓战友遗骸,救治伤员。

遍地散落的法器碎片,成了孩子们最好的玩具,捡到一片,都引起阵阵尖叫……

就在这时,东方天际,那一直被阴霾笼罩的天空,骤然被一道恢弘浩大、蕴含着无上威严与祥和之气的金光所刺破!

祥云翻滚,仙乐缥缈,虽不如七位公主降临时的华美,却更显庄严肃穆。一支规模不大却代表着天庭至高权威的仪仗队,簇拥着一名手持金色卷轴、面容肃穆的仙官,穿透云层,缓缓降临至巨灵山核心区域上空。

那仙官身着天庭钦使特有的冕服,气息渊深,目光扫过下方满目疮痍的大地与伤痕累累的幸存者时,眼中亦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震动与怜悯,但随即便被肃穆所取代。

所有仍在忙碌的将士、仙官,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起头,望向那代表着天庭意志的使者。

杨十三郎玄袍依旧,虽伤势未愈,却已整理仪容,神色平静地立于阵前。几位公主也在侍女的搀扶下起身相迎。朱风挣扎着想要站直,被身旁的副将按住。

那天庭钦使缓缓展开手中的金色卷轴——那并非普通材质,而是由天道法则之力凝聚而成的法旨!

他开口,声音如同洪钟大吕,清晰地传遍整个巨灵山,甚至透过九重天,传向关注此战的九天十地:

“昊天金阙,玉皇大帝,诏曰:”

仅仅开头几字,便已带着无上的威严,让所有听闻者不由心神一凛,屏息静听。

“兹有巨灵山之地,遭上古巨魔‘浊世尊主’率众来犯,其势汹汹,其心叵测,欲裂吾土,毁吾纲常,立秽庭魔国,祸乱苍生!”

钦使的声音带着沉痛,更带着凛然之气,将战争的定性公之于众。

“幸赖天枢院首座,杨十三郎,临危受命,统御全局,智勇兼备,身先士卒!更赖麾下将士,雷部、神龙、神捕营、诸山神地只及天庭援军等,上下用命,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终不负朕望!”

言辞至此,转为高昂与褒奖:

“经此一役,元凶巨魔‘浊世尊主’已被生擒缚魔!裂土阴谋已然粉碎!魔潮大军业已溃败!天庭疆土得以保全!三界秩序得以维系!”

“此乃不世之功!朕心甚慰!三界甚幸!”

“特此,昭告九天十地,彰其伟绩!凡参战之将士,皆记大功!陨落之英灵,准入英魂殿,享万世香火!幸存之壮士,天庭必有重赏!”

最后,钦使的目光落在杨十三郎身上,语气格外凝重:

“首座杨十三郎,功勋卓着,居功至伟!朕,甚嘉之!”

法旨宣读完毕,金色的光芒洒落,仿佛带着某种抚慰与肯定的力量,让下方疲惫悲伤的将士们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暖流与自豪。

钦使缓缓降下云头,来到杨十三郎面前,将法旨恭敬递上:“首座大人,陛下隆恩,还请接旨。”

杨十三郎面色平静,躬身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法旨:“臣,杨十三郎,谢陛下隆恩。”

天庭的肯定与褒奖,终于抵达。但这份荣耀,却是由无数的鲜血与生命铸就,拿在手中,沉重无比。

捷报传开,可以想见,三十三天之上,必将为此功绩而欢庆震动。

天庭法旨的褒奖如同春风,暂时吹散了巨灵山的部分阴霾,但也将杨十三郎推到了风口浪尖。

其生擒上古巨魔“浊世尊主”、粉碎裂土阴谋的功绩,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三十三天,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震动。

如此不世之功,该如何封赏,成为了天庭仙班热议的焦点。

第二日朝会,也是大战后的第一次朝会。

凌霄宝殿之上,朝会的气氛格外热烈。仙班云集,瑞气千条,但讨论的话题却不再是寻常事物,而是围绕着巨灵山之功与杨十三郎其人。

数位德高望重的仙卿联名出班,为首的老仙翁须发皆白,声若洪钟,奏道:

“陛下!首座杨十三郎,此番立下擎天保驾之功,非比寻常!那‘浊世尊主’乃上古巨魔,其实力滔天,阴谋更是危及三界根本!杨卿不仅力保巨灵山不失,更将其生擒,此等功绩,旷古烁今,已非寻常功劳可比!”

另一位仙官紧接着附和:“臣附议!按天庭旧制,虽有‘千案无瑕,方启青案’之古约,然法理不外乎人情,更重其实质!杨卿此功,足以抵消千百寻常案件!其忠勇、其智谋、其实力,均已彰显无遗!若拘泥于古约,反寒了功臣之心,亦显天庭刻板!”

“臣以为,”又有一位女仙官上前,语气激动,“当此非常之时,应行非常之事!杨十三郎之功,足以破例!臣恳请陛下,恩准开启青案阁,授予杨十三郎青案之殊荣,以彰其功,以励后来!此非仅赏其一人,更是向三界彰显天庭赏罚分明、恩泽浩荡!”

“请陛下破例,开启青案阁!”

“请陛下授予杨十三郎青案!”

附议之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庄严的凌霄宝殿之中。绝大多数仙家都认为,以此功绩,足以打破一切常规,给予最高级别的荣誉。

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的玉帝,面容笼罩在祥光瑞霭之中,看不出喜怒。他目光扫过群情激昂的仙班,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无上威严:

“众仙卿之意,朕已知晓。杨爱卿之功,确乃旷世。青案之议,非同小可。”

他并未立刻做出决定,而是将目光投向殿下那位始终沉默的玄袍身影。

“杨爱卿,众仙皆为你请功,欲破古例,授你青案子。你,有何想法?”

瞬间,整个凌霄宝殿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杨十三郎的身上。

仙班之中,有期待,有赞许,有羡慕,亦有少数几分审视与好奇。

所有人都认为,面对这唾手可得的、天庭至高的荣誉之一,他即便谦逊推辞一番,最终也定会欣然接受。

然而,杨十三郎的反应,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凌霄宝殿内,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杨十三郎身上,等待着他的回应。

仙气缭绕,瑞霭千条,却掩不住那份几乎凝滞的期待。

然而,杨十三郎并未出列。

他只是微微抬首,目光平静地迎向玉帝的视线,也扫过周围那些或期待或赞许的目光。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寂静的大殿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臣,谢陛下隆恩,谢诸位不吝赞许……”

开场依旧是礼数周全,但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仙家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

“然,”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斩钉截铁,“青案子,臣,不能受。”

一片哗然!

不能受?!

为何不能受?有何理由不能受?这可是天枢院几十任首座大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殊荣!

就连宝座上的玉帝,祥光下的眉宇似乎也微微动了一下。

杨十三郎仿佛没有看到周围的反应,继续平静地说道,每一个字都如同冰冷的玉石,敲击在众仙的心上:

“天庭法度,乃立身之本,秩序之基。‘千案无瑕,方启青案’,此非简单古约,更是天庭赏罚之铁律,公正之象征。”

他微微一顿,目光变得更加深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