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秘谷血路(1/2)
东洲,秘谷。
困境如同逐渐收紧的绞索。叛军联盟显然得到了增援,将谷口封锁得如同铁桶一般,日夜不停地用弓箭和投石进行骚扰,试图耗尽探险队的体力和物资。洞内储存的饮水开始变质,伤员的伤口在湿热的环境中恶化,绝望的情绪如同瘴气般悄然弥漫。
韩猛知道,不能再等了。
“我们必须突围!”他召集所有还能战斗的人员,声音因缺水而沙哑,眼神却如磐石般坚定,“杜大人,你带所有工匠、学者和伤员,集中所有剩余的‘星纹钢’样本和壁画摹本。阿兰,你熟悉地形,带他们寻找壁画中暗示的那条隐秘路径。”
他指向洞外喊杀声最密集的方向:“我带领还能战的兄弟,从正面强攻,吸引叛军主力,为你们创造机会!”
阿兰抓住他的手臂,眼中含泪:“猛哥,太危险了!我们一起走!”
韩猛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污迹,摇了摇头:“不行,那条路未知吉凶,需要有人吸引注意。我是主将,这是我的责任。记住,把样本和摹本带回去,交给刘都护,这关系到唐城的未来!”他的目光深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杜环深知责任重大,重重抱拳:“韩校尉放心!只要老夫有一口气在,必不辱命!”
夜幕降临,韩猛率领着仅存的三十余名唐军精锐和二十名土着战士,如同扑火的飞蛾,向谷口叛军最密集的阵地发起了决死冲锋。弩箭在近距离内疯狂倾泻,刀剑砍卷了刃,血肉横飞。他们用生命为代价,硬生生在叛军的包围圈上撕开了一道短暂的血口。
就在叛军注意力被韩猛部牢牢吸引的混乱时刻,阿兰含着泪,带领着杜环等非战斗人员,凭借着对壁画的解读和土着对山体的直觉,在洞穴最深处找到了一条被碎石和藤蔓掩埋的、狭窄得仅容一人通过的天然裂隙。他们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在无尽的黑暗和未知中艰难前行。
谷口的血战持续了整整一夜。韩猛身被数创,依旧死战不退,直到黎明时分,身边只剩下不足十人,被逼退至一处绝壁之下。就在他准备引爆身上最后的火药与敌同归于尽之际,谷外突然响起了震天的唐军号角声和喊杀声——刘仁轨在接到秘谷被困的求援信号后,亲率主力及时赶到!
内外夹击之下,叛军阵脚大乱,最终溃散。当刘仁轨在尸山血海中找到浑身浴血、几乎脱力的韩猛时,这位铁打的汉子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数日后,阿兰和杜环一行人,也奇迹般地沿着那条地下裂隙,从山脉的另一侧走了出来,与接应的唐军汇合。他们带出的“星纹钢”样本和详细的壁画摹本,立刻被送往唐城进行深入研究。经确认,“星纹钢”的性能远超预期,而壁画中描绘的文明,被暂时命名为“羽蛇神族”,其可能存在过的先进技术,为唐城未来的发展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秘谷之战,唐城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最终赢得了战略性的资源和技术线索,韩猛与阿兰的经历更是成为了东洲开拓史上的一段传奇。然而,叛军联盟主力并未被完全消灭,他们退入了更深的丛林,东洲的征服与融合,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西域,龟兹。
魏王李意“称病”静养的策略,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各色人等的真实面目。行辕外,西域诸国的慰问使者络绎不绝,态度愈发恭顺;行辕内,玛丽公主布下的天罗地网,终于捕捉到了关键线索。
那名被大食暗探收买的都督府小吏,在持续的压力和玛丽公主巧妙设计的“考验”下,心理防线崩溃,供出了指使他的人——一位来自长安、背景深厚、与某些皇室远支及朝中清流官员往来密切的“王掌柜”。此人表面上是经营西域特产的大商人,实则很可能是长安某些势力安插在西域的耳目和资金渠道。商队遇袭事件,极有可能与此人脱不了干系,其目的就是打击玛丽公主的商业网络,削弱魏王的情报来源和财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