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 第478章 帝都风云

第478章 帝都风云(1/2)

目录

东洲,那片新发现的、隐藏着古老壁画与奇异矿石的区域,被韩猛命名为“秘谷”。此地地势险要,四周是几乎垂直的峭壁,仅有几条被藤蔓和巨石遮掩的狭窄小径可以通行,易守难攻,却也意味着勘探队伍一旦深入,极易被封锁在内。

韩猛亲自率领的探险队规模不大,但极为精悍。除了五十名最可靠的唐军弩手和刀盾兵,还有二十名由杜环挑选的、精通矿物辨识和测绘的工匠,以及阿兰带领的十余名对这片区域相对熟悉、且已完全投向唐城的土着向导。他们的任务不仅是确认矿石的存在与价值,更要尽可能解读那些壁画的含义。

进入秘谷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危险。叛军联盟显然也意识到了此地的重要性,在谷口外围布置了数道防线和陷阱。探险队不得不一边清理障碍,一边与不时从密林深处射来的冷箭周旋,进展缓慢。

当队伍终于突破层层阻碍,踏入那片布满壁画的巨大山洞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洞壁之上,用某种耐久矿物颜料绘制的图案规模宏大,远超之前那名土着战士的粗略描述。壁画描绘的不再是简单的狩猎祭祀,而是一个拥有复杂社会结构的文明:巍峨的、带有阶梯状金字塔风格的石质建筑;穿着华丽羽毛头饰、手持权杖的统治者;规模庞大的集市,交易着各种从未见过的作物和器物;以及……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描绘着巨大船只航行于汹涌海浪之上的场景,船帆的样式与唐船、乃至任何已知文明的船只都截然不同!

“这……这绝非本地土人先祖所能为!”杜环抚摸着冰凉的岩壁,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看这些建筑风格,这些航海技术!还有这些……”他指向壁画中一些人物手中持有的、闪烁着金属寒光的工具和武器,“他们掌握的金属冶炼技艺,恐怕非同小可!”

工匠们则更关注那些与壁画中工具颜色相似的矿石样本。他们很快在洞穴深处发现了一条狭窄的矿脉露头,敲下几块样本进行初步检测后,结果令人振奋——这种被暂时命名为“星纹钢”的矿石,其硬度和韧性果然远超已知的“白金”,而且似乎更容易锻造和加工!

“若能大量获取此矿,我军之兵器甲胄,必能更上一层楼!”负责领队的工匠激动地向韩猛汇报。

然而,喜悦很快被现实的危机冲淡。叛军联盟似乎察觉到了探险队的真正目标,调集了更多人手,将秘谷出口围得水泄不通,试图将这支唐军精锐困死在内。补给开始变得困难,伤员无法及时送出,探险队陷入了困境。

韩猛与阿兰、杜环紧急商议。

“不能坐以待毙!”韩猛目光决然,“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打出一条通路,至少要将矿石样本和壁画摹本送出去!”

阿兰指着壁画中一个看似是祭祀仪式的场景,其中描绘了一条隐秘的、通往山体内部的路径:“或许……先祖留下了其他出路?我们可以分头寻找!”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突围与探索,在危机四伏的秘谷中展开。

西域,龟兹。

大食使团带来的“友好”氛围尚未完全散去,一场针对魏王李意本人的阴谋,却在暗处悄然酝酿。此前那支商队遇袭事件的调查,在玛丽公主情报网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种种线索,并非指向某个单一的西域贵族或吐蕃方面,而是隐隐约约,指向了……长安。

几乎与此同时,魏王李意接到了来自帝都的密报——并非来自东宫,而是来自皇帝李琰安插在朝堂和内宫的、绝对忠诚的“观风使”。密报中提到,近来朝中有御史风闻奏事,隐晦提及“藩王久镇边陲,威福自用,交通外邦,恐非国家之福”,虽未点名,但其指向,不言自明。

这两条信息结合在一起,让李意嗅到了极其危险的气息。不仅仅是外部敌人的刺杀,更有来自帝国权力核心的暗箭!

他立刻召见了郭孝恪、玛丽公主和艾琳公主,屏退左右。

“有人,不希望本王在西域待得太安稳。”李意语气平静,但眼中寒光闪烁,“内外勾结,其心可诛。”

郭孝恪勃然大怒:“殿下!是哪个宵小之辈敢如此……”

玛丽公主则更为冷静:“殿下,商队遇袭,意在剪除殿下耳目,削弱殿下在西域的财源与情报。而朝中的流言,则是想动摇陛下对殿下的信任。这两者配合,是想将殿下逼离西域,或者……更糟。”

艾琳公主面露忧色:“殿下,是否需要立刻加强行辕护卫?或者……暂避锋芒?”

李意摇了摇头:“避?为何要避?本王若此时退缩,岂不正中他人下怀,坐实了那些莫须有的猜忌?”他站起身,一股凛然的气势自然流露,“本王不仅要留在西域,还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谁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宰!”

他做出了部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