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王府青梅三两事(重生) > 第 235 章

第 235 章(1/2)

目录

第 235 章

次年正月,改年号天和,大赦天下。册立后宫,论功行赏。

卓天曜救驾有功,受封永义侯。王婉儿作为纳兰闻染的养女,封为嘉平郡主,取“嘉平关”之名,以慰多年前牺牲在嘉平关的将士。

纳兰闻染在王府时,只有一位正妻。如今坐上皇位,不免惹来非议。陈眉怕落得不贤之名,在去年先帝驾崩后,便物色了两名貌美本分的女子,最主要是知根知底的。

如今的后宫,一位皇后,两位贵人。

即便如此,陈眉一入中宫,便开始张罗着选秀的事,只为堵住悠悠众口。

-

这天下朝,纳兰闻染把几个儿子和女婿召进颐政殿。

前日收到王邦言告病来报,居庸关是武朝抵挡外侵的重镇,如今与匈奴修好,但防务不可松懈。纳兰闻染准备把东方子峻调往居庸关,之前先帝病重,还未来得急嘉奖他擒贼之功。

这几年东方子峻在剑门关守备底下做事,这是曾跟随卓家父子上过战场的人,纳兰闻染一直觉得这样未免太过屈才。

再则,他记得先帝临终嘱托。

去年初东方子峻家中祖母寿终,为了守孝,原订的婚期后延。女方家里长辈不乐意,原本在姑娘及笄时便来商议操办婚事。那个时候长兄还未完婚,东方子峻想等长兄成亲后,再缓个一年半载娶妻。半年后,他的婚期也订下了,祖母离世。

女方家中长辈觉得姑娘已经十七八岁,不可再拖下去。若要等东方子峻守完孝,姑娘都二十了,又不好难为人家一片孝心,退了这门亲,另择了佳婿。

原本纳兰闻染还愁东方子峻有婚约在身,这事太过棘手不好办。一听到这消息,如释重负一般。嘉禾好歹是公主,让东方子峻再磨砺两年,到时候再让王婉儿到表哥家说和说和,这事肯定能成。

再来居庸关仍需再派一人去,纳兰闻染将目光移向元庚,还未开口,元征上前说道:“父皇,儿臣这些年一直在京中,甚少走访民间,体察民情。”

元征话未说完,只见纳兰闻染手一擡示意他住口,“元庚,你走一趟。”

元庚愣住,侧脸看了一眼大哥,迟疑道:“父皇,皇兄要去您就让他去吧。”

纳兰闻染冷哼一声,一脸严肃看向元征:“燕王妃就要临盆,你这时候还想着往外跑?”

众人瞬间愕然肃立,元征深吸一口气,拱手说道:“是儿臣疏忽考虑不周,请父皇恕罪!”

元庚暗自叹息,他即便是想助兄长一力,也无计可施,只好回去待命。等到东方子峻上京面圣后,便可一同北上往居庸关。

二月初,天气渐暖。

王婉儿、端王妃钟氏到豫国公府来,送国公夫人远行。陈眉如今身为中宫,不便出来相送。燕王妃就要生产,逸王妃头两日才诊出身孕。

走出来,国公夫人陈英兰站到马车前,回望一眼上面“豫国公府”的匾额。她十几岁时便入了这座宅子,四十年了,别说走出京城,连国公府这道大门都未曾迈过几次。

陈眉派了豫京卫的人来护送母亲往雁门关,她知道这么多年,母亲久居京城,无时无刻不想重回故土。

雁门关是前朝陈家军最后坚守的阵地,陈英兰的父亲是前朝陈皇后的兄长,最后武军攻下雁门关,父兄阵亡,母亲嫂嫂们也都接连遇害。她在陈家军的掩护下逃出,还是被王铮截住。危难时刻,义兄陈孟予出现将她救下。再后来请及时下嫁给陈孟予,踏进豫国公府的大门,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囚禁”。

---

永兴八年五月。

临安城内街上人头攒动,车马轿撵都朝着城北卓府的方向去。

这天是浙直总督卓昱幼孙的周岁宴,宾客挤满前厅,卓昱和幼子卓徽在大门外迎客。

前院偏厅,王婉儿抱着小孙子笑得合不拢嘴。这是卓徽和妻子肖氏的第三个孩子,前头还有两位姐姐。

身旁围着来道贺的官眷亲属,袁雅蓉给小外孙送上长命锁。郭氏打了一对银铃,还有舅母亲手绣的虎头帽,知府夫人送了一个金项圈……

说笑一会儿,王婉儿把孩子抱给儿媳,抽身出来看了看进门处。

前厅宾客满座,还有人源源不断往里进。

“画楼,你看看是不是还得再加几张桌子?”

身旁画楼应道:“已经让执棋搬桌子去了,夫人看瞧,今日来的宾客真不少啊!”

王婉儿笑着招呼待客,时不时地往进门处瞧,脖子都伸长了。

“你说……阿彻他们今日会来吗?”

画楼笑道:“会的,姑娘不是给都给您写了信来?这回三个孩子一同来临安贺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