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磁晶星·铁臂星人(2/2)
为了让科恩更直观地理解,叶云天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型的磁轴模型。这个模型的大小只有真实磁轴的十分之一,表面涂着一层淡蓝色的耐磨涂层,泛着均匀的光泽。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强磁石——这是出发前特意准备的,磁场强度相当于磁晶星的3倍,然后将磁轴模型放在强磁石旁,轻轻转动模型。
磁轴模型在强磁场中流畅地转动,没有发出任何刺耳的声响,转动了足足五分钟后,叶云天拿起模型,递给科恩:“你看,涂了耐磨涂层的磁轴,在强磁场中长时间转动,表面没有出现任何磨损痕迹。我们在M27的实验室里做过模拟测试,这种涂层能让磁轴的使用寿命延长3倍以上,配合磁场校准技术,甚至能达到5倍。”
科恩半信半疑地伸出金属手臂,小心翼翼地接过磁轴模型。他的合金爪动作轻柔,生怕损坏了这个小小的模型。他用合金爪的尖端轻轻刮了刮涂层,涂层坚硬而光滑,没有留下任何划痕;他又将模型放在自己的金属手臂上,启动手臂内置的磁场探测器,探测器显示,涂层能有效屏蔽磁场对内部金属的影响。
“如果……如果这种方案真的能解决磁轴磨损的问题,”科恩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期待,额头的金属晶片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们可以给你们‘磁晶矿’——那是磁晶星特有的矿石,蕴含着纯净的磁场能量,能极大地增强磁场的稳定性,你们的磁能设备应该用得上。”
叶云天和林月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惊喜。M27的磁悬浮环保列车是星球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但其核心部件“磁轨”一直存在一个致命缺陷——磁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磁场强度会逐渐下降,导致列车运行不稳定,需要频繁停机校准,不仅影响运输效率,还增加了维护成本。而科恩所说的磁晶矿,正是增强磁轨磁场稳定性的关键材料,能让磁轨的磁场稳定期从半年延长到两年以上。
“我们成交!”叶云天立刻答应,语气坚定,“为了让你们放心,我们会先帮你们改造一根真实的磁轴,安装上耐磨涂层,完成磁场校准,让你们亲眼看到效果。如果效果达到预期,我们再把耐磨涂层的配方、制作工艺,以及磁场精准校准的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你们的工程师。”
科恩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虽然他的面部表情不如人类丰富,但从他加快闪烁的金属晶片和微微晃动的金属手臂,能看出他内心的激动:“好!我现在就带你们去车间,挑选一根磨损最严重的磁轴,马上开始改造!”
接下来的五天,叶云天的团队和磁能机械厂的工程师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磁轴改造工作中。科恩将他们带到了机械厂的核心车间——这里布满了先进的磁能锻造设备,巨大的熔炉里燃烧着蓝色的磁能火焰,温度高达3000℃,用来熔化金属矿石;精密的加工机床正在运作,金属部件在磁场的控制下精准塑形,整个车间都充斥着机械运转的“咔嗒”声和磁能流动的“滋滋”声。
林月瞳负责调配耐磨涂层。她从云月号的储物舱里拿出密封的纳米陶瓷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呈白色粉末状,装在特制的抗磁容器里,防止被磁场磁化。她按照严格的比例,将纳米陶瓷粉末与磁晶星特有的金属溶剂混合,倒入高速搅拌器中。搅拌器启动后,发出低沉的轰鸣声,粉末与溶剂在磁场的辅助下充分融合,逐渐变成一种淡蓝色的黏稠液体,质地均匀,没有任何颗粒感。
“涂层的浓度必须精准控制在35%,误差不能超过0.1%,否则会影响抗磁性能和附着度。”林月瞳一边观察着搅拌器的参数,一边对旁边学习的铁臂星人化学工程师说,“混合时的温度要保持在80℃,搅拌速度每分钟800转,这样才能让纳米陶瓷颗粒均匀分布在溶剂中。”
叶云天则和科恩一起,拆解那台卡顿的机械臂。他们用特制的抗磁扳手,小心翼翼地卸下固定磁轴的螺栓,将那根严重磨损的磁轴取了出来。这根磁轴长约两米,直径30厘米,表面的磨损痕迹触目惊心,最深的沟痕达到了5毫米,转动时的卡顿感非常明显。叶云天先用高压水枪冲洗磁轴表面的油污和金属碎屑,再用细砂纸打磨表面,将磨损的凸起部分磨平,让磁轴表面变得相对光滑,为后续的涂层涂抹做准备。
“打磨的粗糙度要控制在Ra0.8μ,太光滑会影响涂层的附着力,太粗糙则会导致涂层厚度不均。”叶云天一边打磨,一边向科恩和其他机械工程师讲解注意事项,“打磨完成后,还要用无水乙醇清洁表面,去除残留的杂质和水分,确保涂层能牢牢附着在磁轴上。”
打磨和清洁工作完成后,叶云天将磁轴固定在旋转喷涂设备上,启动设备,磁轴开始缓慢转动。林月瞳手持特制的喷涂枪,将调配好的淡蓝色涂层液体均匀地喷洒在磁轴表面。喷涂枪的喷嘴能精准控制涂层厚度,确保每一处都覆盖均匀,厚度保持在0.5毫米——这个厚度既能保证抗磁和耐磨性能,又不会影响磁轴的转动精度。
涂层喷涂完成后,需要放入恒温固化炉中进行固化。固化炉的温度设定在150℃,固化时间为24小时。在这段时间里,叶云天没有闲着,他开始教铁臂星人的工程师们“磁场精准校准”技术。他从云月号上搬下一台便携式磁场校准仪,这台仪器呈银灰色,体积不大,却能精准测量和调整磁场频率。
叶云天将校准仪与机械臂的磁场控制系统连接,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机械臂当前的磁场频率——50赫兹,而磁轴的固有转动频率是30赫兹,两者相差较大,这也是导致磁轴磨损严重的重要原因。“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校准仪调整磁场频率,让它与磁轴的转动频率保持一致,形成共振平衡。”叶云天一边操作校准仪的旋钮,一边讲解,“你们看,当磁场频率从50赫兹降到30赫兹时,屏幕上的共振曲线会变得平滑,这说明磁场对磁轴的冲击力已经降到了最低。”
科恩和工程师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时不时提出问题。他们对磁场的感知能力极强,能清晰地感受到频率调整过程中磁场的变化,学习速度远超叶云天的预期。“也就是说,不同的机械臂,因为磁轴的磨损程度不同,固有频率也会有细微差异,需要针对性校准?”一位机械工程师问道,他的金属手臂轻轻敲击着校准仪的屏幕,语气中带着专业的思考。
“没错。”叶云天点头,“所以校准不是一次性的,需要定期检测,根据磁轴的磨损情况调整磁场频率,确保始终保持共振平衡。”
24小时后,耐磨涂层终于完全固化。叶云天和科恩一起,将固化后的磁轴从炉中取出。此时的磁轴,表面覆盖着一层均匀的淡蓝色涂层,泛着柔和的光泽,原本磨损的沟痕被完全覆盖,磁轴变得光滑而规整。用合金爪敲击涂层,发出清脆的“当当”声,没有任何脱落的迹象。
工程师们小心翼翼地将改造后的磁轴重新安装到机械臂上,连接好线路和传动装置。科恩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启动按钮。
“嗡——”
机械臂缓缓启动,没有了之前的“咯吱咯吱”声,转动流畅而稳定,金属关节的运转声清晰而有节奏,没有一丝卡顿。机械臂的末端在空中做了一系列复杂的动作,旋转、伸展、抓取,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力量也比之前增强了不少——因为磁场的冲击力减小,更多的能量被用来驱动机械运转,而不是消耗在磨损上。
科恩走上前,用金属手臂握住机械臂的末端,轻轻用力对抗。机械臂的力量远超他的预期,稳稳地保持着姿态,没有丝毫晃动。他又启动了手臂内置的磨损探测器,靠近转动的磁轴,探测器显示,涂层没有出现任何磨损痕迹,磁场对磁轴的剥离作用几乎为零。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科恩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额头的金属晶片闪烁着明亮的光芒,他反复测试了机械臂的各项性能,磁轴始终稳定运行,没有出现任何异常,“转动流畅度提升了40%,力量增强了25%,最重要的是,涂层没有任何磨损——你们的方案,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
车间里的铁臂星人工程师们也欢呼起来,金属手臂的碰撞声、齿轮的转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欢快的机械乐章。他们困扰了多年的难题,终于被彻底解决了。
接下来的十天,叶云天的团队开始系统地向铁臂星人传授技术。林月瞳将耐磨涂层的详细配方、混合比例、喷涂工艺和固化参数,全部教给了化学工程师们,并现场指导他们进行了多次实操,直到他们能独立调配出合格的涂层液体。
叶云天则带着机械工程师们,用磁场校准仪对机械厂所有能用的磁能机械进行了校准,并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校准仪,如何根据磁轴的磨损情况调整参数。铁臂星人的学习能力极强,他们不仅快速掌握了核心技术,还根据磁晶星的磁场环境,对耐磨涂层的配方做了一点改良——在涂层中加入了少量磁晶矿粉末,让涂层的抗磁性能又提升了10%。
“这是我们的一点小心意。”科恩将改良后的涂层样品递给叶云天,语气真诚,“你们的技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我们也希望能为你们的设备提供一点帮助。”
叶云天接过样品,心中充满了感慨。这就是星际合作的意义,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索取,而是互相学习、彼此成就。
改造工作全部完成的那天,科恩带着叶云天和林月瞳,来到了机械厂的后山——那里有一个巨大的磁晶矿开采场。开采场的面积广阔,一眼望不到边,地面上布满了深深的矿坑,开采设备正在有条不紊地运作。铁臂星人矿工们穿着厚重的抗磁采矿服,用特制的磁能机械臂,将泛着淡蓝色光泽的磁晶矿从矿脉中开采出来,小心翼翼地装进合金容器里。
磁晶矿呈不规则的块状,颜色是纯净的淡蓝色,像细碎的冰晶凝结而成,表面光滑如玉,泛着柔和的光芒。握在手里,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磁场震颤,皮肤表面会泛起细小的静电,像是有无数微小的电流在跳跃。
“这些都是给你们的磁晶矿,一共300吨,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高纯度矿石,纯度达到了99.2%。”科恩指着堆积如山的合金容器,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这种纯度的磁晶矿,增强磁场稳定性的效果是最好的。你们用这些矿石改造磁轨,磁轨的磁场至少能稳定两年以上,不需要频繁校准。”
叶云天走上前,打开一个合金容器的盖子,一股纯净的磁场能量扑面而来,让人心神舒畅。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磁场测试仪,将一块磁晶矿放在测试仪旁,屏幕上的磁场强度数值立刻提升了50%,而且波动幅度极小,显示出极强的稳定性。
“太好了!”叶云天兴奋地说,“有了这些磁晶矿,我们M27的磁悬浮环保列车,终于能摆脱磁轨易失磁的困扰,实现长期稳定运行了!这对我们星球的交通和能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离开磁晶星的前一天,科恩在机械厂举办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庆祝仪式。机械厂的所有工人都来了,他们穿着干净的工作服,金属手臂上擦拭得一尘不染,额头的金属晶片闪烁着喜悦的光芒。他们围着那台改造后的机械臂,看着它流畅地转动,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台机械臂,不仅是技术成功的象征,更是两个星球友谊的见证。
庆祝仪式上,科恩走到叶云天身边,递给他一个精致的小摆件——那是一个用高纯度磁晶矿雕刻而成的机械臂模型,泛着淡蓝色的光泽,关节处可以灵活转动,细节雕刻得栩栩如生。“这个送给你,”科恩的声音带着真诚,“算是我们磁晶星的一点谢礼,希望你能记住我们之间的友谊。”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对了,下一个星球你们可以考虑去‘潮能星’。那里被海洋覆盖,原住民是‘鳃鳍星人’,他们长着类似鱼鳃的呼吸器官,能在海里自由活动,还能利用潮汐能发电,制造‘潮汐动能芯’。我听说,M27正在开发海洋能源,他们的技术或许能帮到你们。”
叶云天接过磁晶矿摆件,指尖传来冰凉而光滑的触感,摆件上的磁场能量温和而稳定。他知道,这个小小的摆件,不仅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磁晶星与M27友谊的象征,是技术合作结出的硕果。
“谢谢你,科恩。”叶云天握紧摆件,语气郑重,“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份友谊。如果以后你们在技术上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我们的帮助,随时可以通过星际信号联系我们。”
云月号升空时,叶云天从舷窗往下看,只见磁能机械厂的工人们站在厂房外,挥舞着金属手臂,向他们告别。阳光照射在他们的金属手臂上,反射出粼粼的冷光,像是一片闪烁的金属海洋。远处的磁晶矿开采场里,开采设备还在运作,泛着淡蓝色光泽的磁晶矿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林月瞳靠在叶云天身边,看着保温箱里整齐摆放的磁晶矿,笑着说:“没想到磁晶星的磁场这么强,还好我们提前加装了抗磁模式,不然飞船真的要被吸住了。不过这次的收获也太大了,300吨高纯度磁晶矿,足够我们改造所有的磁悬浮列车磁轨了。”
叶云天笑着点头,将磁晶矿摆件放在操控台旁,摆件上的淡蓝色光泽与操控屏的光芒交织,显得格外好看。“下一站,潮能星。”他调整好航向,目光投向舷窗外深邃的宇宙,“希望鳃鳍星人的潮汐动能芯,能帮我们解决海洋能源开发的难题,让M27的能源体系更完善。”
飞船朝着潮能星的方向缓缓驶去,舷窗外的磁晶星逐渐缩小,从一颗泛着冷光的金属星球,变成一颗淡蓝色的光点,最终融入漫天星河之中。而那300吨磁晶矿,正静静地躺在保温箱里,等待着为M27的磁悬浮列车,注入稳定而强大的“磁场力量”,也见证着两个星球跨越星际的友谊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