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 第3章 绿脉星·根须星人

第3章 绿脉星·根须星人(2/2)

目录

“红色区域需要先进行堆肥改良,再种植豆科植物;黄色区域可以直接种植豆科植物,配合少量堆肥;绿色区域可以继续种植能源草,但要降低密度。”叶云天指着地图,对伯伦和其他根须星人讲解道,“我们把农场分成五个区域,实施‘五年轮作计划’,确保每块土地都能得到休息和滋养。”

轮作制的实施从播种豆科植物开始。叶云天团队从云月号的储物舱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改良型固氮豆”种子——这是M27经过基因优化的品种,适应力极强,能在多种土壤环境中生长,固氮效率是普通豆类的3倍。种子呈椭圆形,颜色是深褐色,表面有一层细密的纹路,大小如同一颗小拇指指甲。

他们教根须星人如何翻土:用绿脉星特有的“根锄”——一种由巨型植物的坚硬主根制成的工具,形状像锄头,重量轻、硬度高。根须星人们用须状根缠绕住根锄的手柄,动作娴熟地翻挖土壤,将深层的贫瘠土壤翻到表面,与表层的腐殖土混合。他们的须状根不仅能辅助握持工具,还能实时感知土壤的疏松程度,当土壤翻挖深度达到20厘米时,须状根会泛起淡绿色的光泽,提醒他们可以停止翻土。

播种时,林月瞳教他们如何控制密度:“每颗种子之间要保持30厘米的距离,太深会影响发芽,太浅会被鸟类啄食。”她示范着用手指在翻好的土壤里挖一个小坑,放入一颗固氮豆种子,再用土壤轻轻覆盖。根须星人们学得很快,他们用须状根夹起种子,精准地放入坑中,动作比人类还要灵活。播种完成后,他们用须状根感知土壤湿度,当须状根泛起深绿色时,说明湿度合适,不需要浇水;当泛起浅绿色时,就用特制的植物导管引来地下水,均匀地浇灌在播种区域。

堆肥的制作则更加简单,也更让根须星人们感到新奇。绿脉星不缺枯萎的植物秸秆和落叶,农场里随处可见干枯的能源草和巨型根系脱落的细根。叶云天团队教他们把秸秆和落叶切碎——用根锄的锋利边缘将秸秆切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后和收集起来的“土虫”粪便混合。土虫是绿脉星特有的一种生物,体型像蚯蚓,却比蚯蚓大十倍,以腐殖土为食,粪便富含有机质,是天然的肥料。

他们将混合好的秸秆、落叶和土虫粪便堆成一米高、两米宽的堆肥堆,堆成梯形,便于通风和发酵。然后,伯伦从农场的角落里拿出一种淡白色的粉末——这是绿脉星特有的“发酵菌”,是从巨型根系的黏液中提取的,能加速有机物的分解。根须星人们用须状根将发酵菌均匀地撒在堆肥堆表面,再用一层薄土覆盖住堆肥堆,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等待20天,让它们自然发酵。”叶云天拍了拍堆肥堆的表面,土壤微微发热,“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能杀死里面的病菌和虫卵,同时把有机物分解成土壤能吸收的养分。”

伯伦第一次把手放在堆肥堆上时,惊讶得须状根都竖了起来。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堆肥堆内部传来的温热,还有一种细微的震动——那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原来枯萎的草,还能变成滋养土地的‘食物’!”他的声音里满是惊叹,眼睛亮晶晶的,“我们以前都把它们烧掉或者扔掉,太浪费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叶云天的团队和根须星人们每天都会去观察固氮豆的生长情况和堆肥堆的发酵进度。固氮豆的发芽速度很快,播种后第五天就冒出了嫩绿的芽尖,第十天就长到了10厘米高,叶片呈鲜绿色,充满生机。根须星人们每天都会用须状根触碰固氮豆的根部,感知根瘤的形成——当须状根泛起淡青色时,说明根瘤已经开始固氮,土壤的养分正在逐渐增加。

堆肥堆在发酵到第十五天时,已经完全变了模样。表面的秸秆和落叶开始腐烂,变成深褐色的疏松物质,散发着浓郁的腐熟青草香。叶云天用根锄拨开堆肥堆,里面的物质已经变成了细腻的有机肥料,用手一捏,湿润而有黏性,富含水分和养分。

“可以给土壤施肥了。”叶云天对伯伦说。根须星人们立刻行动起来,用植物纤维编织的篮子装满堆肥,运到红色贫瘠区域,再用须状根将堆肥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用根锄轻轻翻挖,让堆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当堆肥接触到土壤的瞬间,伯伦的须状根立刻泛起了深绿色的光泽:“土壤在‘吸收’养分!我能感觉到,它们变得有活力了!”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也互相学到了很多。叶云天团队发现,根须星人们对植物的理解远超他们的想象——他们能通过须状根感知植物的生长状态,提前判断出植物是否缺水、缺肥,甚至能感知到病虫害的早期迹象。有一次,林月瞳发现一片固氮豆的叶片有些发黄,正准备用检测仪分析原因,伯伦却已经伸出须状根,触碰到土壤后说:“这里的磷含量不够,需要加一点‘根瘤土’。”

所谓“根瘤土”,是固氮豆根部结瘤脱落的土壤,富含磷元素和固氮菌,是绿脉星天然的“磷肥”。林月瞳按照伯伦的建议,在发黄的固氮豆周围撒了一些根瘤土,没过三天,那些固氮豆的叶片就恢复了翠绿,长势也变得更加旺盛。

“你们才是真正懂植物和土地的人。”林月瞳由衷地赞叹道,“我们有技术和设备,但你们有对自然的感知力,两者结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伯伦笑着摇头,他的须状根轻轻拍了拍林月瞳的肩膀:“我们懂土地,却不懂‘循环’的道理。是你们教会了我们,土地和植物一样,需要‘休息’和‘滋养’,不能只索取,不回报。”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绿源农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灰绿色、瘦弱不堪的能源草,在轮作和堆肥的双重作用下,变成了健康的翠绿色,茎秆粗壮挺拔,直径达到了之前的两倍,叶片饱满厚实,边缘光滑,没有一丝干枯的痕迹。顶端的穗子呈金黄色,颗粒饱满,沉甸甸地垂下来,散发着淡淡的谷物香气。

土壤也从之前的浅褐色、松散状态,变成了深褐色、湿润肥沃的状态,用手一捏,能感觉到明显的黏性和油润感,土壤肥力指数从0.31提升到了0.85,完全达到了适合能源草生长的标准。根须星人们的须状根,也从之前的深绿色、黄绿色,变成了鲜亮的碧绿色,根须末端的绒毛更加饱满,摆动起来也更有活力——那是健康的颜色,是土地肥沃的直接体现。

收获的那天,绿源农场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根须星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用彩色植物纤维编织的衣物,上面点缀着能源草的金色穗子,他们的须状根上缠绕着细小的花环,显得格外喜庆。他们用特制的收割工具——由巨型植物叶片制成的镰刀,轻轻割下成熟的能源草,动作轻柔,生怕损伤了土壤里的根系。

叶云天和林月瞳也加入了收割的队伍,他们学着根须星人的样子,用镰刀收割能源草,感受着丰收的喜悦。伯伦特意用柔软的细根给他们编了“根须手环”——用嫩绿色的细根编织而成,上面串着几颗能源草的金色颗粒,戴在手腕上,能感受到细根轻微的蠕动,像是在与他们互动。

“这是我们绿脉星的‘友谊手环’,戴上它,你就是绿源农场的一员了。”伯伦笑着说,他的须状根轻轻抚摸着手环,“它能让你感受到土地的脉动,就像我们一样。”

收割完成后,根须星人们将能源草运到了农场深处的提炼作坊。作坊是用巨型植物的主根搭建而成的,墙壁和屋顶都是天然的绿色,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既环保又坚固。作坊里的提炼设备也都是由植物材质制成的:压榨机的滚筒是用坚硬的主根打磨而成,过滤装置是用多层植物纤维叠加制成,储存容器是用中空的巨型茎秆加工而成,天然无毒,还能保持生物能源液的新鲜。

提炼过程很简单:先将能源草的穗子摘下,留下秸秆(秸秆会被收集起来用于堆肥),然后将穗子放入压榨机,用力挤压,提取出淡绿色的汁液,再将汁液通过过滤装置过滤掉杂质,最后倒入储存容器中,静置三天,就能得到纯净的生物能源液。

一周后,当叶云天的团队准备离开绿脉星时,提炼作坊里已经摆满了整齐排列的储存容器。每个容器都是一人高的圆柱形,由透明的植物纤维制成,能清晰地看到里面装满了淡绿色的生物能源液。能源液清澈透明,泛着淡淡的光泽,流动时会在容器壁上留下薄薄的液膜,像是一层绿色的丝绸。

“一共1000吨生物能源液,都是按照最高标准提炼的。”伯伦走到叶云天身边,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我们的科学家测试过,这种能源液的热值比你们的合成燃料高15%,燃烧效率能达到98%,而且燃烧时只会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加满一桶这种能源液,能让你们的‘铁盒子’(指环保汽车)跑500公里,比你们现在的燃料续航里程高20%。”

叶云天打开一个储存容器的盖子,一股清新的青草香扑面而来,比之前闻到的更浓郁、更纯粹。他用一个特制的勺子舀起一点能源液,液体的触感微凉,粘稠度和水差不多,却比水更顺滑,滴落在勺子里,形成一颗饱满的水珠,不会轻易散开。

他将能源液倒入随身携带的燃料测试仪,仪器立刻开始分析。几秒钟后,屏幕上弹出详细的数据:“燃烧效率98.3%,污染物排放0,热值42MJ/kg,续航里程预估510公里,适合作为环保交通工具燃料。”

“太好了!”林月瞳兴奋地拍手,眼底满是喜悦,“有了这些生物能源液,M27的环保汽车、飞行器就能彻底摆脱合成燃料的依赖,实现真正的‘零污染’出行!这对我们星球的环境改善,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离开绿脉星的前一天晚上,伯伦带着叶云天和林月瞳来到了农场的最高处——那是一处由巨型主根拱起的平台,站在上面,能俯瞰整片绿源农场的景象。夜色中的农场格外宁静,轮作的农田里,固氮豆的鲜绿色和能源草的金黄色交错分布,像是一幅巨大的彩色地毯;堆肥堆冒着淡淡的热气,在月光下泛着微弱的光泽;根须星人们的房屋里透出温暖的生物光——那是用能源草提炼的生物灯发出的光芒,柔和而不刺眼。

伯伦从怀里拿出一个布包,布包是用柔软的植物纤维编织而成,上面绣着能源草的图案,针脚细密,显然是精心制作的。他将布包递给叶云天,声音很轻柔:“这是能源草的种子,一共5公斤,都是今年收获的优质种子。”

他顿了顿,眼神里满是真诚:“你们把它种在M27的田里试试,如果能适应那里的土壤和气候,以后你们就不用再从绿脉星运输生物能源液了——自己种植,自己提炼,更方便,也更环保。我们根须星人相信,好的东西应该分享,互相帮助,才能让两个星球都变得更好。”

叶云天接过布包,能感觉到里面种子的颗粒感,饱满而有重量。布包上的青草香和能源草种子的气息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味道,让人难忘。他知道,这包种子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两个星球之间“共生”的象征——绿脉星给予M27清洁的能源希望,M27给予绿脉星可持续的种植技术,彼此扶持,共同发展。

“谢谢你,伯伦。”叶云天握紧布包,语气郑重,“我们会好好培育这些种子,如果它们能在M27生根发芽,我们会把收获的第一批能源草种子送回来,让这份友谊永远传递下去。”

伯伦的须状根轻轻缠绕上叶云天的手腕,像是在许下约定:“我们等着你们的好消息。绿脉星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

云月号升空时,叶云天从舷窗往下看,看到伯伦和其他根须星人们站在农场的空地上,挥舞着手臂,他们的碧绿色须状根在夜风中轻轻晃动,像一片绿色的波浪,格外醒目。夜色中的绿脉星被绿色的光芒笼罩,像是一颗巨大的绿宝石,镶嵌在宇宙的星河之中。

林月瞳靠在叶云天身边,看着保温箱里整齐排列的生物能源液,笑着说:“你说,把能源草种子种在M27的田里,会不会长出像绿脉星一样的巨型根系?到时候,M27也会变成一颗绿色的星球吧?”

叶云天笑着摇头,目光落在手中的布包上:“不知道,但我知道,不管是M27、声能星、光核星,还是绿脉星,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家园,也在用善意帮助其他星球。这种互相需要、彼此成就的连接,才是星际文明最珍贵的财富。”

他将布包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的内侧口袋,与之前的声能晶体、光核矿石放在一起——那里承载着不同星球的善意,也承载着M27的未来。

飞船的主控屏上,下一个目标“磁晶星”的坐标已经锁定。云月号缓缓调整航向,朝着宇宙的深处驶去。舷窗外的绿脉星逐渐缩小,从一颗巨大的绿宝石变成一颗绿色的光点,最终融入漫天星河之中。而那包能源草种子,在背包里安静地躺着,等待着在M27的土地上,绽放出友谊与希望的新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