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有个重大发现(2/2)
沈良拿出一份资料:”先从钢材的热处理工艺入手。这个相对简单,但改进潜力很大。“
他分配了具体任务,每个人负责一个研究方向。
虽然表面上是在搞研发,但沈良心里很清楚,这其实是在为未来的技术突破做准备。
这些年轻人现在看起来还很稚嫩,但假以时日,必将成为中国重工业的栋梁。
傍晚时分,沈良独自留在办公室整理资料。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声。”进来。“沈良头也不抬,继续翻看手中的技术资料。
老刘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脸色有些凝重。
”厂长?这么晚还没回家?“沈良放下资料,有些意外。
老刘在对面坐下,将文件夹重重放在桌上。
”有个事情,必须跟你说一下。“他的声音压得很低,”上级部门来人了。“
沈良心中一紧。来了吗?
”什么部门?“他表面平静,内心却在快速分析各种可能性。
”冶金部的技术考察组。“老刘打开文件夹,”说是要实地考察我们的连铸技术。“
沈良暗自松了口气。技术考察而已,不是什么坏事。
但老刘接下来的话让他心情复杂起来。
”考察组的组长是王建国,冶金部的副司长。“老刘的眼神有些担忧,”这个人我听说过,很较真,对技术要求极严。“
沈良点点头,心里却在盘算别的。
王建国?这个名字他有印象。
后来成了冶金部的副部长,是个真正的技术专家。
如果能得到他的认可,对以后的发展极其有利。
”他们什么时候到?“
”明天上午。“老刘搓搓手,”沈良,我有点担心。万一他们觉得我们的技术不够成熟...“
”不会的。“沈良打断了他的话,”我们的连铸技术完全经得起检验。“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厂区里依然忙碌的景象。
夜班工人正在操作那台简易连铸机,橙红色的钢水在月光下格外显眼。
”厂长,您觉得他们会问什么问题?“
老刘摇摇头:”这我哪知道啊。不过肯定会很专业,很深入。“
沈良转过身,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那就让他们问吧。“
这份自信让老刘稍微安心了一些。
但他还有个担心。
”还有件事。“老刘的声音更低了,”听说这次考察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厂的未来发展。“
”怎么说?“
”如果技术被认可,我们就能申请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资金、设备、人才,什么都不缺。“老刘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但如果...“
他没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沈良心中暗喜。
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机会。
有了国家层面的支持,他的技术推广就容易多了。
”放心吧厂长,明天一定没问题。“
老刘看着他坚定的神情,心里的担忧渐渐消散。
这个年轻人总是能给人信心。
”那我就不打扰你了。早点休息,明天还有硬仗要打。“
老刘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又回头说了一句。
”对了,明天你穿正式一点。毕竟是冶金部的领导。“
沈良笑笑:”知道了。“
门关上后,办公室里重新安静下来。
沈良重新坐回桌前,但心思已经不在技术资料上了。
王建国...这个人物在他的记忆中逐渐清晰起来。
技术出身,作风严谨,眼光独到。
最重要的是,他对新技术有着敏锐的嗅觉。
如果能说服他,接下来的路就会好走很多。
沈良拿出一张白纸,开始梳理明天可能遇到的问题。
连铸技术的原理、工艺参数、质量控制、成本效益...
每一个环节他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不过话说回来,真正的考验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如何解释这些超前技术的来源。
沈良放下笔,靠在椅背上思考。
必须想个合理的说法,既不能太突兀,又要足够有说服力。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这么晚了还有电话?
沈良拿起话筒:”喂?“
”沈工,是我,小王。“电话里传来兴奋的声音,”有个重大发现!“
”什么发现?这么激动?“
”热处理那个项目,我刚才试了一种新的工艺参数,结果钢材的强度提高了15%!“
沈良眼前一亮。
这小子还真有天赋。
”具体数据呢?“
”抗拉强度从420兆帕提升到了483兆帕,而且韧性也有明显改善。“小王的声音里掩饰不住兴奋,”沈工,这个结果是不是很惊人?“
确实惊人。
不过在沈良的预料之中。
”你做了几次试验?“
”三次,结果都很稳定。“
”好,明天继续。记住,试验记录要详细,数据要准确。“沈良的语气变得严肃,”这个技术很有价值,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挂断电话后,沈良心情更好了。
看来这批年轻人的培养计划进展顺利。
而且明天正好可以向考察组展示一下研发小组的成果。
技术创新加上人才培养,这个组合应该很有说服力。
沈良重新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
明天的汇报,就从这些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