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8章 驿站快马终力竭

第8章 驿站快马终力竭(2/2)

目录

裂辔断鞍破樊笼

《鬼谷子》云:"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孙大眼开始"不慎"遗失马镫,却在驿丞问责时解说:"此乃效法匈奴'无镫骑射'之法!"说着纵身跃上光背马,长安道上竟比往日快了三刻。

某日吐蕃犯边,他故意延误军报半日。待节度使欲斩时,掏出私绘的《陇右马道图》:"若走阴平旧道,可省一日程!"潼关驿从此设了"马道司",孙大眼的破鞍换成金羁——那缕缕金丝,原是驿丞贪墨的草料银熔铸。

老马嘶风啸残阳

十年后,"孙氏马道"木牌取代潼关驿匾。孙大眼坐镇的堂前悬着当年驿铃,铃舌刻有《孙子兵法》句:"兵之情主速。"学徒们发现,他总在茶汤里撒把盐——那是昔年喂马剩下的粗盐。

长安道上传唱新谣:"莫学驿马死槽头,且留残铃系风流。八百里路云和月,不如自开新驿楼。"夜深人静时,老驿卒们摩挲着褪色的鞍具——那磨损的纹路里,仍看得见昔年血汗。

《驻马听》

"蹄铁踏月,万里风尘染征袍。

槽头添夜草,厩前数晨星,都道是勤勉好。

忽将残铃化风铎,裂辔断鞍开新道。

方知晓,平生功名,不在他人账簿描。"

驿站快马的宿命,印证着系统对勤勉者的残酷收割。孙大眼的遭遇揭开《唐律疏议》未载的真相:当"恪尽职守"沦为剥削的遮羞布,《盐铁论》"民劳则佚,治民者佚则乱"的警示便成现实。潼关驿的马蹄声里,回荡着"勤功点"掩盖的吃人本质——用虚妄的晋升希望,榨取驿卒的血肉之躯。

老驿卒的破局之术,恰似《周易》"革卦"的市井演绎:他将"失职"转化为创新,把"延误"升华为良策,正是《战国策》"转祸为福"的生存智慧。当驿铃不再只为官家而鸣,当残鞍化作开创新道的利器,系统的铜墙铁壁便裂出缝隙。

长安古道上的烟尘永远飞扬,驿站的更漏始终滴答。那些学会在送信时"绕道"的驿卒,那些懂得将马道图献给明主的马夫,并非背弃忠勤本分,而是参透《韩非子》"不期修古"的真谛。真正的功业,从不在他人账簿的朱批里,而在自己开拓的征途上——恰如《孙子兵法》所言:"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在奖励埋头苦干的系统中,唯有抬头观势者,方能破茧成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