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 > 第384章 百草堂之代代花

第384章 百草堂之代代花(2/2)

目录

三人分工协作,张阳分拣挑刺,王宁刷尘整理,张娜则在一旁准备阴干的竹帘,铺上干净的纱布。“代代花理气宽胸,却性凉,老人和孩童脾胃虚弱,直接服用怕是不妥。”张娜一边铺纱布,一边说道,“我准备用甘草和陈皮与之搭配,甘草甘温益气,陈皮理气健脾,既能缓和代代花的凉性,又能增强和胃的功效。”

王宁赞许地点头:“这个搭配甚好。成人可单用代代花冲泡,每次三到五朵;老人孩童则用一两片甘草、一小块陈皮配伍,剂量减半,这样既安全又有效。”他想起孙玉国不顾药性禁忌,只知牟利,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愤慨。

忙碌到深夜,炮制房里的代代花已分拣完毕,整齐地铺在竹帘上。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在洁白的花瓣上,泛着柔和的光泽。王宁关上房门,只留下一条缝隙通风,轻声道:“阴干三日即可,期间要保持通风干燥,不能受潮。”

次日清晨,百草堂刚开门,就有村民匆匆赶来,神色慌张。“王掌柜,不好了!我家老伴服用了福安堂的‘代代花’,上吐下泻,现在连路都走不了了!”一位老汉扶着面色苍白的老妇人,急得声音都在发抖。

王宁连忙让老妇人坐下,诊脉后眉头紧锁:“脉象沉细,脾胃虚寒之症加重了。孙玉国的假药性凉过甚,又掺杂了杂质,脾胃虚弱者服用,自然会出问题。”他让张娜赶紧取来刚阴干不久的代代花,搭配甘草、陈皮冲泡,又加了少许生姜调和药性,递给老妇人,“先喝这个,暖暖脾胃,缓解一下症状。”

老妇人喝下温热的药茶,没多久便止住了腹泻,脸色也渐渐红润起来。“好多了,好多了!王掌柜的药就是不一样,香气都透着清爽。”老妇人感激地说道。

消息很快在镇上传开,越来越多服用了假药的村民前来求助。王宁一一为他们诊治,根据体质调整药方,有的搭配生姜,有的加入大枣,总能药到病除。百草堂里人头攒动,药香与带代花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成了小镇最安心的气息。

午后,钱多多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包,急匆匆地走进百草堂。他身着锦缎短打,腰间挂着算盘,脸上满是赶路的风尘,却难掩精明的神色。“王掌柜,可算找到你了!”他从布包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打开来,里面正是孙玉国售卖的“代代花”,“我特意去查了,这根本不是代代花,是普通酸橙花掺了白矾熏制的,看着洁白,实则药效全无,还伤脾胃!”

王宁捻起一撮假药,放在鼻尖闻了闻,只有一股刺鼻的矾味,毫无代代花的清香气。“果然如此。酸橙花理气之力不足,又经白矾熏制,寒性更甚,难怪会让村民腹泻。”

钱多多叹了口气:“孙玉国为了赚钱,真是不择手段。他还托人在外地收购劣质酸橙花,想大批量掺假售卖,幸好被我截住了消息。”他从布包里又掏出一张纸,递给王宁,“这是他的进货单据,上面写得明明白白。”

王雪凑过来看了单据,气得咬牙:“太过分了!咱们得揭穿他的真面目,不能让他再害人!”

王宁看着单据,眼神坚定:“他既然敢卖假药,就该承担后果。不过,光有单据还不够,得让乡亲们亲眼看到假药的危害,认清真药的模样。”他转身看向药柜里阴干好的代代花,洁白的花瓣饱满厚实,香气纯正,“明日,咱们就摆个药摊,现场演示真假代代花的区别,再让大家亲身体验药效。”

钱多多点点头:“我来帮你!我走南闯北,辨识药材的本事还是有的,定能帮你说清真假之分。”

张阳药师也说道:“我也去。孙玉国败坏药行风气,咱们不能坐视不管。”

当晚,百草堂的灯光再次亮到深夜。王宁和张阳忙着将代代花分成小份,搭配不同的辅料包装;张娜准备了试喝的药茶,分装在一个个小陶碗里;王雪则在纸上画着代代花的形态特征,标注出与酸橙花的区别。

月光洒在百草堂的屋檐上,药香弥漫在小镇的夜色中。王宁看着桌上整齐摆放的真药,心中默念:明日,便是假药现形、真药扬威之时。而他不知道的是,孙玉国得知村民纷纷涌向百草堂,早已气急败坏,正暗中策划着一场更大的阴谋。

次日清晨,青石镇中心的晒谷场热闹非凡。镇民们闻讯赶来,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议论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驱散了梅雨季的沉闷。晒谷场中央,两张木桌相对摆放,左边是百草堂的摊位,右边则是福安堂的地盘,一场关乎药效与声誉的擂台赛,即将在此展开。

王宁身着月白色长衫,腰间系着绣有药草纹的腰带,手里捧着一个乌木药盒,神色沉静地站在桌后。他身后,张阳药师捋着半白的胡须,眼神锐利如鹰;张娜端着一摞粗陶碗,碗里盛着温热的药茶,温婉的脸上带着笃定;王雪则捧着那本《本草图经》,腰间的陈皮香囊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机灵的眼睛警惕地盯着对面。

孙玉国穿着一身簇新的绸缎长袍,腰间的玉佩随着他的脚步叮当作响,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身后的刘二扛着一个大药罐,神色慌张,时不时偷瞄周围的村民。“王掌柜,既然大家都来了,咱们就开门见山。”孙玉国拍了拍桌子,声音洪亮,“十位重症乡亲,各分五位,服用两家的药,三日之后看结果,输的人从此退出青石镇药行,如何?”

王宁微微颔首:“可以。但我有一个条件,服药前需告知乡亲们各自的体质,脾胃虚寒者需慎用凉性药材,这是行医的底线。”他目光扫过十位自愿参与的村民,其中两位老者面色苍白,双手冰凉,明显是虚寒体质。

孙玉国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笑道:“医者只论药效,哪来这么多讲究?就按你说的,开始吧!”

王宁不再多言,打开乌木药盒,里面整齐摆放着阴干的代代花,洁白的花瓣厚实饱满,清润的香气随风飘散,引得周围村民纷纷吸气。“这是野生代代花,经分拣去刺、阴干炮制而成,性凉归脾胃肝经,理气宽胸、和胃止呕。”他拿起三朵花放入碗中,用沸水冲泡,茶汤清澈,香气愈发浓郁,“成人剂量三朵,虚寒体质者加甘草、陈皮调和。”

他亲自为两位老者的药碗中加入少许甘草片和陈皮丝,轻声叮嘱:“趁热喝下,若有不适,立刻告知我。”村民们接过药茶,温热的茶汤入口,清苦中带着回甘,胸口的憋闷感顿时缓解了不少。

另一边,孙玉国打开药罐,里面的“代代花”虽然颜色洁白,却显得单薄干枯,凑近闻只有一股淡淡的矾味。他不管不顾地抓了一把放入碗中,用沸水冲泡,茶汤浑浊,还飘着少许杂质。“大家放心喝,我这药药效快,保证一日见效!”他催促着村民服药,眼神中透着急切。

两位虚寒体质的老者喝下孙玉国的药茶,没多久便脸色发白,其中一位忍不住弯腰咳嗽,双手捂着肚子,眉头拧成一团:“肚子好疼……像是有寒气在窜……”另一位则干呕起来,神色痛苦。

“怎么回事?”周围的村民顿时哗然。孙玉国脸色一变,连忙辩解:“这是正常反应,药效在发挥作用!”

“胡说!”张阳药师上前一步,声音严厉,“代代花虽性凉,但正宗药材配伍得当,绝不会如此伤人!你这根本不是代代花,是酸橙花掺白矾熏制的假货!酸橙花寒性过盛,又经白矾炮制,脾胃虚寒者服用,无异于雪上加霜!”

钱多多也挤上前,从怀里掏出那张进货单据:“大家看!这是孙玉国的进货记录,上面写得明明白白,他进的是劣质酸橙花,根本不是代代花!”他把单据递给周围的村民传阅,众人看后纷纷指责起来。

孙玉国脸色铁青,还想狡辩:“你胡说!这单据是伪造的!”

就在这时,刘二突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颤抖:“乡亲们,我招了!这药确实是假的!是孙掌柜让我用酸橙花掺白矾熏制的,还让我去山里破坏王掌柜寻药,推石头砸他们!”他说着,指了指孙玉国,“孙掌柜说,只要把百草堂挤垮,整个青石镇的药材生意就都是我们的了!”

真相大白,村民们顿时怒不可遏。“原来是你在搞鬼!”“卖假药害人,太缺德了!”大家纷纷围上前,对着孙玉国指指点点。孙玉国见大势已去,想要趁机溜走,却被愤怒的村民拦住去路。

王宁连忙上前安抚大家:“乡亲们息怒,先看看两位老者的情况。”他让张娜拿来温水,又取了少许生姜丝让老者含服,没多久,两位老者的腹痛便缓解了。“孙玉国的假药寒性过盛,损伤了脾胃,后续我会为他们调理。”

孙玉国瘫坐在地上,面如死灰。这时,镇上的里正闻讯赶来,了解情况后,当即下令:“孙玉国售卖假药,危害乡邻,查封福安堂,将其逐出青石镇!”

村民们拍手称快,纷纷围到王宁身边,脸上满是感激。“王掌柜,多亏了你有真才实学,还有良心,不然我们都要遭罪了!”“百草堂才是真正救死扶伤的好药铺!”

王宁拱手向大家道谢:“行医者,当以仁心为先,以真药为本。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他看着周围的村民,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这代代花药效显着,又适合在咱们这里生长,日后我会教大家种植方法,让家家户户都能用上正宗的代代花,再也不怕假药之害。”

阳光洒在晒谷场上,温暖而明亮。孙玉国被里正带走,福安堂的招牌被拆下,而百草堂的药香与代代花的清香气交织在一起,弥漫在小镇的空气中,成了最让人安心的味道。王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坚定了传承中医药、守护乡邻健康的信念——这擂台赛赢的不仅是声誉,更是乡亲们对真药与仁心的信任。

秋意渐浓时,青石镇的空气里不再是梅雨季的黏腻,而是弥漫着带代花清润的香气。福安堂的招牌早已被拆下,朱漆剥落的木门紧锁,门前的青石板路长满了青苔,与百草堂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这日清晨,百草堂前围满了村民,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个小小的竹篮,脸上带着期盼的笑意。王宁身着粗布短打,腰间别着采药锄,身后跟着王雪和张娜,张阳药师则捧着一摞油纸包,站在台阶上。“乡亲们静一静,”王宁的声音沉稳有力,“今日便教大家种植代代花。这花喜阳避寒,要选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南坡向阳处最佳,就像我们在山里找到的那片生长地一样。”

他打开一个油纸包,里面是晒干的代代花种子,颗粒饱满,泛着浅褐色的光泽。“这是今年野生代代花结的种子,我和张兄已经筛选过,成活率极高。播种前要用温水浸泡半日,覆土不宜过深,一指厚即可。”王宁一边说,一边拿起一粒种子,示范着播种的动作,“冬季要记得用稻草覆盖防寒,来年春天就能发芽,三年便可开花结果,花果同枝,代代相传。”

张娜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腐熟的有机肥,分给村民们:“这是用秸秆和牲畜粪便发酵的肥料,能让土壤更肥沃,还不损伤花根。浇水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不可积水,不然容易烂根。”她温婉的声音细细叮嘱着,把种植的注意事项一一告知。

王雪则翻出那本《本草图经》,指着上面的插图:“大家记好,代代花的叶子是椭圆形,边缘有波状锯齿,枝上带短刺,开花是纯白色的,香气特别浓。要是叶子发黄、掉叶,就是土壤偏碱了,要撒点腐熟的松针调一调。”她机灵的眼睛扫过人群,生怕大家记不住关键信息。

村民们听得认真,纷纷点头记下,有人还拿出小本子仔细记录。之前服用假药腹泻的老妇人握着王宁的手,感激地说:“王掌柜,你不仅救了我们的命,还把这么好的花教我们种,以后再也不用怕买不到真药了!”

王宁笑着摇头:“药材是天地所赐,本该造福乡邻。这代代花‘代代结果不凋落’,就像中医药的传承,既要守住真材实料,也要把技艺传给后人。”他想起林婉儿当初的指点,心中满是感念,“若不是林婉儿姑娘告知野生代代花的生长习性,我们也找不到这救命的药材。”

话音刚落,人群外传来一阵清脆的脚步声。林婉儿身着青色布衣,肩上挎着一个药篓,里面装着几株带着露水的草药,缓缓走来。她乌黑的长发依旧用木簪束起,面容清丽,眼神平和:“王掌柜不必客气,守护草药,也是守护生灵。”她从药篓里拿出一包草药,递给王宁,“这是我采的野甘草,与代代花搭配,能更好地缓和凉性,你留着给乡亲们备用。”

王宁连忙道谢,接过草药:“林姑娘,不如你也留下来,给大家讲讲草药的养护之道?”林婉儿点点头,走到人群中,指着代代花种子说:“这花不仅能入药,花瓣还能泡茶,结的果子晒干后也有理气的功效。平日里多给它松松土,除除虫,它便会用繁花和果实回报你。”

钱多多也赶来了,他背着一个大布包,里面装满了上好的药锄和花苗:“王掌柜,我特意从外地运来的优质花苗和工具,分发给乡亲们,也算我为青石镇出份力!”他说着,把工具和花苗一一分给村民,脸上满是真诚的笑意——自从揭发孙玉国后,他不再只看重利益,反而越发敬佩王宁的仁心,想着多做些实事。

接下来的日子里,青石镇的南坡上、庭院里,处处都种上了代代花。王宁和张阳药师每日穿梭在田间地头,指导村民浇水、施肥、防寒,张娜则教大家用代代花搭配陈皮、甘草泡茶,调理脾胃。王雪则成了“巡查员”,哪家的代代花出了问题,她总能第一时间赶到,凭着《本草图经》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帮忙解决难题。

冬去春来,代代花籽发芽抽枝,嫩绿的椭圆形叶片在阳光下舒展,枝上的短刺渐渐成型。到了初夏,洁白的花朵开满枝头,浓郁的香气飘满整个小镇,引来蜂蝶飞舞。村民们纷纷摘下半开的花朵,阴干后储存起来,或泡茶饮用,或送给亲友,再也不用愁买不到真药。

三年后,青石镇的代代花已经蔚然成林。每到结果时节,橙黄色的果子挂在枝头,与新开的白花相映成趣,“代代相传”的奇景成为小镇的标志。百草堂的代代花茶声名远扬,不仅镇上的人爱喝,外地的客商也纷纷前来采购,钱多多成了专门的供货商,将青石镇的代代花销往各地,却始终坚守着王宁定下的规矩——绝不掺假,保证药效。

这日,百草堂里格外热闹。一位身着长衫、气度儒雅的老者带着随从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小包代代花,神色带着几分考究。“在下是从苏州来的药商,听闻青石镇的代代花药效纯正,特意前来求证。”老者将花包放在柜台上,“我试过不少地方的代代花,总觉得理气之力不足,不知贵店的如何?”

王宁正在分拣新采的代代花,闻言抬头,见老者目光清正,便笑着取来几朵刚阴干的花:“老先生不妨试试这野生种培育的代代花,性凉而不烈,理气宽胸却不伤脾胃。”他亲手冲泡了一杯,茶汤清澈透亮,清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老者端起茶杯,浅啜一口,闭目凝神片刻,随即睁开眼,眼中满是赞叹:“好茶!清苦回甘,胸口郁结之气顿时消散,果然名不虚传。”他看向王宁,“听闻你不仅医术精湛,还将种植之法教给乡邻,这份仁心,实属难得。”

王宁摆手道:“药材本是济世之物,独善不如众善。让更多人用上真药,才是行医者的本分。”说话间,王雪端着一盘晒干的代代果走进来,果皮橙黄,表面带着自然的粗糙纹理:“老先生,这是代代花的果实,晒干后入药,理气效果更持酒,还能用来泡酒、制蜜饯呢。”

老者拿起一枚代代果,摩挲着果皮,点头称赞:“花果同株,代代相传,这药材的品性,倒与你这药铺的传承相得益彰。”他当即决定与百草堂签下长期合约,将青石镇的代代花引入苏州各大药铺。

午后的阳光透过百草堂的窗棂,洒在整齐排列的药柜上,映得那些泛黄的药名标签格外清晰。张娜正带着几位村妇分拣代代花,教她们如何辨别花瓣优劣;张阳药师则在给几个年轻学徒讲解炮制技巧,指尖捏着一朵白花,细细说着阴干的火候:“这花娇贵,晒则挥发油散,潮则药效霉变,必须放在通风阴凉处,每日翻动三次,七日方能成药。”

院墙外,几个孩童围着几株代代花树追逐嬉戏,洁白的花瓣落在他们的发间、肩头,香气沾满衣角。不远处的南坡上,林婉儿正弯腰查看花苗长势,阳光洒在她青色的布衣上,与周围的绿意融为一体。她偶尔抬头望向百草堂的方向,眼中带着欣慰的笑意——当初那片野生代代花,如今已在小镇扎根结果,滋养着一方生灵。

王宁走到庭院里,看着满院盛开的代代花,想起梅雨季的那场风波,心中感慨万千。孙玉国被逐出小镇后,再无音讯;刘二后来幡然醒悟,跟着钱多多学做正经药材生意,时常回来帮忙打理花田。而青石镇的代代花,不仅治愈了乡邻的病痛,更传承了一份医者仁心与诚信之道。

秋风渐起时,代代花的果实愈发饱满,橙黄的颜色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村民们提着竹篮,纷纷来到南坡采摘果实,欢声笑语回荡在山间。王宁站在坡上,看着漫山遍野的代代花树,枝叶间硕果累累,与新开的白花交相辉映,正如中医药文化那般,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哥,你看这果子,今年收成真好!”王雪提着满满一篮代代果跑过来,脸上洋溢着笑容。张娜跟在后面,手里捧着一罐刚酿好的代代花蜜,清甜的香气扑鼻而来。

王宁接过一颗代代果,轻轻剥开果皮,清香四溢。他看着身边的妻妹、远处忙碌的乡亲,心中无比安宁。这代代花,从深山野生到乡野遍植,从救命药材到小镇名产,承载的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功效,更是一份坚守真善、代代相传的信念。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将青石镇染成暖色调,带代花的香气随风飘荡,萦绕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百草堂的铜铃在晚风里轻轻作响,像是在诉说着这个关于真药、仁心与传承的故事,而这故事,也将如同这代代花一般,在岁月流转中,永远流传下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