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 第317章 纸锁一家命

第317章 纸锁一家命(1/2)

目录

城外的枪炮声渐渐歇了劲,感染者的围剿总算进入收尾阶段。

可本该沉寂的夜空,却被一阵嘹亮的军歌撕破。

“人 民 把 儿 女 交 给 我,我 把 青 春 写 山 河!”

“若 有 一 天 我 化 白 云,也 守 蓝 天 朝 朝 暮 暮!”

……

“人 民 不 会 忘 记;山 河 记 得 我 曾 来 过!”

……

歌声一遍遍循环,激昂得有些刺耳。

张涵百无聊赖地靠坐在民房房檐下,怀里抱着刚发下来的81杠。

枪膛里空无一发子弹,还带着淡淡的枪油味,保养得尚且良好,瞧着该是后方战备仓库的库存,而非民兵仓库或武装部里的家伙。

他上下眼皮早黏在了一起,偏被这没完没了的歌声吵得半点睡意都无,只能往脚边的地上低声啐了句:“还不会忘记?做你娘的翻天大梦。”

活着的人尚且朝不保夕,死了的不过是一抔黄土,哪来的“不会忘记”?

他实在摸不透这支部队的主官抽了什么风,大半夜的折腾人唱军歌,美其名曰“提振士气”。

殊不知这帮刚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兵,哪还有什么士气可言?

感染者的嘶吼犹在耳畔,战友的鲜血还凝在枪托上,那点仅存的意气,早被一次次溃败、一场场死战按进烂泥里,碾得粉碎。

军歌的间隙里,不远处传来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张涵抬眼望去,空地上支着一张木桌,借着灯光,能看到一个左臂打了厚厚石膏、吊在胸前的中士正低头登记。

那人右耳缺了半截,创口处的结痂泛着暗沉的红。

“姓名、籍贯、年龄,家属姓名和联系方式,都写清楚填在这张纸上,别漏项,别涂改!”

队列里,吴俊浩在两名卫兵的看管下,缩着脖子拘谨地走上前,接过笔时指尖抖得厉害:

“吴、吴俊浩,籍贯青川市下河村,今年二十……家属是我娘李秀兰,联系方式是138……”

说到最后,他顿了顿,偷偷抬眼瞟了看中士道:“长官,我爹今天夜里也被征召入伍了,我们家就剩我娘一个人在后方……全家都填进来了,是不是、是不是能有个优待?不用多好,分配的地方能让我活着见到我娘就行,哪怕就一面……”

卫兵眉头一皱,刚要开口呵斥“啰嗦”,中士抬了抬完好的右手拦了下来,目光扫过吴俊浩冻得通红的脸,正义凛然道:“同志,你放心!国家不会亏待舍小家为大家的人!你先登记好,一会就给你落实。”

吴俊浩眼睛瞬间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掉下来,连连点头,甚至弯腰鞠了个躬,声音哽咽:“谢谢长官!谢谢您!我一定好好打,一定活着回去见我娘!”

中士略显迟缓的起身,目光炯炯的说道:“好好干!守住阵地,就是守住你娘的平安!等打退了敌人,我亲自给你别上大红花,亲自送你回后方跟家人团聚!”

“我一定努力保卫国家,死战不退。”

一股热流撞得胸腔发烫,吴俊浩猛地并拢双腿,敬了个不算标准却格外用力的军礼,眼眶里的泪终于还是没忍住。

“妈了个巴子的,把这小娃娃都忽悠得找不着北了。”

张涵狠狠揉了揉干涩的眼,试图把浓重的困意揉散,侧头瞥向陪同的下士,满是讥讽道:“今天登记完,明天指不定就填了阵地的坑,能不能活过天黑都两说,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有什么意义?”

之前跟着的列兵早回原部队报到了,眼前这主儿,说是接待,实则是上头安来监视他的。

下士双手揣在军大衣口袋里,脚跟轻轻磕着地面,长叹口气道:“张上士,您这话戳心了,但也不全是虚的。”

“这些人以前都是老百姓,没经过半点训练,现在硬拉来当义勇军,不亚于赶鸭子上架,让他们亲手写下自己的名字、家属信息,是想让他们打心底里觉得,自己不再是没人管的流民,是有编制、有归属的士兵,哪怕只是个名头,也不至于上了战场一哄而散。”

“怕不单单是名头吧?”张涵勾起嘴角,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你说的‘更深的考虑’,别跟我绕圈子。”

下士眼神闪烁了一下,往四周扫了扫,见没人注意这边:“您是聪明人,点到为止就够了。他们的老婆孩子、老爹老娘,大多不都撤到后方安置点了吗?”

张涵没吭声,只是眉头微蹙,等着他往下说。

下士咽了口唾沫,继续道:“这些登记表,最后都会汇总到指挥部备案。往后上了战场,真有人敢动临阵脱逃、甚至造反的心思,先得掂量掂量,后方的家人还能不能顺顺利利等着‘转运团聚’?”

话没说透,但那意思再明显不过。

张涵反复琢磨着这话,先前的疑惑像被一阵风慢慢吹散,迷雾背后的真相瞬间清晰。

登记造册看着是例行备案,实则就是赤裸裸的牵制。

那些写在纸上的家属信息,就是绑在这些人身上的锁链。

真有人敢冒头,怕不是刚有半点苗头,远在后方的亲人就没了下文。

张涵站起身,冲下士抬了抬下巴:“有烟吗?”

下士忙不迭掏出一包“军供·丙级”,递过来时特意解释:“张上士,您别嫌次,这烟过滤嘴短,还掺了薄荷叶,说是‘提神’,其实就是为了省点烟草。现在除了一线部队能全额配发,二线、三线,全是按月按量分的。”

“我知道。”

张涵接过打火机,啪嗒一声点燃,薄荷的凉味混着烟草的涩味直冲喉咙。

庞大的军队早把士兵待遇压得一降再降,光日常消耗就翻了好几倍。

烟草本就不是刚需,自然先被拿来“挤水分”,掺薄荷叶、截短过滤嘴,不过是把有限的产量匀给更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