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 >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一百一十五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一百一十五(2/2)

目录

街坊们纷纷响应,都说晚上要去老周家喝羊肉汤。这时,乐乐和朵朵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帽子和手套,跑了过来:“阿婆,我们堆雪人吧!”他们手里拿着小铲子和小桶,兴奋地看着阿婆。

阿婆点点头:“好啊,我们就在巷口的空地上堆雪人。”她和两个孩子一起,用铲子铲起雪,堆成了一个大大的雪人。乐乐去找了两颗黑色的纽扣当雪人的眼睛,朵朵从家里拿来了一根胡萝卜当雪人的鼻子,阿婆则把自己的一条旧围巾围在了雪人的脖子上。

雪人堆好了,圆滚滚的身子,圆圆的脑袋,戴着围巾,看起来可爱极了。街坊们都围过来看,纷纷称赞雪人堆得好。张启明拿出手机,给雪人和大家拍了一张合影,笑着说:“这张照片一定要放进苏曼的相册里,太有纪念意义了。”

晚上,老周家的院子里热热闹闹的。老周煮了一大锅羊肉汤,还做了不少配菜,街坊们都带来了自己做的菜,摆了满满一桌子。院子里生了一盆炭火,熊熊燃烧的火焰驱散了寒意,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红彤彤的。

阿婆坐在桌子旁,看着眼前热热闹闹的街坊们,心里满是幸福。张启明给阿婆盛了一碗羊肉汤,里面有大块的羊肉和萝卜:“阿婆,多喝点,补补身子。”

阿婆接过汤碗,喝了一口,鲜美的汤汁在舌尖化开:“老周的手艺真好,这羊肉汤真鲜。”

老周笑着说:“阿婆喜欢就多喝点,锅里还有很多。”他又给其他人盛了汤,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乐乐和朵朵吃完饭后,在院子里追逐打闹,雪花落在他们的头发上、衣服上,像撒了一层碎钻。苏曼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着照片,记录下这温馨的场景。“这些照片一定会成为‘青瓦巷的邻里’系列里最珍贵的一部分。”苏曼笑着说。

聚会一直持续到深夜,街坊们才依依不舍地散去。阿婆走在回家的路上,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巷子里的灯光暖黄,照亮了她回家的路。她抬头看着天空,雪花还在纷纷扬扬地飘落,心里却暖烘烘的。

雪停后,太阳出来了,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阿婆像往常一样,坐在巷口的藤椅上晒太阳,手里拿着针线,继续织虎头鞋。这时,小满骑着自行车从巷口过来,车筐里放着几本书和一个包裹。

“阿婆,我来看您了!”小满停下车,把自行车放在路边,拿起包裹走到阿婆面前,“这是我给您买的热水袋,冬天冷,您放在怀里暖暖手。”

阿婆接过热水袋,心里暖暖的:“小满,你总是这么贴心。不用给我买这些,我不冷。”

“您拿着吧,天气这么冷,有个热水袋方便。”小满笑着说,又从车筐里拿出一本书,“这是我给您找的《民间故事集》,里面有很多好听的故事,您没事的时候可以看看。”

阿婆接过书,摸着书的封面,心里满是感动:“谢谢你,小满。我正想找点书看看呢。”她抬头看向小满,“书店最近忙不忙?”

“挺忙的,很多人来买年货和新书。”小满坐在阿婆身边的石凳上,“对了阿婆,春节的时候,书店打算办一个‘邻里春联会’,邀请巷子里的街坊们一起写春联、剪窗花,您要不要来参加?”

阿婆笑着点头:“好啊,我小时候跟着我娘学过剪窗花,虽然很多年没剪了,但应该还记得一些。”

“那太好了!”小满兴奋地说,“到时候我们一起剪窗花,贴在书店和巷子里的家家户户,肯定特别热闹。”

两人正说着话,林秀抱着孩子走了过来。孩子穿着阿婆织的虎头鞋和林秀织的粉色毛衣,小脸圆圆的,可爱极了。“阿婆,您看,孩子穿上您织的虎头鞋,多精神。”林秀笑着说,把孩子递到阿婆面前。

阿婆接过孩子,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阿婆,伸出小手想去抓阿婆手里的针线。“这孩子真乖。”阿婆笑着说,在孩子的脸上亲了一下,“虎头鞋穿着合脚吗?”

“合脚,正好。”林秀笑着说,“孩子特别喜欢,穿上就不愿意脱下来了。”她顿了顿,又说,“阿婆,春节的时候,我想跟您学剪窗花,给孩子剪几个小兔子,您看行吗?”

“当然行。”阿婆笑着说,“等过几天,我把剪窗花的工具找出来,教你剪。”

日子一天天过去,春节越来越近了,青瓦巷里充满了浓浓的年味。街坊们都在忙着办年货、扫房子,巷子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阿婆也开始准备春节的东西,她剪了很多窗花,有小兔子、小老虎、水仙花,还有“福”字,一个个栩栩如生。

腊月二十八那天,小满的书店里举办了“邻里春联会”。街坊们都来了,张启明带来了笔墨纸砚,李爷爷写得一手好字,当场挥毫泼墨,写下了一副副春联;林秀跟着阿婆学剪窗花,虽然剪得还不太熟练,但脸上满是认真;乐乐和朵朵拿着彩纸,在一旁学着剪小兔子,虽然剪得歪歪扭扭,但也别有一番趣味;苏曼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着照片,记录下这热闹的场景。

阿婆剪了一幅大大的“福”字窗花,贴在了书店的窗户上,红色的窗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喜庆。“阿婆,您剪的窗花真好看!”小满笑着说,“我要把您剪的窗花贴在书店的每个窗户上。”

阿婆笑着说:“喜欢就好,过年就要有个过年的样子。”

春联会结束后,街坊们都拿着自己写的春联和剪的窗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阿婆也拿着几副李爷爷写的春联,慢慢往家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