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 >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一百一十五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一百一十五(1/2)

目录

初冬的寒风吹过青瓦巷,卷起地上的枯叶,打着旋儿掠过老槐树的枝丫。阿婆裹紧了深蓝色的棉袄,脖子上那条浅灰色的围巾是小满送的,暖意顺着脖颈蔓延开来。她坐在巷口的藤椅上,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给林秀的小儿子织一双虎头鞋。阳光透过光秃秃的树枝,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把碎金。

“阿婆,晒太阳呢?”张启明推着修表工具箱从巷口走过,看到阿婆便笑着打招呼。他的修表店就在巷口拐角,木质的招牌上“启明修表”四个字被岁月磨得有些发亮,却依旧清晰。

阿婆抬头笑了笑,停下手里的针线:“是啊,这天儿虽冷,太阳倒暖和。你这是要去店里?”

“嗯,昨晚李爷爷说他的老怀表慢了,让我去看看。”张启明指了指工具箱,“对了阿婆,林秀说您教她织的毛衣快收尾了,她高兴得很,说要给您织条围巾呢。”

阿婆心里一暖,嘴角的笑意更浓了:“那孩子心灵手巧,一教就会。不用给我织围巾,我这儿有小满送的,暖和得很。”正说着,林秀提着一个竹篮走了过来,脸上带着腼腆的笑。

“阿婆,我把织好的毛衣带来给您看看。”林秀把竹篮放在阿婆身边的石桌上,从里面拿出一件小小的粉色毛衣,针脚细密均匀,领口还绣着一朵小小的梅花。“您看看合不合身,要是哪里不好,我再改。”

阿婆接过毛衣,轻轻摩挲着柔软的毛线,眼里满是赞许:“真好看,针脚比我织的还整齐。这梅花绣得也俏,孩子穿上肯定好看。”她抬头看向林秀,“辛苦你了,织得这么好。”

林秀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都是您教得好。对了阿婆,这是我做的豆沙包,您尝尝。”她从竹篮里拿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热乎乎的豆沙包,散发着淡淡的甜香。

阿婆接过油纸包,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甜而不腻的豆沙在舌尖化开:“真好吃,比外面买的还香。你这手艺真好。”

两人正说着话,巷口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乐乐和朵朵背着书包跑了过来,脖子上围着厚厚的围巾,小脸冻得通红。“阿婆!林秀阿姨!”乐乐挥舞着手里的画纸,“我们今天在学校得了小红花!”

朵朵也举起画纸,上面画着青瓦巷的雪景,虽然只是想象中的场景,却画得生动可爱:“阿婆,我画的是冬天的青瓦巷,等下雪了,我们一起堆雪人好不好?”

阿婆笑着点头:“好啊,等下雪了,阿婆陪你们堆雪人,还要给雪人围上围巾呢。”她从口袋里掏出两颗橘子,递给两个孩子,“刚剥好的,甜着呢,吃了解渴。”

乐乐和朵朵接过橘子,剥开皮大口吃了起来,甜汁顺着嘴角往下淌。“阿婆,橘子真甜!”朵朵含糊不清地说,眼睛亮晶晶的。

林秀看着孩子们的样子,笑着说:“这俩孩子,跟小馋猫似的。阿婆,我得回家做饭了,明天再来看您。”她拿起竹篮,跟阿婆道别后,便朝着巷子里走去。

阿婆看着林秀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虎头鞋,心里满是踏实。这时,苏曼扛着相机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阿婆,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拍的‘青瓦巷的秋阳’在摄影比赛中获奖了!”

阿婆惊喜地抬起头:“真的?那太好了!苏曼,你真厉害。”

苏曼把相机递到阿婆面前,屏幕上是那张获奖照片:阿婆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橘子,阳光洒在身上,背景是落着黄叶的老槐树,画面温暖而治愈。“评委说这张照片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特别打动人。”苏曼的眼里闪着光,“我还把‘青瓦巷的邻里’系列照片整理成了一本相册,打算送给巷子里的每个人。”

阿婆看着照片,心里暖暖的:“真好,这都是你用心拍出来的。青瓦巷因为你,多了这么多珍贵的回忆。”

苏曼在阿婆身边坐下,打开相机,翻出几张新拍的照片:“阿婆,您看,这是我昨天拍的巷口晨雾,还有张师傅修表的样子,是不是很有感觉?”她顿了顿,又说,“我打算开春后,拍一组‘青瓦巷的春天’,记录下老槐树发芽、巷子里花开的样子。”

阿婆点点头:“春天好啊,万物复苏,巷子里又会热热闹闹的。到时候,我带你去看巷尾的那株玉兰花,开得可好看了。”

两人聊着天,不知不觉太阳就西斜了。苏曼起身道别:“阿婆,我得去书店整理照片了,改天再来看您。”阿婆送她到巷口,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拐角,才慢慢回到藤椅上,继续织虎头鞋。

没过几天,天空真的飘起了雪花。起初是小小的雪粒,后来变成了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来,给青瓦巷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纱。青石板路被白雪覆盖,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老槐树的枝丫上积满了雪,像开出了一朵朵白色的花;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盖着一层白雪,远远望去,一片银装素裹。

阿婆一早醒来,看到窗外的雪景,脸上露出了笑容。她穿上厚厚的棉袄,戴上小满送的围巾和自己织的手套,推开门走了出去。巷子里已经有不少街坊在赏雪了,李爷爷拄着拐杖,站在门口看着雪景,嘴里念叨着:“瑞雪兆丰年啊,明年又是个好年成。”

老周推着小推车从巷子里走过,车上的锅里冒着热气:“阿婆,李爷爷,快来喝碗热姜汤,暖暖身子!”他的小推车上放着一口大锅,里面煮着姜汤,还放了红枣和桂圆,香气四溢。

阿婆和李爷爷走了过去,老周给他们各盛了一碗姜汤。阿婆喝了一口,辛辣的暖意从喉咙一直流到胃里,身上的寒气瞬间消散了不少。“老周,你有心了。”阿婆笑着说。

“应该的,这么冷的天,喝点姜汤驱驱寒。”老周笑着说,“等会儿雪小了,我再去买点羊肉,晚上煮羊肉汤,大家一起来我家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