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时机不对 欲招揽而不能(1/2)
如有可能,江河当然很想在眼下李自成尚未起兵发家时,便直接招揽了李自成。
这样不但能够为自己手下再添一员大将,而且还能够釜底抽薪,杜绝将来李自成所邻导的那场农民大起义。
尽管没了李自成,也很可能还会出现张自成或王自成,又或者张献忠也能够顺势坐大,顶替李自成的位置。但没了李自成后,还是有很大可能削弱未来农民军的势力。
历史有时候是有着偶然性的,在缺少了某些关键人物后,事情就未必还会按照原本的走向发展了。
按照历史上李自成最后的结局来看,李自成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首领,但无疑是个优秀的将领。
所以像这种人才,江河自然是想要招揽。只可惜眼下的时机却不对,李自成眼下好歹是有个正经工作的。尽管驿卒这份职业的前途一片稀烂,甚至平日也经常拖欠饷银,有时很可能还需要他们倒贴。
但从眼下的李自成,以及其旁边的周大志两人体格来看,至少平常还是吃得饱饭的。否则的话,不至于会显得这般健壮。
当然,能吃饱也只是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并不代表过的好。不过江河却还是能够从李自成方才的表现看得出来,他对现在的这份驿卒职业还是有所期盼的,颇显得有些敬业。不但连夜赶路为那个韩大人送私人信件,而且刚才也没有跟着周大志一起抱怨。
由此就能看出,李自成还是比较安于现状的,甚至是满于现状。若非外部环境所迫的话,他很可能不会主动做出改变。
而从李自成前期的人生轨迹来看,也是如此。
由于他小时候家贫,曾被舍入寺庙当和尚,名为黄来僧。这个经历跟朱元璋也有些相似,都曾当过和尚。
后来没几年还俗后,李自成在当地一个艾举人家里给这位举人老爷当牧童放羊。
艾举人因考取了举人功名,而举人能够免除四百亩地税,这位艾举人便因此成了当地的大地主,十分豪富,为当地一霸。
后来到十几岁时,李自成的父母先后去世。父母去世后,李自成没了牵挂,便到外谋生,最终应募当了银川驿的驿卒。
可惜好景不长,没当几年,在崇祯帝朱由检当基后,便开启了对驿站的大量裁撤。
其实崇祯当时也并不是一刀切地全部裁撤,而是精简改革,裁掉大批人,也撤掉了一部分驿站。毕竟还要靠驿站来传递各地公文与边关军情,自然不可能全都裁撤了。
李自成当时因丢失了件公文犯错,又正逢着这件事,便以此为由被裁撤了。失去驿卒工作后,他只好回家务农,又租种了那位老家艾举人的地。
可惜正逢着了陕北连年干旱灾荒,种地不但没收成,还欠了艾举人的债。因还不起钱,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米旨县令将其“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
后来由亲友们联手救出,并在年底寻机杀死了艾举人。但接下来不久,李自成的第一任妻子韩金儿和村里一个叫盖虎的通奸,被李自成发现后,一怒之下又杀了妻子。
说起来,李自成在这点上十分悲催,他之后的第二任妻子,也是同样跟人私通。
他的第二任妻子因为姓刑,被称作刑夫人。是李自成在起兵之后所纳,不但十分聪明,本身也是个练武之人,是员女将。当时是李自成的贤内助,负责管理农民军的军用物资。
但后来却跟李自成的手下高杰私通,同样给李自成带了顶大绿帽子。不过这两人没等李自成发现,就因为害怕李自成,提前私奔了。而且不但私奔,高杰还带着刑夫人与自己的手下投降了朝廷。
这高杰也是个人物,在投降明朝后,也曾多被重用,后来还成为了南明四藩镇之一,被封为了兴平伯。
此时江河想起李自成的生平经历,尤其是前后两任妻子都跟人私通,也是不禁对这位未来的李闯王生起几分同情,感觉对方头上有片青青草原。
再联系到李自成一生都无儿无女,毫无所出,都让江河忍不住怀疑,这老李挺大的个子,是不是那方面有点儿问题。否则也不至于前后两任妻子,都跟人私通。
李自成在杀了第一任妻子韩金儿后,手上已是有两条人命,因害怕吃官司,便与侄儿李过背井离乡,到甘肃投了军。投军之后,李自成因有武力,还颇受重用,一度被甘州参将王国提拔为把总。
崇祯二年冬,皇太极率军绕过袁崇焕在蓟州的防线,直逼北京城下,是为己巳之变。当时京师震动,京城告急,李自成所在的甘州军也被紧急调往京城勤王。
但在途经金县时,兵士们要求发饷,参将王国则克扣不发,以至引发兵变,王国和当地县令皆被杀死,李自成也是由此而被裹挟,成了叛军。因他当时已经升任把总,又武力过人,便成了叛军的首领。
纵观李自成起义前的这前半生,基本都是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被迫做出的选择,大部分都不是他主动去选的。
而李自成也并不是大部分人所以为的,是在崇祯裁撤驿站,失去驿卒工作后,就走上起兵反抗,参加起义之路的。后面还有一大段经历,并且李自成还参过军。
他起兵之初所带领的那支叛军,也算是正规军。是他后来担心被朝清算,再加上势单力孤,这才选择加入了农民军。
从眼下李自成做驿卒的表现,以及后来加入甘州军,并把提拔为把总的经历看,李自成显然对这方面还是有些功名心的,也希望能靠自己的努力升官发财,并不是要一心当反贼。
所以也正因为如此,李自成还希望在眼下的驿卒职业上有所表现,固而江河若此时开口招揽,恐怕成功的可能并不大。
最重要的是眼下当着这么多人在,江河也不好开这个口。且李自成眼下并未有表现出太多过人之处,他要是就这么直接了当的招揽,恐怕也会引起李自成的怀疑。
所以眼下,确实还不是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