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事业规划(2/2)
去年我给了她一点零花钱,估计让她那个弟弟和父母抠得不多了。
搬了新家,那么大房子,还有车什么的,都是费用。
没钱可不行。
就她当教师那工资,暂时还养不起自己。
网上不是说了,以前是供不起孩子上大学,现在是供不起孩子上班。
我先暂时供着她吧。”
表姐意味深长看一眼陈志,小声嘟囔了一句:“你就这么相信那个老头说的?”
声音虽小,可是陈志每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他的脸色立刻变得极不自然起来。
可以说,内心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
其中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对瑶瑶的怜惜。
难道她就不能正常的,有属于自己的恋爱,有正常的婚姻生活?
瑶瑶很聪明,自己也很努力,性格也是阳光快乐,积极向上,身材和长相更是没的说,她怎么可能会是这种命数呢?
也太可怜了吧?
不过,他也回忆起以前听舅姥爷说过,一个人的命运,不仅仅在于她自己的生辰八字上,其他的,比方说祖业,父母,兄弟姐妹,还有阴宅……等等等等,都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命数。
而一个人所有这一切条件,都会像一道逻辑严密的数学题一样,自身以及身外的各种条件,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又互相影响的命运链条。
陈志微微叹口气,对表姐说:“姐,跟瑶瑶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别太相信那些唯心的东西。”
“放心吧,我会跟她这么说的,而且这个时代的人,跟以前那些老迷信也不一样了,我们先走了啊。”
看着那辆黑色大奔平稳地驶离村道,陈志脸上的笑意慢慢敛去,转身走向自己的奥迪Q7。
儿女情长暂时搁一边,该去琢磨正事了。
他琢磨的正事,就是准备把捷路达搬迁到江州,而原有的厂房和一部分设备,就要用来转行了。
现在捷路达有两个厂区,一个就是捷路达公司原有的主厂区,另一个就是去年在轻机厂原址上新建的厂区。
捷路达公司自从被尧天集团买过来之后,在陈志的整合之下,有了新厂区扩大了规模,还有陈志的技术团队的新技术加持,效益已经稳步增长。
另外,陈志用那块地皮上厂房的一部分,建了两条颗粒灶的生产线,算是市里舜日公司的一个生产分部。
舜日公司的颗粒灶效益很好,前景也很好,因为是创新科技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白,过完年一经推出,卖的那是相当火爆。
陈志之所以想要卖掉舜日公司,是因为他知道,这种创新产品刚开始效益很好,但是很快就会被成本更低的仿品给冲击。
然后,大家就开始拼了命的降低成本去卷价格。
他预料到这个行业的竞争会很快进入白热化,利润会很快被稀释。
他不想在这种科技含量不高,门槛也不高的产业上付出过多精力。
所以就想趁着效益好,所谓的前景好的时候,卖个高价。
卖掉舜日公司拿到的钱,他想要把江州的“众诚精密锻造公司”买下来。
这家公司从去年开始,就不断在他脑海中盘旋。
众诚精密锻造,由实干起家的老厂长赵永顺于二十年前创立,专攻汽车发动机的曲轴、连杆等核心锻件。
赵永顺为人稳健,重技术、肯投入,那些年带着公司一步一个脚印,硬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拼出一条路。
成为多家大型车厂的稳定供应商。
然而,前年的一场心梗,让五十二岁的赵永顺英年早逝,企业骤然失去了掌舵人。
他唯一的儿子赵晟睿,当时二十四岁,刚大学毕业。
赵晟睿上大学主修设计,对经营工厂毫无经验。
面对父亲的猝然离世与家族企业的重担,这个年轻人临危受命坐上总经理的位置。
赵晟睿的母亲李静梅,本是典型的传统主妇,多年来相夫教子,对工厂事务极少过问。
丈夫一走,她被迫站到台前,母子二人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合力管理这家企业。
李静梅能力有限,管理的重任基本是赵晟睿的。
可他几个“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举措——盲目上马新产品线、轻率更换财务总监——非但没能稳住局面,反而让老臣寒心,管理陷入混乱。
不到一年,李静梅就看明白了:儿子不是那块料,她们母子俩,谁也撑不起赵永顺留下的这片天。
痛定思痛,她决心将工厂整体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