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大氏门中恩怨长(1/2)
“炭黑公司,大名府分公司。”
“公司?”
对两位蔡大人而言,这个词语完全没听过。
蔡翛虽然是久居汴京,对市井中的事其实不上心。
而范希文与赵佶合作赚钱一事,极少有人知晓,尤其是朝中大臣。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听起来很高端,朝廷里也算是一团和气。
但实际上文官集团内部分派,皇帝又自成一派。
于是才有了梁师成、童贯之流,作为官家亲信活跃朝堂。
而皇帝、后宫、朝堂之间关系过于复杂,利益牵涉极深,一言难尽。
“对,炭黑公司,已经取得了专营之权。”
如此便更加令二蔡摸不着头脑。
“既然是专营之权,当属朝廷所有,怎么从来未曾听说过?来大名府开分号,也没有公文通报。”
大宋专营制度主要有两种:
其一为官鬻,由官府全盘控制所有经营流程;
其二为通商,由官府负责商品后端控制,前端销售权则酌情外放,譬如酒曲。
无论哪种模式,都由朝廷占主要,而获利则收归国库。
范希文解释道:
“实则是小买卖,三五文的生意,算下来当属我主管,收益归内帑。”
二蔡愕然,确实有小买卖专营,通常归内藏库主管,或以皇庄的名头出现。
从来未曾听过有什么营生由一人打理的。
而且范希文此人,名不见经传,想必是个小吏。
见两人这副表情。
范希文再补充道:
“其实也有部分师师姑娘的股份。”
刚说完这句他便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
李师师与赵佶,可以说算得上当前大宋朝堂的一个污点。
天子狎妓,如今还搞出一个“爱的结晶”,这不是存心恶心文人吗?
好在二人似乎对官家忠心耿耿,而且当前有其他事要考虑,所以仅仅是皱了皱眉。
蔡翛思考了两息。
“既然是官家特办,作为臣子自不好多说,无非朝廷与官家之间再交涉,都是后续之事。
既然是专营,当为官鬻,无税才对。”
终于说到了点子上。
范希文急忙转述周川钱的话,表示炭黑公司知法懂法,决计不会偷税漏税。
煽情到了此处,当有人表态才对。
不是说都是官家的好臣子吗?怎么都哑了?
二蔡一听就发现了问题:
炭黑公司在汴京已经算是风生水起,如今刚出汴京来到北京,便有人为难。
而且是绕过了知府大人,专程前去找麻烦,准备硬分一杯羹。
由此可见,范希文说的三五文的营生并非那么简单,而出手胁迫之人,或许来头极大。
至少他知晓炭黑公司的部分秘密,且不惧范希文。
再往深处想,幕后之人或许自觉有能力逃过官家的责罚。
二蔡眉头皱得更深。
这里面似乎是浑水一滩。
蔡仍朝外喊道:
“来人,下去问问,何人曾去过炭黑公司,现正主找来,按理当速速接见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