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精英养成记 > 第670章 数据织梦者:在生活褶皱里打捞未来的温度

第670章 数据织梦者:在生活褶皱里打捞未来的温度(2/2)

目录

林晓雅,你这是在侮辱数据科学!会议室里,人工智能部总监张威将报告摔在桌上。纸张散落时,她看见自己记录的王阿姨猪肉摊周末客流量变化被咖啡渍洇湿,像一块丑陋的伤疤。

市长助理推了推眼镜:张总监的模型在数学上无懈可击,但晓雅的报告里有个细节引起了市长注意。他指向其中一页,你预测端午节后粽子价格会暴跌30%,但晓雅发现近三年来,社区养老院都会在节后集中采购剩余粽子。

林晓雅握紧口袋里的钢笔,金属刻痕硌着掌心。她想起去年端午节后的清晨,在养老院门口看到的场景:穿着碎花裙的老奶奶们,正将包装精美的粽子分装成小袋,送给路过的环卫工人。那些被算法判定为的商品,在现实世界里完成了温暖的接力。

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她突然站起来,会议室的寂静让她听见自己心跳的回声,当我们把人情味编码成变量,当我们让算法学会识别讨价还价时的笑声,预测模型才能真正照进现实。

窗外的阳光穿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林晓雅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那段记录菜市场声音的音频:剁肉声、孩童的嬉闹、卖西瓜的吆喝、远处救护车的鸣笛……这些被AI视为的声音,在她的模型里成了最珍贵的参数。

李哲总监突然鼓起掌来,养生杯里的枸杞随着动作跳起了舞。市长助理在报告上签下同意试行时,林晓雅的钢笔正在笔记本上画下新的方程式,等号右边不是冰冷的预测值,而是一行小字:温度23c,湿度65%,东南风2级,适合播种希望。

四、褶皱里的未来图景

秋分那天,林晓雅的民生预测系统正式上线。当其他城市还在为菜价波动焦头烂额时,本市的价格曲线呈现出罕见的平稳。市长在新闻发布会上举起她绘制的菜市场温度-价格弹性系数图,屏幕上闪烁的不仅是数据点,还有无数个普通人的生活轨迹。

她依然每天去菜市场,只是现在多了个小跟班——人工智能部的实习生小林。小姑娘学会了用手掂量土豆的含水量,学会了听声辨别西瓜的成熟度,学会了在记录价格时顺便帮王阿姨照看摊位。她们的帆布包上,别着同样的绿萝徽章。

某个雨后的清晨,林晓雅发现水产区的泡沫箱里多了个平板电脑。鱼贩老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小张教我装了你的预测App,说能提醒我啥时候进鱼最划算。屏幕上,她设计的卡通鱼图标正欢快地游弋,旁边跳出一行提示:明日有台风,建议今日减少30%进货量,重点储备冰袋。

夕阳西下时,她坐在菜市场的长椅上整理数据。晚风掀起笔记本的纸页,露出夹在里面的照片:大学时的统计学课堂,白发苍苍的教授正将钢笔递给年轻的她。照片背面有行褪色的字迹:数据会说谎,但生活不会。

远处传来放学孩童的笑声,惊飞了停在电线杆上的麻雀。林晓雅打开新的文档,标题栏输入城市脉搏预测系统2.0。指尖敲击键盘的声音与菜市场的喧嚣奇妙地融合,那些被忽视的生活褶皱,正在她的屏幕上舒展成未来的模样。

桌上的绿萝又长高了,新抽的藤蔓绕过钢笔,在键盘边开出细小的白花。林晓雅突然想起《诗经》里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来最精密的算法,从来都藏在最朴素的生活里,就像此刻,月光正透过数据的缝隙,在她的报告上洒下温柔的光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