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第749-750章 接引魔界(2/2)
终于,红色的喜袍滑落在地,露出里面单薄的白色中衣。
彭昱通停止了下一步的动作,紧紧攥住中衣的衣襟,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抬起头,用充满泪水和哀求的眼神望向薛宝凤,做着最后无声的乞求。
薛宝凤的眼神没有丝毫波动,反而微微眯起,带着一丝危险的意味。
下一刻,彭昱通只觉得周身缠绕的灵压骤然一变,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袭来——
“嗤啦——”
布帛撕裂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他感觉身上一凉,那件单薄的中衣竟被那无形的力量瞬间撕扯开来,化作碎片,飘落在地。
彭昱通惊叫一声,双手下意识地环抱住几乎赤裸的上身,整个人蜷缩起来,羞耻和恐惧达到了顶点……
……
大周书院,观星台。
此地乃是大周书院乃至整个天元大陆最为玄奥、神圣的所在之一。
其构造仿效上古观测天象之仪轨,高台广基,上应星宿,下合地脉。台上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布满了古老而精密的青铜仪器,有浑天仪刻画周天星辰,有仰仪窥探太阳精微,更有简仪、圭表等物,静默中诉说着对宇宙洪荒的敬畏与探索。
数位身着深紫星纹法袍的老者立于台中央,他们气息渊深,眼眸中仿佛倒映着万古星辰的轨迹与生灭。
他们并非寻常堪舆师,堪舆师可测山川地理,辨风水地脉,寻龙点穴,已是人间奇士。
而他们乃是“司天监”,承袭古称,执掌的乃是观测“天地宇宙洪荒”之权柄,推演的是世界本源的运行与气数。
众人的目光,皆聚焦于观星台穹顶之下,那片由无尽星光与灵机交织构成的巨大星空图。
星图并非静止,其中星河流转,星云生灭,深邃浩瀚,仿佛将一片微缩的宇宙囊括于此。
在这片星图的核心,一个温润、明亮、呈现出混沌玄黄色彩的气泡,正缓缓脉动。
那便是他们所在的世界——天元大陆,以及其周边那浩瀚无垠、孕育着无数生灵与神秘的海域。
这个世界气泡,看似稳固,实则内部灵机奔涌,无时无刻不在汲取着虚空中的能量,缓慢而坚定地膨胀着。
然而,就在这混元气泡的不远处,星图的边缘地带,另一个气泡显得格格不入。
它通体呈现出一种不祥的暗沉色泽,黑红交织,表面不断有尖锐的凸起挣扎着冒出,又仿佛被无形之力压制着缩回,循环往复,充满了侵略性与躁动不安。
它与天元界所在的混元气泡,散发着截然不同的气息,那是纯粹的混乱、吞噬与毁灭的意志。
为首的那位司天监,须发皆白,面容古拙,手持一柄玉质星尺,他凝视着星图中两个气泡的相对位置,掐指推算,良久,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声音带着古老的韵律,打破了观星台的寂静:“时辰已至,阴阳将易。传令下去,让他们……开始吧。”
万里之外……
天元大陆极西僻壤之地——螟州。
此地与中土繁华迥异,乃是一片被原始、蛮荒气息笼罩的古老土地。
千峰如戟,万壑深幽,参天古木遮天蔽日,林中弥漫着终年不散的瘴疠之气,更有无数奇诡虫豸滋生,毒物潜行。
人族在此地的踪迹稀若晨星,仅有少数与世隔绝的原始村落,依凭着祖传的秘法与险恶环境艰难共存。
正因其人迹罕至,生灵相对稀少,且地势复杂,自成隔绝,才被大周书院选定为那关乎世界存续的惊世之举的施行之地。
在这片深山密林的至深处,一方巨大的山谷已被彻底改造。谷地中央,一座庞大到令人望之目眩的阵法已然刻画完毕。
阵法的纹路由无数深奥的符文构成,沟壑中流淌的不是清泉,而是浓郁如汞的灵液,以及一些闪烁着异样光芒、散发着空间波动的珍稀材料。
五根铭刻着龙凤麒麟、日月星辰图案的巨型青铜柱,按照五行方位矗立在阵法边缘,直插云霄,柱身上灵光氤氲,散发出令人心悸的磅礴威压。
此刻,阵法周围,五道身影凝立如山。
他们衣着朴素,气息内敛,若非身处此地,几乎与寻常老者无异。但若有元婴修士在此,必会心神剧震,因为这五位,正是执掌大周书院权柄、跺跺脚便能让天元大陆震动的五位化神期老祖!
他们每一位,都拥有移山倒海、追星拿月的莫大神通,是此界真正站在巅峰的存在。
然而此刻,这五位巅峰强者脸上,却不见丝毫轻松,唯有化不开的凝重,甚至眼底深处,还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与决然。
他们今日齐聚于此,并非为了开疆拓土,亦非为了剿灭邪魔,而是要行一件看似悖逆常理、惊世骇俗之事——主动接引魔界!
此举,绝非是为了引狼入室,让这方世界生灵涂炭。
恰恰相反,是为了给这个看似繁荣,实则已隐伏莫大危机的世界,寻求一线延续的生机。
在那观星台所见的星图之中,已揭示了世界的真相。
每一个世界,都如同一个漂浮在无尽虚空中的“气泡”。这些气泡会本能地吞噬周围更小的“气泡”——即那些弱小的秘境、残破的小世界,以此壮大自身。
天元界,亦在如此运行。然而,这种吞噬与壮大,并非永无止境的福音。
当世界膨胀到某个极限,其结构将变得不稳定,内部能量失控,最终难逃“砰”然破裂、一切重归虚无的宿命。
届时,万物凋零,法则崩坏,唯有那些修为已达此界极限、触摸到飞升门槛的极少数强大存在,或能在世界彻底毁灭前的一瞬,挣脱束缚,飞升至上界,寻求新生。
为避免整个世界的终极毁灭,大周书院的高阶修士决定主动让天元这个正极世界与负极世界进行有限度的接触。
正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世间万物若想要长久都必须阴阳共生!
通过与魔界这等负面世界的接触,可以剧烈消耗本方世界的本源力量,如同给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主动放气,使其体积缩小,结构重归稳定,从而推迟那最终毁灭时刻的到来。
大周书院所做的,便是以此原理,行“泄洪”之举,延缓世界末日的降临。他们选定的“泄洪区”,便是这蛮荒的螟州。
理论上,这次精心控制的接触,主要后果将是天元界吸纳大量来自魔界的“上古魔气”。
这些精纯而极具侵蚀性的魔气涌入,会如同强酸般蚕食、转化此界的灵机与本源,并在过程中,于被污染的土地上,催生出种种蕴含强大魔能的矿石、灵材乃至魔道至宝。
这些宝物的出现,无疑会极大地增强此界魔修的力量,可能导致修真界正魔势力的失衡,引发更多的混乱与杀劫。而这混乱与杀劫本身,亦是消耗世界本源的一种方式。
然而,与魔界接触,无异于与虎谋皮,风险极大。魔界生灵,其修行方式与力量体系迥异于此界,且大多强横好斗,侵略成性。大周书院必须万分小心地控制接触的“尺度”,确保只是魔气渗透,而非界域洞开,彻底被魔界所吞噬。
但凡事皆有意外。谁也无法保证,在魔气灌注的过程中,不会有强大的魔物,趁机突破那脆弱的空间障壁,偷渡至此界。这些异魔的存在本身,就是巨大的污染源和不安定因素。它们会本能地散播魔气,扭曲生灵,加速所在区域的魔化进程,若放任不管,甚至可能成为魔界大举入侵的坐标与先锋。
因此,大周书院的计划是双重的:一方面,开启通道,引魔气入螟州,消耗世界本源;另一方面,必须牢牢守住螟州这道新生的“堤坝”,将所有渗透过来的魔物第一时间斩杀,将魔化的范围,尽可能控制在螟州境内。
为此,他们早已未雨绸缪,在螟州成立了云墟书院,名义上是为开发蛮荒、传播道统,实则是整合螟州本地零散的修仙门派和修真家族,构筑防线,监控异常,为今日之举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