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天津(1/2)
随着日军完全占领锦州,石原莞尔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定。在他看来,自己与板垣等人策划的宏大计划,已经完成了最关键的第一步,占领东北这片资源广觃的战略要地。紧接着,关东军各部开始向华北边界快速推进,他们的目标明确而紧迫:必须在国联调查团抵达东北之前,造成无可辩驳的既定事实。
就在同一时期,1931年11月的天津,一场影响深远的秘密会晤正在酝酿。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在918事变后,通过爱新觉罗·显玗 的积极牵线,与蛰居在静园的前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 搭上了关系。
时年25岁的溥仪,其人生早已充满戏剧性的转折:他于1908年以三岁冲龄登基,年号宣统;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逼迫下,由隆裕太后代其颁布《退位诏书》,宣告了清朝统治与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终结。此后,他虽被允许暂居紫禁城,却在1924年被冯的军队彻底驱逐,最终避居天津日租界的静园,内心始终燃烧着复辟的渴望。
得知溥仪有“合作”意向,土肥原贤二大喜过望,立即从旅顺秘密动身前往天津。在一处僻静的宅院里,他终于见到了这位他寄予厚望的“棋子”。
夜晚,静园书房里的檀香也压不住那股陈腐与新生交织的气味。爱新觉罗·溥仪背对着门,望着墙上那幅早已斑驳的《康熙南巡图》。手指在袖中微微颤抖,他在等一个人,一个可能带他重回紫禁之巅的人。
门被无声地推开,爱新觉罗·显玗,不或者说是川岛芳子侧身让进一个穿着中式长衫的中年男子。他微微躬身,笑容温润得像一块浸过温水的玉。
“陛下。”土肥原贤二的汉语带着恰到好处的京腔,既不失恭敬,又不过分谄媚。
溥仪缓缓转身。烛光下,土肥原看见的是一张苍白而紧绷的脸,一双眼睛里燃烧着被岁月磨砺却从未熄灭的火焰——那是爱新觉罗家族世代传承的、对龙椅的执念。
“土肥原先生。”溥仪的声音有些干涩,“显玗说,你能帮我?”
土肥原贤二微微一笑,不急着回答。他踱到《南巡图》前,目光掠过画中康熙皇帝的仪仗:“多好的江山啊。陛下难道不想像祖上一样,重新君临这片土地?”
“怎么个君临法?”溥仪盯着他,“我要的是大清皇帝的名号,不是执政,不是总统。”
“当然是帝国制度。”土肥原贤二转身,灯光在他眼镜片上反射出两点金光,“日本帝国将全力支持陛下恢复祖业,在满洲重建大清帝国。届时,您就是这片土地名正言顺的主人。”
溥仪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这个承诺太诱人,诱人到让他不敢轻易相信。
“那关东军……”
“只要陛下回到沈阳,关东军即刻撤兵。”土肥原贤二说得斩钉截铁,“吉林、黑龙江的旧臣都在翘首以盼,只等陛下一到,必定望风归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