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 身后名?要它作甚?不介意杀个血流成河!(2/2)
又有京杭运河,还有海运相通。
南北往来物资运输方便。
就这一条,就不是开封,洛阳这些地方能比。
但他却一直都没有提。
一方面是因为,在北平这边建都,是有着不少争议性的。
因为元朝大都就在这里。
而上位对于元朝,那是特别的痛恨。
先前之时,他又因为种种事情,和上位之间有着很深的隔阂。
若是在这上面提议建立大都,就上位的那小心眼儿还不知道能想多少的事。
那个时候,他这边同样也有着一定的私心。
觉得都城在如今的应天,对江南等地方是有很多好处的。
所以就一直没有在这上面多言语,
哪能想到,到了此时,上位竟然自己准备往那边迁都了。
如此也好,这等事儿能办成了。
那大明的江山将会更加的稳固。
他已做好准备,等到接下来上位这边正式宣布进行迁都之后,若是有什么人要对这件事儿进行反对的话。
他必定要摆开架势,和对方好好的争一争,论一论。
必然要把这事儿给促成了。
北平那边建都,确实要比应天这里建都更好……
……
时间匆匆而过,冰雪消融,春回大地。
青草自泥土当中露出头了。
杏花,桃花,梨花相继开放。
齐鲁大地上,被装点出来不少的姹紫嫣红,分外好看。
一览众山小的泰山,没有后世那般的游人如织。
这个自从被赵恒封禅了之后,就再无帝王前来问津的泰山,此时多少是显得有些落寞。
不过,齐鲁大地上众多的耕田之中,却显得热闹。
不仅仅是春回大地,不少地方忙着耕种。
更为重要的一大原因,乃是齐鲁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那就是朝廷开始在这边,进行清丈田亩了。
田亩的清丈还挺顺利的。
尤其是和江西那边,来进行一个对比的话,就更加的明显了。
虽然有了一些小摩擦,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阻力也是远远小于在江西那边进行清丈。
这让憋着一口劲儿的吴印等人有些失望。
觉得孔家名不副实,怎么就能这样老实呢?
怎么就不闹出一些事情来呢?
龙虎山那里缩了头,他以为孔家这边或许会有所不同。
现在来看,发现是自己高看他们了。
想想也对,现在的这种反应才符合孔家的做派。
先降金,又降蒙元的人,指望他们能多有骨气呢?
……
衍圣公孔希学坐镇孔府,喝着茶。
心情变得还算可以。
虽然清丈田亩之人来势汹汹,接下来孔家这边会损失惨重。
但是,孔家这里到现在也没有闹什么乱子,已经让他长松一口气。
这说明,自己先前的那些分说,是有效的。
这些人也都能认识到如今情况之紧急。
知道朝廷这边不好惹,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不明智,干出一些不要命的勾当来。
如此就好。
如此,这次的危机就能暂时的度过去了。
不过是一些田亩,钱财,和一些奴仆罢了。
今后该是他们的,还是他们的。
朝廷的这些政策,很多不过是一阵儿风。
等风声过去了,一切就又好说了。
只要别顶风作案,就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隐忍嘛,他们孔家最擅长的就是这个。
事已至此,孔希学心里的担忧,彻底的放了下来。
也终于能够睡一个安稳觉了。
……
应天这边,也同样在进行春耕。
朱元璋这个皇帝亲自下地,进行施肥,播种,以示重视农桑。
他的这些作为,也并不仅仅只是在作秀。
因为对于干农活,他是真的熟悉,真的会干。
而且就算是作秀,有些秀也是要做的。
他身为皇帝,做这种事能够明确的传递出一个信号来。
那就是皇帝重视农桑。
最为关键的是,他这一次所施的肥,还不是一般的肥。
而是有自己家老四,从海外带回来的鸟粪石。
这东西,可是个宝。
在化肥没有被研发出来的时候,上到地里面去,不知道能提高粮食多少的产量!
甚至于,西方那些国家,早先之时,因为争夺鸟粪石,干仗的都有。
这一次,是他这边大明这里第一次用鸟粪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他这个当皇帝的,有必要亲自来动下手,做个示范。
这些田是试验田,为农业科研院所有。
做农业科研,不下地可不行。
试验田更是不能少。
“做好记录,精心照顾,先看看,今年收获之时,这田里面的产量差距有多大。”
施完肥之后,朱元璋对试验田的那些科研人员们出声进行交代。
“还有,这鸟粪石你们也要多研究。
仔细看看它那里面都有什么样的成分,要研究透彻了。
再想办法,从别的地方将这些成分给提取出来。
那么,便是大功一件。”
鸟粪石便是一种很好的化肥。
现在西方的大航海都还没有开启,自己大明妥妥的走到了最前面去。
在外还有不少的海岛上面,有着数量不少的鸟粪石。
但是尿粪石这种东西,终究数量还是太少。
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或者说是再生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远远比不上对它的需求。
所以,终究是不够用的。
且从海外大量的进行运输,有些时候成本上面也需要考虑。
真正的王道,还是弄出相应的化肥来。
只有研制生产出好用的化肥,加以进行推广。
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可持续性发展。
能让大明的粮食产量,都有一个飞速的提升!
京师这边,朱元璋做的这些安排的时候。
山东曲阜这边,一个身穿长袍之人,暗中下达了命令。
脸上带着一抹的狠辣与果决。
这清丈田亩,进行到此时,也该动上一动了。
是时候送给朝廷,送给衍圣公送上一个大惊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