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红景天酿驱寒酒,旧友新交话医心(2/2)
赤松王子看着罗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大师认识赞普哥哥?我在拉萨见过您的画像,您不是在布达拉宫修行吗?怎么会流落到瑞国?”
罗桑叹了口气:“小僧本是受赞普所托,来瑞国交流佛法,没想到途中遇到山洪,随从都失散了,小僧也染了重病,若不是赵勇施主收留,恐怕早已不在人世。”
赤松王子连忙道:“大师放心,等我回去,一定禀报赞普,派人护送您回吐蕃。若是您愿意,也可以留在万国医馆,与我们的医者交流医道佛法。”
罗桑笑着说:“多谢王子美意,小僧正有此意。这几日在贫民窟施粥,见和贵妃娘娘以医道济世,心中十分敬佩,想留下来尽一份力。”
阿依慕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万国医馆正好缺一位懂雪域医道的大师,您能留下,真是我们的荣幸。”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罗桑说起雪域的“天葬”习俗,说他们认为死亡是另一种新生,医者的职责就是让生命在生前活得安康,死后得以安宁;赵勇则说起楼兰的商道,说当年他在黑风口见过阿依慕的父亲,那位楼兰国王如何带领百姓在沙漠中打井引水,如何用沙苁蓉救治商队的病人。
“那时候我就想,楼兰人真了不起,在那么苦的地方都能活得这么有精神,”赵勇感慨道,“现在看到公主把沙苁蓉种到瑞国,还和吐蕃人一起酿酒做药膳,才明白这不是偶然,是骨子里的韧劲。”
阿依慕心中一暖,想起父亲常说的“草木有根,人心有源”,或许正是这份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他人的善意,让不同邦国、不同身份的人,能像红景天与青稞一样,在同一个陶瓮里,酿出醇厚的情谊。
傍晚时分,赤松王子要回驿馆了,阿依慕让他带上几坛新酿的红景天青稞酒,还有一些沙苁蓉种子和青稞药膳的方子。
“这些东西,还请王子带给赞普,”阿依慕真诚地说,“希望这酒能驱散雪域的寒冷,这方子能让吐蕃的百姓安康,就像两国的情谊,永远温暖。”
赤松王子郑重地接过:“娘娘放心,我定会送到。等明年春天,我还会再来,到时候带更多的雪域药材,咱们一起把青稞药膳坊开到吐蕃去,让两国的百姓,都能尝到这份温暖。”
送走赤松王子,阿依慕回到暖阁,见罗桑正在给陈松讲解《雪域医经》,淑妃在一旁认真地做着笔记,赵勇则和木合派来的吐蕃医者聊着雪域的风土人情,炭火盆里的火苗跳跃着,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暖暖的。
阿依莎端来一碗刚熬好的红景天姜汤,递给阿依慕:“公主,喝点暖暖身子吧。陈神医说,这汤加了青稞粉,既能驱寒,又能填肚子,比单纯的姜汤管用多了。”
阿依慕接过汤碗,看着里面翻滚的姜片和青稞粒,忽然觉得,这碗汤就像她此刻的生活——有瑞国的温暖(炭火),有楼兰的坚韧(沙苁蓉),有吐蕃的醇厚(红景天、青稞),还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善意(众人的陪伴),看似不同,却融合得恰到好处,温暖而踏实。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暖阁的地板上,与炭火的光芒交织在一起,柔和而宁静。阿依慕知道,属于她的医道之路还在继续,属于林羽与三千嫔妃的故事,也在这一碗碗药酒、一个个笑脸中,续写着新的篇章。红景天青稞酒的香气飘出暖阁,飘向都城的大街小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跨越邦国、连接人心的故事——只要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他人的善意,再遥远的距离,再不同的文化,都能像这酒一样,在时光的沉淀中,酿出最醇厚的情谊。而她,将继续站在这片土地上,守护着这份情谊,守护着这份温暖,让医道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寒冷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