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红景天酿驱寒酒,旧友新交话医心(1/2)
霜降过后,寒意渐浓,本草宫的暖阁里却暖意融融。阿依慕正与赤松王子、陈松围坐在炭火盆旁,看着陶瓮里的酒液咕嘟冒泡,空气中弥漫着红景天与青稞的混合香气,醇厚而温热。
“这红景天青稞酒,果然越酿越香,”赤松王子端起一个白瓷碗,轻轻晃动着里面的酒液,琥珀色的酒浆在碗壁上留下细密的挂痕,“按吐蕃的古法,还要再埋进雪地里冻三个月,才能去掉燥气,到时候喝起来温润回甘,最能驱散风寒。”
陈松捻着胡须,凑近陶瓮闻了闻,眼中满是赞许:“老夫行医多年,用过不少药酒,却从未见过用红景天与青稞配伍的。这两种东西性子都偏温,却不燥烈,配在一起正好中和,用来治北疆戍边将士的冻疮和风寒,再合适不过。”
阿依慕舀起一勺酒液,放在唇边抿了一口,温热的酒液滑过喉咙,带着淡淡的药香,浑身都暖和起来:“赤松王子说的是,等雪藏之后,让李德全公公送些去北疆,给将士们暖暖身子。对了,木合那边怎么样了?他说要在吐蕃的雪山下建个酒坊,专门酿这种驱寒酒。”
提到木合,赤松王子忍不住笑了:“他现在可成了吐蕃的红人,牧民们都叫他‘酒神’呢。上次我来之前,他刚酿出第一坛酒,赞普哥哥尝了一口,当即就下旨让他掌管雪域所有的药酒厂,还说要把这酒定为‘邦交酒’,以后瑞国使者去了,都用这个招待。”
众人都被逗笑了,暖阁里的气氛愈发轻松。淑妃端着一盘刚做好的青稞馕走进来,金黄的馕上撒着芝麻,还印着沙苁蓉的花纹,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尝尝这个,”淑妃将馕递给赤松王子,脸上带着几分腼腆,“用新磨的青稞粉做的,加了些沙苁蓉粉,据说能养胃。”
赤松王子拿起一块,咬了一大口,酥脆的馕皮混着芝麻的香气在口中散开,不由赞叹:“比吐蕃的馕更细腻,带着草药的清香,好吃!淑妃娘娘的手艺,比我们吐蕃最好的厨娘还厉害。”
淑妃的脸颊泛起红晕,低头轻声道:“王子过奖了,只是跟着御膳房的师傅学了几招。”
阿依慕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自从淑妃开始接触医道和药膳,整个人都变了,眉宇间的骄纵渐渐褪去,多了几分平和与踏实,连说话的语气都柔和了许多。
正说着,阿依莎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帖子,脸上带着兴奋:“公主,赵勇大爷来了!还带了那个吐蕃僧人,说要谢谢您的救命之恩呢!”
话音刚落,赵勇就搀扶着那个红衣僧人走进来。僧人比上次见面时精神了许多,脸色红润了不少,咳嗽也轻了,见到阿依慕,连忙双手合十行礼:“多谢和贵妃娘娘救命之恩,小僧无以为报,只能每日诵经,为娘娘和瑞国百姓祈福。”
赵勇也跟着作揖:“公主,这僧人叫罗桑,是吐蕃的得道高僧,他说要给您讲些雪域的医道故事,说不定能帮上忙呢。”
罗桑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经卷:“这是小僧随身携带的《雪域医经》,里面记载了很多用红景天、雪莲花治病的方子,还有一些用佛法调理心性的法子,或许对万国医馆有用,愿献给娘娘。”
阿依慕接过经卷,只见上面用吐蕃文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迹,还有不少手绘的草药图谱,虽然看不懂文字,却能感受到其中的珍贵。她郑重地说:“多谢罗桑大师,这本经卷对我们来说太珍贵了,我会让懂吐蕃文的医者好好翻译,收入《万国医方续编》。”
罗桑合十道:“佛法无边,医道亦无边。能让这些方子造福更多人,也是小僧的心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