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478章 回归乡里

第478章 回归乡里(1/2)

目录

林向安在马上笑着向孙文石等人挥了挥手,仪仗继续前行。

刚转入城中主干街道,刘知县便快步上前,朗声禀道:

“状元公!城中万民翘首,皆欲一睹风采。为安全计,下官已备好八抬大轿,请公换乘游街,以慰合县百姓殷殷之望!”

马匹在喧闹、鞭炮齐鸣的环境中容易受惊。

而京城御马有专人训练,才给状元、榜眼、探花三人用来游街。

林向安也理解这是出于安全考虑,便从容下马。

在万众欢呼中稳稳坐入披红挂彩的八抬大轿。

“起轿——”

轿夫一声吆喝,大轿平稳升起。

轿帘高卷,让沿途百姓皆能看清状元真容。

所过之处,欢呼如浪:

“状元公看这边!”

“文曲星下凡了!”

时不时有人将花撒向轿舆。

两家族人跟在轿子旁边,稳稳地跟着。

感受这份无与伦比的盛大喜悦。

整个乌程县城如同沸腾一般。

浩荡的仪仗沿着苕溪缓缓前行,沿途不断有乡民将花瓣抛向轿舆。

绯红粉白的花瓣簌簌落在朱漆官牌上,为庄重的仪仗添了几分江南春色。

林王两族的亲眷们簇拥在轿辇两侧,个个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喜气。

整个乌程县城万人空巷,茶楼酒肆的栏杆旁挤满了挥帕的妇人,稚童们追逐着队伍雀跃欢呼。

当队伍行经县学前街时,徐山长率全体生徒肃立门前,齐刷刷躬身行礼。

这是读书人之间最郑重的致敬。

绕城游城走了一个多时辰,这时队伍转而向南,前往双林镇。

刘知县的官轿主动趋前开道,“乌程县正堂”的官牌在春阳下熠熠生辉。

刘知县此刻甘为前导,将“状元及第”的荣光全然让与身后之人。

用这样的阵仗,体面护送林向安这位新科状元回家。

不管是出于私情,还是未来投资,此刻多走几步路,多表现一分热情,对刘知县来说,未来可能收获巨大的回报。

*

消息跑得比驿马还快。

双林镇口的石牌坊下,早已被翘首的乡邻围得水泄不通。

当官道尽头传来先导衙役的铜锣声时,人群顿时如沸水般翻腾起来。

“来了!真来了!”卖炊饼的王老六踮脚喊道,手里半块饼忘了放下。

“快看那旗子!金字的‘状元及第’!”

私塾里偷跑出来的学童指着远处,被先生敲了记脑壳,眼睛却还死死盯着官道。

鞭炮震天炸响,青石板路上落满红纸屑。

货郎李三激动得声音发颤:“知县大老爷亲自引路呢!咱们镇子出真龙了!”

“想当年林家大郎还卖给我豆腐呢!”杂货铺的赵婆婆抹着眼角,“一晃眼就成文曲星了。”

队伍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缓缓入镇。

衙役们勉强维持着秩序,乡邻们却不断向前涌着。

“让老婆子沾沾文气!”满头银发的陈奶奶拼命往前挤,枯瘦的手掌试图触碰轿帘。

当那顶八抬大轿经过时,整条街忽然静了一瞬。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望着轿帘上随步伐微微晃动的流苏。不知谁带头喊了声:“状元公给乡亲们说句话吧!”

霎时间,满街都是带着乡音的呼唤:“状元公!”

“文曲星老爷!”

轿中的林向安轻轻掀起侧帘一角。

只见道路两侧,那些平日深闭的百年老宅中门尽数洞开。

每一扇门前,都设有一张披着红布的香案,案上香烟缭绕,供奉着瓜果糕点。

当他的轿子经过时,家中的长者会率领全家人,对着轿子的方向恭敬地作揖。

更有许多妇人,将自家懵懂的孩童推到路前,让孩子去摸一摸轿杆,或是将一枚铜钱塞到轿夫手里,恳求道:“沾沾状元公的福气!”

在古人看来,科举高中,尤其是中状元,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成功,更是祖上积德、天神护佑、风水显灵的证明。

状元郎本人,就是文曲星在人间的化身。

所以会开中门设香案,沾取文气,祈求福佑。

林向安见人群有人开口,便微微抬手,轿夫会意,队伍缓缓停下。

他并未立即下轿,而是就着掀开的轿帘,对着窗外那些殷切而熟悉的面孔,拱手环揖一周,声音清朗而温和,清晰地传遍街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