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贞观风流 > 第412章 拖下去,五马分尸!

第412章 拖下去,五马分尸!(2/2)

目录

“贼子敢尔!”

“大胆!”

突如其来的变故,顿时吓了众人一跳。

就连李世民,也被杨万春这突然的变脸给整懵了一下。

“唐皇,死!”

杨万春满脸狰狞,整个人高高跃起,直奔李世民扑去,手中匕首更是在火光下闪烁着幽蓝色的寒光,令人望之生畏。

他仿佛,已经看见了李世民满脸不甘的死在了自己的匕首之下。

他仿佛,已经看见了高句丽绝地翻盘,他也成为了高句丽世世代代顶礼膜拜的复国英雄。

只是,很可惜,他估错了大唐这一堆老将军的勇力,更估错了李世民的武力。

千钧一发之间,尉迟恭不知何时已经横移到杨万春身后,一把拽住了他的腰带。

同一时间,李世民脚下用力,他身前的案桌便横飞起来,重重的砸在杨万春的脑袋上。

杨万春甚至连一声惨叫,都来不及发出,整颗头颅已经瞬间爆开。

红的白的,鲜血混杂着脑浆子撒了一地,看得高延寿与高慧真瞬间心神巨震。

“晦气!”

李世民皱起眉头,屈指弹走落在箭上的一抹嫩白,旋即对着门外吩咐道:“来人,收拾一下,继续!”

两名将士应声而入,将杨万春的无头尸体拖了出去。

随后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地上的狼藉,为李世民换了一张干净的案桌,上了一份新鲜的菜肴。

空气中,血腥味还未散去,但酒宴已经恢复了正常,就仿佛杨万春的飞蛾扑火从未出现过一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李世民再次宣布了全军休整半个月的命令,顺便等待着渊盖苏文与高藏的回信。

.......

.......

很快,半个月时间一晃而过。

柴令武派去平壤城劝降高藏与渊盖苏文的高句丽将官,也从平壤回到了安市城大营。

只不过,只回来了一个头。

头以下的地方,据说已经被渊盖苏文给烹食了。

并且,渊盖苏文的回信,也正如柴令武所预料的那般,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宁愿战死失社稷,绝不拱手让江山的决绝与气魄。

而对于渊盖苏文的请求,大唐还能怎么做呢?

当然是满足他咯!

于是,休整了半个月时间,精气神和粮草后勤以及火炮弹药都已经恢复了巅峰的唐军再次南下。

而这一次,唐军所过之处,再没有遇见半分抵抗。

七月底,唐军抵达鸭绿水畔,与早已驻守在鸭绿水上的登州水师汇合。

李世民麾下十余万兵马,加上张亮,丘孝忠麾下四万水师,合计十五万大军,于七月中旬,浩浩荡荡的抵达了高句丽都城所在的平壤平原。

并在抵达平壤城下的当日,对平壤城完成了合围。

面对唐军十五万大军的围困,城中数十万高句丽的军民百姓,便只剩下了绝望这一种情绪。

甚至有不少百姓聚集起来,要求高藏与渊盖苏文出城投降,以此来平息大唐天兵的怒火。

但对于这样的声音,渊盖苏文唯一的手段,就是武力镇压。

没错,武力镇压。

因为到了现在,他已经没有任何其他手段了,说一句黔驴技穷也不为过。

安市城那样的坚城,再加上二十万大军,都没能挡住唐军的脚步。

平壤城最后的下场,也不会比安市城好到哪里去。

但要想渊盖苏文向大唐投降,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必须要使用强力的手段,将平壤城拧成一股绳。

为此,哪怕是屠杀平民,也在所不惜!

只可惜的是,他还是太高估了自己。

因为唐军在决定南下的时候,就没有打算和渊盖苏文浪费时间。

什么不伤及无辜,什么赋予对手最高的敬意,那都是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才需要去考虑的事情。

而现在嘛,他既然不肯投降,那就只有一个下场——死。

所以,唐军没有再给渊盖苏文哪怕一丝一毫整合力量的时间。

甫一兵临城下,便直接对平壤城发起了进攻。

隆隆的炮火声响彻了三天三夜,唐军甚至连投降的机会也没有给渊盖苏文。

当炮火声停下之时,高句丽的最后一座城池,也在唐军的炮火之下沦为了废墟。

随着平壤城破,高句丽,这个在原来的历史上,曾在大隋,大唐两个朝代,三个帝王手上坚持了数十年的国度,也彻底宣告灭亡。

这一战,唐军零损伤,高句丽百姓,伤亡也很小。

唯有坍塌的城墙,以及残垣断壁之间掩埋的高句丽士卒的尸体,证明了这一战的惨烈。

高氏王族,被唐军一网打尽。

渊盖苏文全家,也都落入了唐军手里。

当柴令武再次看见渊盖苏文时,他实在是很难将眼前这个白发苍苍,满脸绝望的老者,与他记忆之中的那个英气勃发的渊盖苏文联系到一起。

“啧,几年不见,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柴令武啧了一声,望着眼前被捆成粽子一样的渊盖苏文,眼中满是戏谑。

渊盖苏文满脸死寂,像是没听见柴令武说话。

柴令武见状,突然也失去了继续打压下去的兴趣。

这么多年过去,他早就释怀了,现在的渊盖苏文,也不配再让他多看一眼。

“来人,拖下去,五马分尸!”

他有些意兴阑珊地对着亲卫招招手,轻飘飘的宣判了渊盖苏文最后的下场。

听见五马分尸四个字,渊盖苏文脸上总算有了些许波动。

他转过头,看着柴令武道,声音沙哑道:“就不能给我留个全尸吗?”

柴令武没有理会他,而是对着亲卫李辉继续交代道:“记得把脑袋留着,带去辽中城,祭奠一下王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