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669章 此时有子不如无

第669章 此时有子不如无(1/2)

目录

其实黄会这首诗里面,除了放出陈凡即将赴任松江府的消息之外,诗本身细品之下更让人玩味。

什么叫“君自请缨圣意惊”,就淡淡这个“惊”字,就颇为耐人寻味。

圣意为何而“惊”?

这陈凡难道是请缨做什么事后,为皇帝所恶,所以才将其贬至地方?

亦或是陈凡自己请缨去的松江府?

后一种可能性不大,谁家摆着清贵的翰林官不做,跑去松江府啊?

即使松江府在大梁州县之中已经算是极好的地方了,但那也不是状元应该去的地方好不。

还有,这颈联“潮生海浦鲈鱼脍”,用的是松江名产“四鳃鲈鱼”的典故(《后汉书》载松江鲈鱼味美),但将“鲈鱼脍”与“潮生海浦”并置,分明是暗指陈凡赴任后闲暇惬意无比,与京城军国大事基本上就无缘了。

“雁过秋空半纸名”,松江地处东南,秋雁南飞至此后便不再北返,黄会这显然是暗指陈凡仕途就此停滞,再也没有回京的可能。

最后那句更为明显,“莫道京华云雨散”,结合松江府“上海之根”的历史渊源,黄会显然是讽刺陈凡虽去往富庶之地,却如“云雨散”般与京中权势就此断联了。

众人细品之下,全都用意味莫名的眼神看向前阵子风光无比的状元郎。

也幸亏陈凡这人,自从会试之后行事便一直低调无比,不然此时众人的眼神就不会是“意味莫名”而是“幸灾乐祸”了。

黄会拱手朝陈凡笑道:“还请状元郎点评一二。”

旁边的祝咏终于忍不住了,只见他“嚯”得站起,瞪着对方道:“黄会,你过分了。”

黄会闻言,顿时摊手道:“我过分在何处?”

“你说我老师将来与朝堂无缘,你还算是同年吗?自从殿试之后,你一直阴阳怪气,我老师大肚,不与你计较,你这小人反而步步紧逼,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黄会色变道:“我何曾说状元公与朝廷无缘了?”

“你……”祝咏一时语塞,是啊,尽管大家都知道黄会诗中说得就是陈凡,但人家又没有指名道姓,祝咏还真没办法再辩下去。

其实这就是黄会耍无赖了,不过这办法很好用,真要赖到底,谁也拿他没办法。

见祝咏吃瘪,黄会这才笑道:“状元郎,这探花作了,榜眼也作了,现在可轮到你了,怎样?有了没有?”

刚刚祝咏吃瘪时,陈凡依然笑吟吟的样子,此刻缓缓站起,一旁的郑应昌见状,用怜悯的目光看向仍在得意的黄会,心说:“倒霉孩子,这笑面虎最是记仇咧!”

陈凡起身后,笑着朝四方一拱手道:“刚刚几首诗作得极好,我也在心中细细揣摩良久,获益匪浅。”

旁边人闻言,全都窃笑起来。

人家黄会说你呢,这呆子还搁那细品!

这时,陈凡继续道:“听了几位的诗,在下不由百感交集……”

陈凡的话还没说完,黄会抓住他言语中的漏洞道:“百感交集?难道状元公接下来的诗不止一首?”

陈凡瞥了他一眼,心说就知道你在这要截住我呢,呵呵。

他佯装诧异道:“这……我说得百感交集是指……”

可他仍然没有说话的机会,那蔡万显然是黄会的捧哏,立刻道:“状元郎,你这所谓的【百感】到底是哪【百感】呐?”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窃笑起来。

陈凡佯做手足无措状道:“我,我一是想到将来为官,须得上报朝廷,下报百姓……”

“嘻……”周围人发出一阵不屑声。

陈凡继续道:“二是想到诸位的款款相送之情,尤其是黄兄,破费了,有心了。”

黄会笑着拱了拱手道:“都是同年,说这些……”

陈凡又道:“说到送别,刚刚在下还想起在乡中时,老母知道我要进京赶考时,担忧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