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667章 送别诗

第667章 送别诗(2/2)

目录

刚刚那人,明显是听说陈凡不受圣宠,所以上杆子拍黄会的马屁了。

就在所有人以为黄会“温良恭俭让”,会把第一个作诗的荣耀还给状元陈凡时,谁知他话锋一转道:“我在江西老家读书时就曾听说一之贤弟颇有诗才,不如就请一之贤弟先作来,可好?”

一之是二甲第七名蔡万的表字,蔡万是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父亲蔡天礼是河南臬台,也就是河南按察使司的一把手主官。

听到黄会点了蔡万的名字,老郑又在旁边捅了捅陈凡:“这蔡万他爹也是刘妃那一党的。”

众人见黄会点了蔡万的名字,心中很是意外,纷纷朝陈凡看去,却见陈凡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有些人心里已经暗暗鄙夷,你一个堂堂状元,被人家榜眼挤兑成这样还不生气?呵呵,甘草状元吗?

甘草这味药,药性平和,不偏不寒,说的好听点就是性情温和,处事圆融,不轻易动怒、走极端。

但这甘草看似处处有用,但缺乏主见,很容易被人觉得是没有原则,八面玲珑。

所以“甘草”一词,实则带了一丝嘲讽的意味,众人都觉得陈凡面对黄会屡次三番的挑衅却不敢发作,其实是一种懦弱和圆滑的表现。

蔡万此人已经二十八了,相比于三十多岁的黄会而言,当然还是弟弟,只见他却当仁不让站起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便献丑了。”

众人听到这话,顿时连声叫好。

蔡万起身后,在席间缓缓踱步,最终停下脚步念道:“这次我的同乡好友李谦赴任鄜州,我便以一首诗为其送行吧。”

被念到名字的李谦遥遥朝蔡万拱手致意。

蔡万笑了笑,背着手诵道:

君向陇山去,我归洛水滨。

莫愁云岭隔,同看月华新。

秋色浸征袍,雁阵惊离人。

前程花似锦,杯酒尽三巡。

“好!!!!”

“好诗!”

就连陈凡听到这首诗也不由暗暗点头,这蔡万若是即时赋诗,那水平确实可以。

他这首诗,将空间设想在鄜州(今富县)的某处渡口或驿站为李谦送行。

李谦将西行至陇山,而蔡万自己将回到洛水之畔。

诗中“莫愁云岭隔,同看月华新”宽慰李谦不必因山水阻隔而忧愁,可以共赏一轮新月以寄相思。

“秋色浸征袍”,雁阵南飞更触动离情。

末句以“前程花似锦”表达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虽然这首诗不能跟盛唐时的送别诗相提并论,但这也是水平之上的佳作了。

李谦这个被送行的人听到后,感动的两眼顿时湿润了,起身道:“一之兄,在下,在下谢谢你和黄榜眼了。”

说罢,一扬脖子,干了杯中酒。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