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 第443章 民国税收

第443章 民国税收(2/2)

目录

李渊眉头一皱:“又是满清?”

“其实历朝历代的末期基本都这样,清朝在康熙时期就提出过永不加赋的理念了。”

“记住,不是说不收了,而是说朝廷每年固定好支出,按照这个额度收税,新增加的耕地不收农业税。”

“这个规定从康熙五十一年开始就贯彻下去了,这期间,清朝也废了人头税,一切按照土地的粮食产量来收税。”

“但咸丰时期,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清朝财政支持不住了,咸丰皇帝就开始允许地方想尽办法搞钱。”

“就像咸丰四年?时的四川,所有农田交一两税之后再加收一两附加费。”

李渊眉头一皱:“翻了一倍。”

“不是一倍,是五倍,还有四两捐输钱呢。”

“江南地图,每亩土地加收八十文,普通的农民根本承受不住这种赋税。”

“农业税仅仅只是个开始,我和丽质他们也说过厘金。”

李渊点头:“丽质和朕说过,过路费嘛。”

“嗯,不管货物运到哪里,只要路过关卡,就要交钱,一开始只是江苏北部,等到了咸丰五年,全国通用。”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这钱不用上交,全归地方所有,那地方官会怎么样?”

李渊自然能明白:“肯定是多设置关卡呗。”

“差不多,甚至这个过路费超过了货物价值的一半。”

“虽然这些赋税确实解决了钱的问题,也顺利解决了太平天国,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收入是不进入朝廷税收体系里面的。”

“上面不管,

“自咸丰朝以后,底层百姓的财富被盘剥干净了,大量财富进入了官僚,地主还有总有官僚背景的资本手里。”

“清朝灭亡之后,民国各地的军阀自然也不会放弃,全都学了,而且还改进了不少。”

“这也导致华夏近代历史上民间广泛贫穷。”

“至于穷到什么地步?家徒四壁都是形容有钱人的。”

“后世保留了很多清朝和民国时期的老照片,那些贫苦百姓身上穿的不能叫衣服,那就是一堆破布。”

“就这,那也是一家人共有的,谁出门谁穿。”

“至于鞋子?那是奢侈品。”

李渊叹了口气:“现在的大唐,也有很多人穿不起衣服。”

张彦摇了摇头:“不一样,唐朝虽然是华夏古代的巅峰,但那也是古代啊,生产力都没办法同宋朝和明朝比。”

“民国那是什么时代?那是工业革命之后的时代,生产力比唐朝时期多了不是一个量级。”

“就这,还造成了大面积饥荒,没办法归没办法的,但明明有办法,还整的那么烂,他不挨骂谁挨骂?”

李渊舒坦了不少:“确实,不知道和假装不知道还是有区别的。”

“张彦,你说大唐什么时候能完成工业革命啊。”

“英吉利完成工业革命用了八十年,有我这边的技术支持,会加快很多,不过也至少需要一代人才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