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抗战(1/2)
李渊叹了口气:“一代人啊,朕是看不到了。”
“大概等那个逆子快死的时候,就完成了吧。”
“差不多。”
李渊冷哼一声:“那个逆子可没少帮倭国,真欠揍。”
张彦和李渊想到一起了:“确实欠揍,太上皇要什么?热熔胶棒很便宜。”
“先来几根,明明把周边都打了,唯独不弄死倭国,他是真废物。”
张彦苦笑:“没办法,倭国太能装了,谁能想到一个顺从成孙子的国家暗藏着那么大的野心。”
李渊又不开心了:“还有稚奴那个小崽子,白江口都把倭国打回去了,灭了高句丽以后还不去灭了倭国,他更欠揍。”
“麻将打多了,有的时候需要打打孩子,换换手感。”
“呃。”张彦一脸懵,这个还能换的?
李渊有些无奈:“也不能全坏他们,战争本来就是获得资源的,倭国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当时的大唐确实看不上,就像草原,大唐也没维持多久。”
“以至于后世还需要美利坚的帮助才能击败倭国。”
张彦一头问号:“谁告诉你的?”
“网上很多评论都是这样说的啊。”
张彦呵呵一笑:“那些都不是华夏人,甚至不是人,自然会这么说啊。”
“啊?咋回事?”
“太上皇,你也说了,战争就是为了获取资源,古代是这样,后世也是这样,只不过是从获取农耕土地变成了工业资源而已。”
“倭国是必输的。”
“日本战争虽是在其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同时又是在其先天不足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虽强,但这些力量之量的方面不足。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日本统治者想从战争中解决这个困难问题,但同样,将达到其所期求的反面,这就是说,它为解决这个困难问题而发动战争,结果将因战争而增加困难,战争将连它原有的东西也消耗掉。”————《论持久战》
(皮一下。直接拿下吧,这是教员说的,军网上的。)
“说一个数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倭国八成的石油来自美利坚,一成石油来自东印度群岛,剩下的是倭国自己的。”
“那个时候,美利坚对倭国的出口是两亿八千九百万,其中石油,精炼油,废钢铁,棉花这四种资源就达到了一亿四千两百万。”
“这些可是重要的工业战争资源,没有这些,倭国还想发动战争?”
“那个时候倭国的收入是四十七亿,按照汇率换算过来,倭国收入是十五亿美元。”
“将近三分之一都花在了美利坚身上,从九一八开始,到四十年代,倭国就没找到可以替代美利坚的国家。”
“最为轴心的倭国,是被同盟的美利坚养起来的,德意志那边也是一样。”
李渊眉头一皱:“真损啊。”
“怎么说呢,美利坚国内的资本整的,美利坚朝廷也是同意的,有利可图嘛。”
“至于美利坚为什么打倭国,也很好解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