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 番外 赵樽与韩蕾(2/2)
从女人家出来,韩蕾几乎是跑着回到她那间狭小冰冷的出租屋。
关上门,背靠着门板,她大口地喘息着,激动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
她摊开手掌,那枚脏污的玉佩静静地躺在掌心。
她走进卫生间找来软布和牙刷,挤上一点点牙膏,开始极其小心、极其细致地清洗这枚玉佩。
污垢一点点被剥离,温水冲刷下,玉佩逐渐露出了它原本的面目——
温润通透的质地,虽然依旧带着岁月的痕迹和些许磕碰的瑕疵,但那份内敛的光华,那清晰的纹路,与她记忆中的那一枚彻底重合!
这块玉佩不一定是赵樽送给她的那一块,但她相信,是与赵樽送给她的定情信物同源的玉佩!
她用柔软的干布将它擦拭干净,然后找来一根红色的新编绳,珍而重之地将它穿好。
打开电脑,她从画图软件里调出自己画的图,对照之下,两块玉佩的大小、形状、纹路,竟然一模一样。
“呵!呵呵!”
韩蕾捂着嘴笑出声来。
她走到镜子前,小心翼翼地将玉佩戴在自己的脖子上,玉佩垂落在胸口,紧贴着肌肤,传来一丝微凉的触感,随即又被体温焐热。
她看着镜中那个消瘦、憔悴,眼中却燃烧着久违光芒的自己,轻轻将玉佩塞进衣服最里层,贴身戴好。
指尖隔着薄薄的衣物,感受着那枚玉佩的轮廓,仿佛能感受到另一端,赵樽和孩子们的温度和心跳。
“樽哥,宝宝……”她对着镜子,喃喃自语,泪水终于决堤,却是带着希望的泪水,“我找到玉佩了……我找到回来的路了……你们一定要等我……”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漆黑的、没有星辰的都市夜空,目光却仿佛穿透了层层壁垒,看到了那个灯火阑珊的御书房,看到了紧紧相拥的父子三人。
疯狂的思念,在两个时空同时汹涌。
而这一次,希望的火苗,终于被重新点燃……
又是冬去春来,寒来暑往。
欣欣向荣的万物,在赵樽治理的大景盛世蓬勃生长。
赵樽继位后,巩固边防,又将牢里的犯人和东明帝国的俘虏,全都发配去挖铁矿,按照韩蕾图书室里留下的那些资料,大炼精铁、打造农具,大力发展农耕,兴修水利,疏通运河,减轻税负,开办学堂……
经过五年发展的大景,如今已国富民强,俨然是赵樽和韩蕾渴望的那种繁华盛世。
对于宫外的那些风言风语,赵樽依然不予理会,仍然勤于政事,一心扑在朝政上。
一对龙凤胎已经五岁了,可冰棺中的韩蕾,容貌却没有一丝变化。娇俏甜美如初,肌肤白皙,依然宛若少女。
赵樽坐在冰棺边上,放下手中的药碗,唇边露出笑意,“丫头,你看我都老了,你还是那么娇俏的模样。”
“你说,等你回来,朕还怎么配得上你?”
“丫头,孩子们昨儿又吵着要见你……瑶儿长得像你,小小的爱撒娇,即便犯了错,我也舍不得罚她。恒儿也长大了,不到六岁,武能弯弓射箭,文能提笔做诗,阁老教得好,他国策朝论,也样样在理。我想……将来恒儿必成国之圣君,会比他爹更强。”
赵樽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自言自语,“如今国事平顺,孩子也大了,有他们姑姑和天佑看着,还有大胖头……那些亲卫现在也个个都是顶梁柱。丫头,五年之约已到,我再也等不下去了。我用五年的时间,给儿子留下了一个国泰民安,山河稳固的江山……”
赵樽说了许久,最后抹了抹眼,喟叹着起了身。
“李忠心。”
守在门口的李忠心小心翼翼进来,低着头,不敢看冰棺,“陛下。”
赵樽淡淡看他,满眼的血丝,眼底略有湿润。
“去御书房,为朕备上笔墨。”
“是!”李忠心领命,躬身出去。
赵樽也跟着他去了御书房。
进了御书房,赵樽凝神半晌,铺平黄色的帛绢,一字一字写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之命登基以来,民生凋敝……兢兢业业五载,勤于政务,朕未敢有半分懈怠。今大景国运昌隆,物阜民丰,兵精将广,正是‘固国本,立元储’之时……皇长子赵星衡品性端方,可克承大统,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他又在宣纸上写了很多,都是各种人事安排和各种给赵星衡的指点……
李忠心默默的在旁边看着,他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要在这时候写这些。
陛下才三十三岁,正当创基立业的大好年华,怎么写得就像遗书似的?
“遗书”这两个字突地崩入脑子,李忠心顿时大惊,他惊恐的捂着嘴却什么也不敢说……
没过几日,赵樽便在宫中为赵星衡举行了册封大典。
这一日,整座京城仿佛被某种盛大的气氛笼罩,长街空寂,巷陌无人。
百姓们都涌向了皇城四周,只为亲眼见证大景朝皇长子的册封盛典。
宫城深处,金銮殿前仪仗森列,礼乐恢弘。
百官肃立,锦服华冠,在日光下映出一片辉煌。
太监总管李忠心立于龙椅之侧,手持明黄圣旨,声音清越而庄重,一字一句宣读着册封诏书。
一副老沉模样的皇长子赵星衡缓缓走上玉阶,接过金册宝玺,那一瞬间,礼炮齐鸣,钟鼓交奏,宣告着大景国本已定,储君之位有所归依。
然而,如此重要的日子,皇后娘娘依然没有出席。文武大臣们看着龙椅旁预留的位子,只敢在
这一日,不仅京中百姓自发张灯结彩、设坛庆贺,四方邻国也纷纷遣使来朝,献上贺礼。
整座京城仿佛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海洋中,大街两侧商铺悬彩,坊间戏台锣鼓不绝,茶楼酒肆中尽是议论储君德行的交谈声。
皇太子册封大典后没几天,便到了赵樽的生辰。
自从皇后娘娘“长眠不醒”,赵樽五年来从未给自己过过生辰,而这一次,他却破天荒的广发请柬,让好友和大臣们到时候进宫来聚一聚,大家好好的乐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