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拒绝和同意(2/2)
第二,内容非唯一。他江智强和安乐影业,立足之本并不仅仅是内容制作,也不是那300多块大银幕,而是深厚的海外发行渠道。尤其是在香江及东南亚地区,安乐旗下的影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这些地区,他们并不会比天眼嘉禾弱。即便失去内地天眼系的内容,安乐依然可以依靠自身的优势和海外发行网络赚钱。甚至,他可以更加倾斜资源,扶持其他有潜力的影视公司,或者加大与其他公司的合作力度,用更多元的片源来抵消天眼影业封杀带来的影响。
这一点,江智强不得不感谢杨简,他其实没有真的赶尽杀绝,声明里只是表示天眼影业的电影不去安乐的院线,以及天眼嘉禾不上安乐的电影而已,否则他铁了心拉着万达一起,那才是安乐的死期。
杨简只是不想给上头和整个圈子营造一种霸道的形象,他可不想接盘韩山屏那“座山雕”的诨号。
他大佬杨秉性纯良,一向与人为善,而且还帅的惊天动地,怎么可能和“座山雕”扯上关系。
言归正传!
第三,时间能冲淡一切。商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现在的杨简正在气头上,态度强硬可以理解。但等这阵风头过去,等官方处罚落地,等舆论热度消退,事情未必没有转机。也许一年,也许两年,当双方都有新的利益诉求时,重新坐回谈判桌也并非不可能。毕竟,天眼影业的作品也需要更多的院线支撑其票房野心,而安乐的院线也需要顶级内容来吸引观众。时间,是最好的调和剂。
不过,江智强这样的穷人不懂杨简这种世界首富的想法,他才瞧不上安乐影业那几百块大银幕,这也为什么他有底气让那不让自家电影去安乐院线上映的原因。
的确有损失,不过那都是小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第四,核心根基未动。 安乐影业数十年积累的资本、品牌(尤其是在海外和香江等国家税和地区)、人才团队以及最重要的——与好莱坞以及欧洲、小日子和棒棒等重要电影市场的深厚合作关系,这些才是安乐最核心的资产。这些并不会因为与内地一家新晋巨头交恶而瞬间崩塌。只要这些根基还在,安乐就仍有翻身的底气和资本。
只不过,内地的电影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江智强说不眼红那是假的,只是现在没办法不是吗?损失第一大院线真的很伤啊!!(?`?Д?′)!!
“杨简啊杨简,你还是太年轻了。”江智强掐灭烟蒂,眼中重新闪烁起老牌枭雄的精明与算计,“你以为这样就能打垮我安乐?未免太小看我江志强,太小看安乐几十年的底蕴了。”
想通了这些,他心中的无力感被强烈的求生欲和斗志所取代。惊慌失措解决不了问题,唯有冷静应对,才能在这场风暴中存活下来,甚至找到新的机会。
他立马回了安乐影片总部大楼,拿起内部电话,语气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和决断,一连串指令清晰下达:
“立刻按照最严格标准,执行官方要求的所有整改措施。特别是票务系统,全部升级更新,接口全部对官方监测平台开放,确保绝对透明。该处罚的经理、该开除的操作员,绝不手软!我们要做出一副‘刮骨疗毒’的姿态给上面看。”
“道歉声明可以发,态度要极其诚恳,*但重点落在‘个别影院管理不善’、‘第三方加盟商违规操作’上,淡化总公司责任。同时,宣布设立‘行业健康发展基金’,捐赠一笔钱,用于支持电影市场数据监测和行业自律建设,挽回一点形象分。”
“业务调整:加强与各大公司的合作,院线的票房分成可以适当降低一到两个百分点,承诺增加相应的排片量。我们可以让出一部分利益,换取它们的片源支持和战略协作。。同时,加大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和北美华语市场的开拓力度,将部分重心暂时向外转移。我们的优势不能丢。”
“启动‘新导演扶持计划’和‘小众艺术电影发行计划’。打情怀牌和文化牌,塑造安乐影业即便面临困难,依然不忘扶持电影艺术、培养新人的正面形象。”
江智强的一条条指令,显示出他作为老江湖的老辣与应变能力。他不再纠结于无法改变的结果,而是迅速基于最坏的打算,构建新的生存和发展策略。他要在天眼影业给到的压力之下,找到裂缝,找到新的呼吸空间。
这场战争,从明面上的激烈对抗,转入了更加漫长而复杂的持久战和地盘争夺战。江智强知道,想短期甚至在长远的时间内翻盘绝无可能,但活下去,并且活得不差,他依然有信心。
杨简的势力是很强大,但他江智强,还远没到出局的时候。
要是杨简知道江智强现在的这些想法,肯定会嗤之以鼻。
这踏马的,是你先动手的好不好,劳资只是被迫还手,搞得他大佬杨像个反派一样。
想通了应对之策,明确了底线和未来方向,江智强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他甚至颇有闲情逸致地给自己重新泡了一壶上好的普洱,茶汤红亮,香气醇厚。他细细品了一口,感受着茶汤温润地滑过喉咙,驱散了连日来的焦灼与疲惫。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他低声自语,眼神中恢复了往常的深沉与算计。商场如战场,胜负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活下去,并且找到下次翻盘的机会。
好吧,翻盘有点难,活下去且活得好就行。
然而,眼前的危机仍需解决。上头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电影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调查组还在等着他给出一个“交代”。舆论的怒火也需要一个宣泄口。这件事,必须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给各方面一个台阶下。
这个人选,他早在决定动用那些“非常规”手段冲击票房时,就已经物色好了——跟了他将近二十年的阿明。
阿明是他的心腹助手,还是安乐影业在内地市场的运营副总之一,主要负责部分院线的协调管理工作。他能力不错,最重要的是,非常忠心。
最关键的是,像“偷票房”这种操作,在内地法律框架下,虽然属于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但一般情况下,只要积极整改、缴纳罚款,不会追究到个人的刑事责任,更不用说“坐牢”了。真要是追究起来,不知道多少人要去踩缝纫机。
最多是行业禁入、罚款了事。这正是江智强敢于行险,并且早早准备好退路的原因。
实际上这个漏洞也让江智强找到了,目前的华夏电影行业还没有很严格的相关法规和办法来约束,《电影产业促进法》现在都还停留在草案阶段,还没有正式通过颁布。
这事到最后最多罚款了事,行业禁入都不会。
不过经过杨简这么一闹,估计《电影产业促进法》颁布的时间也快了。
江智强拿起内部电话,语气平静无波:“让阿明来我办公室一趟。”
不一会儿,阿明敲门进来。他显然也深知公司目前面临的困境,不过他的脸上倒也没有任何紧张的表情,在这个行业混了那么多年,也在江智强身边带了那么久,他早就做好了替老板背锅的打算:“江生,您找我?”
“坐。”江智强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甚至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这让阿明有些受宠若惊,也有点忐忑。
虽说他做好了替老板背锅的打算,可一时间还是有点紧张,毕竟不知道接下来面对的具体是什么。
江智强没有立刻切入主题,而是先聊了聊公司最近的困境,舆论的压力,官方的严厉态度,语气沉重而无奈,等到火候差不多了,才话锋一转。
“……阿明,你跟了我多少年了?”江智强忽然问道。
“十九年快二十年了,江生。”阿明听了江智强吧啦吧啦说了一堆,知道该禁入正题了。
“十九年,不短了。人生能有几个十九年啊。”江智强叹了口气,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极其认真,“公司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非常艰难。有些事情,做得不够谨慎,留下了把柄,需要有人站出来,承担起这个责任。”
阿明的心微微一沉,他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一咬牙站起来说道:“江生,您的意思是?需要我做什么?”
“不用紧张。”江智强的语气亲切,摆了摆手让阿明坐下,“这件事情呢,最严重也不会坐牢,最多就是道个歉、罚点款,但是,我们总是要做出点姿态,给上面和舆论一个交代……”
“江生!我明白,您需要我做什么……”阿明对于背锅并不排斥。
虽说那些决定明明是江智强暗示甚至默许的!他只是顺水推舟,而且也只是一个执行者,可谁叫他是老板的心腹呢。这么些年,江智强对他不错,他也明白这事不用坐牢,所以现在不如坦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