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这个影帝不务正业 > 第864章 拒绝和同意

第864章 拒绝和同意(1/2)

目录

至于张国榕,江智强与他的关系不如前两人那么深,但是也算是朋友,而且梅雁芳都找来了,以张国榕与梅雁芳的关系,找他也顺理成章。

江智强之所以找梅雁芳、张国榕和刘得桦三人,就是知道他们讲义气。

在为人处世上,“讲义气”、“重情义”的确是三人身上非常鲜明的标签。

这一点,江智强的确是会拿捏的,他也认为自己可以拿捏住三人。

没办法,这三个人是真的讲义气、重情义。

梅雁芳的义气,是外放、豪爽、有担当的,带着一种“江湖儿女”的侠义精神,在娱乐圈内外有口皆碑,被誉为“香江的女儿”。

梅雁芳的为人极其大方,朋友有经济困难,她常常二话不说就出手相助。例如,演员罗君左(在83版《神雕侠侣》中饰演鹿清笃)母亲去世时无钱安葬,梅雁芳二话不说塞给他一张空白支票让他自己填数额。截止到2003年,她累计捐出的慈善捐款总额高达数千万。

要知道那可是2003年以前啊,尤其是千禧年之前,那时候的港币还是挺值钱的。

她也是圈内着名的“大家姐”,非常照顾后辈。草蜢乐队、许自安、谭耀文等都得到过她的大力提携。她经常告诉后辈:“出去不要说是我梅雁芳的徒弟,不要借我的名头,要靠自己。”但私下却为他们争取机会。

香江娱乐圈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评价:“如果你想找人借钱又不想还,那就去找梅雁芳吧。” 这句话戏谑地体现了她出了名的豪爽和不在乎金钱的性格。大哥成也评价她:“她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演艺天才,也是侠女,豪爽、义气!”

张国榕的义气,是内敛、体贴、深入人心的。他追求的不仅是事上的帮助,更是心上的关照,是一种“君子之交”般的温暖与尊重。

对后辈的提携关爱,毫无保留。

他提携后辈在圈内是佳话。古天楽刚出道时曾被挖出有过案底,事业陷入危机,张国榕在采访时公开称赞他外形出色,有望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帮助古天楽度过了难关。

古炬基、张卫剑、赵闻卓等都曾得到他直接的推荐和帮助。

杨简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他就象征性的拿了点片酬,虽说后面杨简补了红包,可要是换个人,演不演都是一回事,更别说要拿很少的片酬了。

他记得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姓名,会关心他们的生活。

黄沾曾说:“张国榕性格纯良,待人接物体贴入微。”

吴雨森也这样说过:“他是个很善良的人,我以前在香江落魄的时候,他总是伸出援手帮我。”

至于刘得桦,他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奉为圭臬,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份义气制度化,系统地回馈行业。

他帮助过很多遇到困难的艺人。

张卫剑在1997年金融风暴后濒临破产,是刘得桦开出支票帮他渡过难关,并送给他一句话:“学到就要教人,赚到就要给人。”

在蓝洁英精神失常、生活困顿的晚年,刘得桦是少数几位主动给予她经济援助的艺人之一,这少数的几个人里面,除了刘得桦,还有梅雁芳和张国榕。

李客勤在事业低谷期开演唱会没钱布置现场,刘得桦得知后说:“你随便布置,账单给我就好。”

马大刚说:“刘得桦是个非常善良、体贴的人。”

王京也曾评价:“刘得桦是个非常念旧情的人。”

张卫剑多次在公开场合感谢刘得桦在他最困难时的帮助。

不过,这一次,江智强怕是要失望了。

梅雁芳率先开口,她的眉头微蹙,语气没有了往日的爽朗,反而带着一丝失望和责备:“bill,其实们接到你的电话就知道你找我什么事情。不是我不帮你,但这件事,确实是你做得不地道。阿简是我认的细佬,他的为人我很清楚,绝不是无事生非的人。你……你们去偷他公司电影的票房,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也是他的心血?《大圣归来》有多难得,你看不到吗?现在事情闹大了,才想起来找我说和?”她摇了摇头,语气斩钉截铁,“你是我的朋友,他是我的细佬,这次,我两不相帮。而且,我觉得阿简做得对,有些规矩,不立起来,以后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张国榕轻轻叹了口气,看着江智强摇了摇头,语气温和却立场坚定:“江老板,阿梅说得有道理。这次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不少。你们做的那些事终究是错的,坏了行业的根基。阿简那边占着理,而且态度那么坚决,我们现在去说情,不仅没用,反而可能让他难做。大家都是朋友,我觉得最好的方式,还是你这边积极面对,该认错认错,拿出真正的诚意来。或许等风波过去,还有转圜的余地。”他的态度很明确:情理上理解你的难处,但道义上不支持你的行为,不会出面说和。

要论关系的亲疏远近,那肯定是和杨简更亲近,而且要近的多得多。

刘得桦则显得更为理性务实,他沉吟片刻道:“江生,现在的局面很清楚,官方要整顿,民意一边倒,天眼影业又寸步不让。硬碰硬绝对不是办法。阿榕的建议是对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拿出态度,配合调查,尽快平息事端。至于说和……等事情过去了,我会尝试跟阿简说一说。现在这个风口浪尖上,谁去说情都没用的。阿简我虽然没有阿梅和阿榕接触的多,但看得出他是个极有原则和魄力的人。这件事,我们外人的作用可能不大,恐怕最终还是要靠你们双方,或者说靠安乐自己拿出足够的诚意来解决。”

梅雁芳和张国榕的态度出奇地一致:理解,但不支持;同情,但不介入。尤其是梅雁芳那句“偷票房时怎么没想到是我细佬的公司”,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江智强的心里,让他感到无比的羞愧和难堪。

关键是,梅雁芳其实算是江智强的恩人,她都这么说了,说明她是真的不会帮。

至于刘得桦承诺帮他,作用可能也不大。梅雁芳和张国榕是讲义气、重情义,但正因为这样,他们受到过杨简那么多、那么大的帮助,怎么可能会帮江智强?

江智强这时候恍然意识到,自己不仅错误估计了内地的环境和官方的态度,也错误估计了香江圈内好友对此事的看法。在这些真正热爱电影、珍惜行业羽毛的人看来,他用这种手段去对付一部像《大圣归来》这样的诚意之作,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过错。

江志强坐在包房里,看着面前三位好友复杂而略带疏离的眼神,感到一阵莫大的无奈和愤怒。

不过愤怒被他掩饰的很好。

他明白,这条路也彻底走不通了。没有人会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毫无保留地站在他这边。可能有人会支持他,可那些人没什么用,或许连跟杨简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送走了三人,江志强独自一人在包厢走了很久。

初时的慌乱、愤怒与屈辱过后,多年商海沉浮历练出的韧性与冷静逐渐回归。他深吸一口雪茄,缓缓吐出烟雾,眼神变得深沉而锐利。

是的,局面很糟,堪称他职业生涯中前所未有的危机。官方态度强硬,舆论一边倒,对手寸步不让,昔日好友亦不愿帮他。

但,那又怎样?

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天眼影业声明中所言:双方彻底割席,天眼影业出品或参与投资的所有电影项目,将不会在安乐影业及其关联公司旗下任何影院上映;天眼嘉禾院线旗下所有影院,将全面拒绝上映安乐影业出品或参与投资的任何电影项目。

天眼影业的电影不上安乐的院线?安乐的电影进不了天眼嘉禾的影院?

想到此,江智强嘴角甚至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是大损失,也会伤筋动骨,但谈不上灭顶之灾。

第一,市场足够大。华夏电影市场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小池塘,而是浩瀚海洋。全年数百亿的票房大盘,一家天眼影业,哪怕它再强势,每年能产出多少部电影?十部?十五部?就算部部爆款,其总票房占大盘的比例也是有限的。安乐旗下院线失去这些片源,固然可惜,但远未到无法运营的地步。还有无数其他影视公司的作品可以填充排片,还有好莱坞大片可以倚重。同样,安乐投资的电影,无法进入天眼嘉禾院线,确实会损失一部分优质终端,哪怕天眼嘉禾是第一大院线,但全国还有成千上万家其他影院,生存空间依然巨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