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司马懿的风评(1/2)
后世之人对司马懿的风评极差,其实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原因。
洛水之誓和当街弑君。
当年光武帝刘秀为招降洛阳守将朱鲔,曾指洛水为誓,赦免其杀兄之仇,保其性命和官爵,后来朱鲔投降,刘禅信守诺言,朱鲔得以善终。
自此,洛水便有了鉴证信用的伟力。
可司马懿呢?
发动高平陵之变的他,为诱使曹爽投降,效仿光武帝指洛水发誓,称曹爽只要放弃手中兵权,便可保留其官爵和性命,可结果呢?
投降之后的曹爽,被司马懿诛杀,并诛灭三族!
于是便有了“倾洛河之水,也洗不尽司马家族身上的篡位骂名”一说。
其实,你造反便造反了,没关系,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谁牛逼谁称帝,这无可厚非,可你当街弑君是怎么回事?
就连董卓、曹操等辈都知道圈养帝王,挟天子以令诸侯,你司马氏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创当街弑君的先河?
你不背篡逆骂名谁背?
好,就算这些都情有可原,你司马氏一统天下后,应当好好治理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不再让天下黎民饱受战乱之苦,做一代贤明之君也是可以的。
至少能让风评扭转一些。
可你最终搞了个八王之乱是什么鬼?
汉人内斗元气大伤,直接引发五胡乱华,让异族之人马踏中原,汉人衣冠南渡,大肆被屠戮殆尽,这就不能忍了!
纵观整个封建王朝,晋朝几乎是风评最差的朝代之一,忠孝礼义仁几乎全都没有。
你看李密写得《陈情表》,中间那段“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讽不讽刺?
幸亏李密这篇文章写得早,不然到后面的八王之乱,连孝都没了......
可不管怎样,司马懿的确是非常之人,他的权谋和修为,堪称当世顶尖。
当你身处低谷时,不妨听听司马懿的人生格言。
“你等年纪轻轻,一遇挫折便松散懈怠,日后怎成大器?”
“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也!”
“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是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
第二天一大早,诸葛亮擂鼓聚将,这一次他将营中所有的将军尽数召集。
他与司马懿的棋盘博弈,才刚刚开始。
如今诸葛亮手中握有四五万兵马,可谓兵精粮足,不仅有火枪营、霹雳营这种火器部队,还有陌刀营这种霸气凛然的精锐。
这是他来到长安以来,兵力配比最多的一次。
用李云龙的话说,八辈子都没打过这样的富裕仗。
就因为是富裕仗,诸葛亮用兵才更加谨慎,毕竟这点家底攒起来实属不易,他必须对每一名将士的生命负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