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炮团建设计划(1/2)
这些钢铁巨兽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用它们的怒吼撕碎日军的防线,为365师铺就通往胜利的道路。而太原城头的炮火,终将在这些重炮的掩护下,迎来属于八路军的黎明。
回到指挥部时,作战参谋正在整理太原的城防图。陈振华指着图上的日军核心阵地,在上面画了一个圈:
“这里是日军的师团部,周围有三层碉堡群,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普通山炮打不动。到时候,就让105毫米榴弹炮给他们‘开个门’。”
参谋看着那个圈,又看了看陈振华,眼里满是敬畏:“旅长,有这些重炮在,拿下太原肯定没问题!”
陈振华没说话,只是拿起一支红铅笔,在图上标注出105毫米榴弹炮的射程范围。红铅笔划过的地方,正好覆盖了整个太原外围的日军防线,像一张无形的网,将胜利牢牢攥在手中。
黎城县外的山谷里,最近总是回荡着沉闷的轰鸣。若非四周岗哨密布,铁丝网缠满了伪装的树枝,恐怕早就引得十里八乡的百姓前来探个究竟——这里藏着陈振华的“撒手锏”,是整个365师火力体系的核心。
炮兵团重组的命令下达那天,李有才、朱瑞、赵长城三个炮兵团长在陈振华的平定县临时指挥部里憋红了脸。
陈振华铺开的编制图上,密密麻麻的番号看得人眼花缭乱:除了原有的一个九二式步兵炮团、一个四一式山炮团,赫然多出了一个博福斯火炮团、2个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营、一个德式155毫米重型榴弹炮营。
朱瑞捏着铅笔的手微微发颤,他从德国留学回来时,做梦都没想过能亲手执掌一个155毫米榴弹炮团,哪怕这个团只有6门炮。
“别光顾着乐。”陈振华敲了敲桌子,指腹点在“155毫米榴弹炮团”的番号上,
“这6门155毫米的榴弹炮和12门九一式榴弹炮,现在归你,155毫米的德式榴弹炮,是咱们从淞沪战场一路护到晋省的家底,每一发炮弹都金贵得能换三亩地。“
“那12门九一式山炮,是之前缴获的,但是由于炮弹缺乏,所以并没有让大家使用,现在用这些火炮,组建一个重型火炮团,一个营的155毫米火炮营,2个营的九一式榴弹炮营,你朱睿全权负责。“
“朱团长,你这个团的任务不是冲锋,是‘点穴’——专打鬼子的师团部、弹药库、重炮阵地,打一发就得有一发的效果。”
“鬼子在卧虎山、牛驼寨修了二十多个钢筋混凝土碉堡,四一式山炮啃不动,九二式步兵炮打不穿,就得靠你的105毫米榴弹炮。给你半个月时间,把炮手练到闭着眼能装弹,炮弹要像长了眼睛似的,专炸碉堡的射击孔。” 陈振华指着地图上的太原外围防线。
朱瑞啪地立正,军靴磕在地上发出脆响:“请陈副司令放心!我保证,重炮团的建设,不需要半个月,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就将九一式榴弹炮的两个营全部建设完毕,一个月的时间内,155毫米火炮营也建设完成,如果上述目标完不成,我提头来见!”
他留学时专攻重型火炮,对德式155毫米榴弹炮的性能了如指掌,光是为了测算弹道参数,就带着技术员在山谷里蹲了半个月,把风速、湿度对炮弹的影响摸得一清二楚。
“好,太好了,朱团长看来平时没有少下功夫啊,应该是做了大量的预备炮兵储备吧?”陈振华打趣道。
“哈哈哈,不好意思,被陈副司令你看出来了,自从上次在徐州会战结束后,咱们拿到了那6门SFh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后,我就开始培养起专门的操作炮兵了,现在你陈副司令即便再给我搞来12门SFh150毫米重型榴弹炮,我也能够立刻拉起专门的炮兵队伍!”
“好,很好,太好了,朱团长,你不愧是我们八路军的炮神,就这样,我还是那句话,火炮搞不来是我的责任,但是炮兵培养的速度跟不上来,我拿你们三个问罪。”
随后陈振华转向赵长城,他是九二式炮团的团长,手里握着108门九二式步兵炮,是三个炮团里兵力和火炮最充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