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第一团队交接返回(2/2)
原来,在废矿的深处,蕴藏着一种稀有矿物质,这种矿物质,不仅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神奇的促进作用,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林真逸兴奋地对团队成员说:
“这是我们的一个重大突破!这种矿物质可以开发成新型的农业肥料,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其作为特色产品进行销售,开拓新的市场。”
得知这个消息后,整个团队都沸腾了。
大家纷纷表示要更加努力工作,将这个新发现,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团队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新型肥料的研发和生产。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以这种稀有矿物质为主要成分的新型肥料。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新型肥料在农作物上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蔬菜的叶片更加翠绿,果实更加饱满;水果的口感更加甜美,色泽更加鲜艳。
农产品的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市场上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订单量大幅增加。
看到农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如此显着的成绩,林真逸决定对团队成员进行奖励。
他召集所有员工,在农场的广场上,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表彰大会。
林真逸站在台上,激动地说:
“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我们的农场,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为了感谢大家,公司决定给每个员工,奖励20万元!”
台下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员工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他们纷纷表示会继续努力工作,为农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玉峰走上台,接过奖金,感激地说:“林总,太感谢您了!这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激励。”
“我们一定会倍加珍惜这次机会,把农场建设得更好!”
在热闹非凡的表彰大会结束后,农场里洋溢着一片欢快与自豪的氛围。
第一团队的成员们深知,农场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还有许多工作,等待着他们去传承移交下去。
林真逸把赵毕强单独叫到了办公室,认真地说道,
“毕强,这段时间你的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
“接下来,我打算让你全面接手农场的管理工作,做代理农场主,你有信心吗?”
赵毕强挺了挺胸膛,坚定地回答:
“林总,感谢您的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负您和大家的期望!”
从那之后,赵毕强开启了忙碌的学习与准备工作。
他每天早早起床,先是跟着张玉峰,熟悉农场的各项日常事务流程,从农作物的种植安排,到农场设备的维护检查,事无巨细。
“玉峰,这灌溉设备每天开启和关闭的时间,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赵毕强拿着笔记本,一边记录一边问道。
张玉峰耐心地解答:“这时间,得根据天气和农作物的生长阶段来调整。”
“像现在这个季节,早上六点开启,九点关闭,下午四点再开启,六点关闭。”
“这样既能保证农作物,有足够的水分,又不会造成浪费。”
同时,赵毕强也积极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工作中的难点和需求。
在与刘银生探讨市场销售情况时,刘银生皱着眉头说:
“毕强,虽然现在订单量有所增加,但我们的配送效率,还有待提高,不然很容易影响客户满意度。”
赵毕强思索片刻后回答:
“我们可以优化配送路线,再和本地的物流企业谈一谈,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和更高效的服务。”
“你整理一下目前的配送数据,我们一起研究研究。”
随着农场业务的不断拓展,招聘新员工也提上了日程。
人力资源部门,在当地的招聘网站、高校以及农业相关的论坛上,发布了招聘信息,吸引了大量求职者。
在面试现场,赵毕强亲自参与,他认真地询问每一位求职者:
“对于农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你有什么看法?”
一位年轻的农业毕业生回答道:“我认为可以进一步,发展有机农业,打造高端农产品品牌。”
“同时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销售和农业旅游项目。”
赵毕强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
“你的想法很不错,我们确实有这方面的打算,希望你能加入我们,一起为农场的发展出谋划策。”
新员工入职后,第一团队的成员们。主动承担起培训的任务。
王选坚负责培训新入职的技术人员,他带着大家来到智能温室,详细讲解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要点:
“这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很先进,但也需要我们细心操作和定期维护。”
“比如这个传感器,要定期检查是否有灰尘遮挡,不然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新员工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做着笔记,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李梅则给新加入的市场调研人员,分享自己收集生态改造案例的经验:
“在收集资料的时候,一定要多渠道获取信息,不仅要关注国内的案例,国外的成功经验,也很值得借鉴。”
“而且,要学会分析案例中的关键因素,看看哪些是可以应用到我们农场的。”
随着新员工逐渐熟悉工作,农场的工作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但赵毕强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他每天都会到农场的各个区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一天,他在种植区,发现有几株农作物出现了病虫害的迹象,立刻叫来负责植保的工作人员:
“你看这些农作物,好像生病了,我们得赶紧采取措施,不能让病虫害扩散。”
“你觉得用哪种防治方法比较合适?”
植保人员俯下身,细细查看了那几株出现异常的农作物,随后直起腰,有条不紊地说道:
“咱们农场秉持不杀生的理念,所以处理病虫害,得另辟蹊径。”
“咱们可以,这样防治病虫害。”
“安装防虫网,防止害虫靠近农作物。”
“使用超声波驱虫设备,发出特定频率声波,干扰害虫的神经系统和生理功能,让它们主动远离。”
“再定期释放害虫的性信息素,打乱其交配节奏,降低繁殖率。”
“通过这些方式控制害虫数量,全程都不会伤害害虫性命。”
赵毕强认真听完,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行,就按你说的办。”
“后续要密切留意防治效果,一旦有任何新情况,不管是效果不达预期,还是出现其他异常,都要及时向我汇报。”
“咱们务必保证这批农作物健康生长,这可关系到农场这季度的收成。”
在新型肥料的推广方面,团队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虽然肥料的效果显着,但部分农户对新产品,还是持观望态度。
林真逸召集大家,开会讨论解决方案,刘银生说:
“我觉得我们可以邀请一些有影响力的农户,到农场实地参观,让他们亲眼看到新型肥料的效果,再给他们提供一些试用装,这样或许能打消他们的顾虑。”
赵毕强补充道:
“我们还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到农户的田地里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正确使用肥料,同时收集他们的反馈,进一步优化产品。”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随后便紧锣密鼓地,展开行动。
经过一番努力,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认可并使用新型肥料,农场的声誉也在当地农业圈越来越高。
赵毕强在代理农场主的岗位上,也逐渐得心应手,他带领着团队不断探索创新,为农场的多元化发展积极谋划。
他与林真逸商量:“林总,我们可以利用农场的自然风光和农业资源,开发一些农业体验项目。”
“比如亲子采摘、农耕体验等,这样既能增加农场的收入来源,又能提高品牌知名度。”
林真逸听后眼前一亮:“这个想法不错,你先做个详细的规划,我们再组织大家讨论讨论。”
在赵毕强和第一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以及新员工的积极融入与协作中,农场正朝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大步迈进。
在完成了一系列的交接工作后,林真逸决定送第一团队的成员返回中国。
他为大家安排了舒适的航班,并亲自到机场送行。
在机场,林真逸和每一位团队成员握手道别,他深情地说:
“大家这次在澳大利亚的表现,非常出色,为公司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希望大家回国后,好好休息,调整好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会永远记住这次难忘的经历,回国后会继续努力工作,不辜负林真逸的期望。
看着团队成员们登上飞机,林真逸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和自豪。
他知道,这次澳大利亚之行,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让团队成员们得到了成长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