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赴京城正逢国公事 东山镇赶巧遇神医(2/2)
还有,卢大人孙大人,你们在招兵的时候,一定要与通过考核的每一名士兵签好协议。
协议上必须要写清楚,每个月的军饷是多少,粮食补贴是多少!
我的人会根据这份协议上的金额,足额发放到每一个士兵的手里,或者经过士兵的同意,直接发放到他们家属的手里。”
卢象升和孙传庭对视一眼,齐齐拱手道:“大人考虑周全,我等明白。定会严格按照大人所说执行。”黄得功、周遇吉和阎应元也纷纷表态,会遵守规定。
程风一脸严肃地接着说道:“天雄军可是要成为我大明的一把利刃啊!所以,纪律方面绝对不能有丝毫松懈。”他的声音铿锵有力,让人不禁为之振奋。
稍作停顿后,程风继续说道:“你们回去之后,要立刻行动起来。首先,要尽快着手修缮八里庄,让那里成为我们天雄军的坚实据点。
其次,招兵工作也刻不容缓,要广纳贤才,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我们的队伍。”
卢象升道:“大人放心,我等定会全力以赴。只是招兵一事,不知大人可有什么要求?”
程风想了想道:“要招那些身强体壮、有血性、愿为大明效力之人。不论出身,只要符合条件皆可。
另外,最好能招到一些识文断字的人进入军队当文化教官,这一条非常的重要,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必须是有文化的。
有位伟人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我不希望天雄军是愚蠢的,无知的,不知道为谁而战的乌合之众。”
孙传庭点头称是:“大人所言极是,我等记住了?一定会在这方面努力的,只要能招到好的兵。教授他们识字这一块问题不大,我们可以找人的。”
程风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好,明日我便安排人送银子过去。你们有什么问题,可随时来找我。”
众人再次行礼,随后便告辞离去。
程风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是五味杂陈,心中期待着天雄军能早日建成,成为朱由检手里的一把刀。
程风心里其实也明白,无论自己如何做,都有可能是无用功。
自己毕竟不是皇帝,想通过正常的手段改变天下格局基本是不可能成功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从上到下的改革除了商鞅的改革是成功的。除了这独一例,历史上所有的改革都没有成功过。
相比起改革的难度,反而是从下到上的革命,成功率还要高一些。
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程风心里依然还是希望能够把大明从垂死边缘救回来,如果能够成功,哪怕是走君主立宪的路,也不是不可以。
但大少也知道,这只是自己的一种心理安慰而已,想救回大明基本是不可能的。
程风很想把天雄军这把大明最后的刀磨得锃光瓦亮,虽然他也清楚,到了最后,这把刀可能会砍到自己的身上。
但是,那又如何?自己确实努力过,实在救不了,那也是没有办法。那时再推翻,自己心安理得。
当然,如果这大明实在救不了,局势逼着自己走到最后一步,这支队伍就是自己亲自培养起来的,最有可能成为自己死敌的军队。
程风让人去星光璀璨楼叫来大掌柜刘有财,把一份早就写好的天雄军后勤补给发放执行细则给了他。
“刘掌柜,明日就准备好五万两现银,五百石粮食送到八里庄天雄军的营地去。
你要亲自在那里负责监督,保障饷银发放到一个士兵的手里,绝对不允许别人代领。
具体的做法,你就按照这份后勤补给发放执行细则里的要求,严格去执行,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化,包括卢象升和孙传庭。”
刘有财接过少爷手里的执行细则看了一遍,心中暗暗吃惊。
这细则里对军队的后勤补给要求是非常的细致,各种条条款款写的是明明白白,只要按照这个执行细则去做,都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
“少爷放心,这上面已经写的够清楚了,再做不好那就是小的无能了。”
程风点点头,说道:“还有,你就以为天雄军运送后勤辎重,需要大量人手为由,组建一支后勤辎重大队,负责对天雄军的后勤运行任务,人数就安排在两千到三千左右。
年龄全部都要在二十五岁以下,这些队员的家属没有地方安排的,我们统一安排。
但是,这些新招的队员,不要安排他们任何的职务,辎重队所有的领导层全部由我们台北那边调人过来担任。”
刘有财听后,连忙应道:“少爷考虑周全,小的这就去办。只是这两千到三千人的辎重队,招募起来怕有些难度。”
程风思索片刻道:“你对外宣称,加入辎重队,不仅有稳定饷银,家属还能得到妥善安置。
凡是加入我们辎重队的,不单自己生活有保障,而且自己的家人生活也会有保障。”
刘有财眼睛一亮,拱手道:“小的明白了,少爷只管放心,这事肯定能够做好,不会给少爷留下任何的麻烦。”
待刘有财离开后,程风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心中思绪万千。
有这个天雄军在前面挡着,自己在北京周边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搞出一支三千人的队伍出来,还不会引起任何的怀疑。
今后在天雄军的队伍里,这支辎重队伍的战力,才是天雄军天花板的存在。
天雄军的事情算是安排妥当了,可那袁崇焕的刑期不知道何时才会到来。
程风也不打算在这里等了,只交代了刘有财,只要有袁崇焕处理的结果出来,马上用最快的消息通知自己,自己到时候在北上就是了。
八月二十五日,程风在清心小筑过自己的十一岁生日,同时也是妹妹程思雨的七岁生日。
这一天,北京城里认识程风的纨绔们都来了,也有一些朝廷的官员也听到了风声,也差下人送了贺礼。
崇祯帝也给程风送来了一幅亲自书画的千里江山图,和二十二幅给松江府富豪们的题字。
“千里江山图?”程风看着手里这幅山水画就很无语,你一个皇帝,送我千里江山图,啥意思?这是准备不要江山了?还是觉得本少爷别有用心,在暗示敲打本少?
程风正对着千里江山图犯嘀咕,张世泽凑了过来,一脸好奇道:“程老弟,陛下这礼物可真是贵重,你觉得陛下啥意思啊?”
程风白了他一眼:“我哪知道,说不定就是单纯的贺礼,并没有别的意思。”
话虽这么说,程风心里却不敢大意,开始仔细琢磨崇祯帝此举背后的深意。
这时,在外面充当门童的艾能奇来报,定国公徐允祯也前来贺寿。程风敢怠慢,亲自带京城一众纨绔们来到大门口迎接。
徐允祯刚接任定国公,虽一脸疲惫,但精气神十足,见程风到大门相迎,快步走到程风面前,拱手道:“程老弟,恭喜生辰。”
程风回礼,“国公爷,你刚接任国公府,事务繁忙,还劳你前来,实在过意不去。”
徐允祯微笑道:“好兄弟生辰,我自然不能错过。”
说着,他从身后取出一份礼盒,“这是一点薄礼,不成敬意,你别嫌弃,我知道你年纪小,用不上这个,但可以送给叔父补补身体。”
程风接过礼盒,打开一看,竟是一支胡萝卜大小的人参,近年来程风家收到的人参很多,但像这么大支的还是少见,就算不能称宝也和宝差不多了。
程风感激道:“多谢国公爷,这礼物实在太贵重了,国公爷的心意我记下了。”
众人正寒暄着,突然一名徐家护卫匆匆赶来,在徐允祯耳边低语几句。
徐允祯脸色微变,随即向程风告罪:“程兄,宫里突然有事召我入宫,实在抱歉,只能先行告辞了。”
程风忙道:“国公爷公务要紧,改日再聚便是。”
徐允祯离去后,张世泽凑过来小声说:“虚谷,你说会不会是朝堂又有什么大事了?老国公刚走,允祯这新国公怕是不好当啊。”
程风皱了皱眉,心中也有些担忧,但还是说道:“咱们这些人都是些混混街溜子,这国家大事咱们也不懂,就别瞎操心朝堂,咱们只管自己吃好喝好玩好就行了。”
张世泽闻言忍不住的哈哈一笑:“你都这么厉害了,你还敢说你啥都不懂,不操心国家大事,这话说出来,你信我们都不信。”
众人哈哈大笑,生日宴继续进行,众人喝酒谈笑,程风却有些心不在焉。
他想着崇祯帝送千里江山图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单纯的只是送了个贺礼,没别的意思,还是这幅画的背后暗藏着什么别的意思,是自己太笨,没想明白。
宴罢,宾客们陆续散去,程风望着热闹过后略显冷清的院子,手里拿着那幅千里江山图陷入了沉思。
八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城里过完了生日的程大少爷兄妹俩,带着一众护卫离开了北京城,一路快马加鞭到了天津,在天津登船火速南下回到南京。
九月初一,程风回到南京,正好得到陈子龙高中举人,程风自然是上门恭贺了一番。
初二日,大少接上师伯董其昌,老师袁可立和师母宋氏夫人,随行的还有陈子龙等一众江南才子,大家都是跟随程风去苏州观看书画大赛的。
本来从南京到苏州走陆路更快些。但大少要先到松江府去办公事,必须要先到松江府去。
于是大家在南京上了船,一路顺江而下,船行如飞,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到了松江府,虽然程大少爷很低调,但是隔不住有消息灵通之人。
两位尚书同时来到,确实把松江府的方岳贡给震惊到了,方岳贡无奈,只能带着松江府大小官员和富豪士绅出门十里相迎。
面对两位尚书,方岳贡脸上堆满了笑容,心中暗忖这程风面子可真大,竟然同时请了两位尚书随行。
“下官松江知府方岳贡见过巡察使大人,还有董大人、袁大人,不知几位大人前来松江府,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程风拱手道:“方大人不必多礼,我们此次出门,主要是带大家去苏州观看书画大赛,正好圣上赐下来的御笔已经到了,便绕到松江府来,把先前承诺的墨宝赐给大家。”
当初被敲诈的富豪们,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奢望过皇帝会真赐墨宝给他们,他们一直把程风的这句话当成敲诈他们的一个借口,并未当过真。
今日听说这个小魔鬼又来了,知府大人让大家出城十里迎接,大家心里还很不愿意,一路上心里都在骂骂咧咧。
没想到这小混蛋竟然说话还真算数,真的请下了皇帝的墨宝,富豪们顿时心花怒放,觉得花那几万两银子值了。
方岳贡也是眼睛一亮,“原来如此,圣上的御赐墨宝请到了,这可是我松江府的盛事啊。
各位大人一路舟车劳顿,不如就在松江府歇息几日,下官好同士绅们商议商议,安排一个仪式恭迎圣上的墨宝。”
程风不敢自己做主,便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老师和师伯。袁可立没有说话,又把目光投向了董其昌。
董其昌可是礼部尚书,这些规矩他懂得很,见袁可立看向自己,董其昌微微一笑,主动站了出来,负责安排这迎接圣上墨宝的仪式,正好是自己这个礼部尚书的工作。
于是松江湖的富豪们就欢天喜地的凑了一笔钱交给董其昌作为辛苦费,还请董尚书帮忙为松江府的富豪们安排安排。
董其昌那是一点都不带客气的,非常开心的笑纳了辛苦费,这才开始指导松江府的富豪们如何安排这迎接圣意的仪式,才是符合礼法的流程。
九月初五,松江府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迎圣上墨宝仪式,二十二幅字画被一字展开。
程风在高台上转述了崇祯皇帝的口谕,对松江府的富豪们忠君爱国的行为大肆的褒奖了一番,并去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多出一份力。
看完了圣上的口谕,又请了老师袁可立和师伯董其昌上台,把二十二幅字画一一送到了富豪们的手里。
就出了一点小钱,就得到了皇帝的墨宝,还是由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亲自交到手里,把富豪们激动的热泪盈眶,个个的都想回老家去看看,是不是自家的祖坟着火了。
他们的这种荣耀,把其他没有被敲过竹杠的富豪们看得眼热,恨不得回去就把自己家那个太听话的孙子揍一顿。
就这样,程大少爷在松江府敲诈了一百五十万两的银子,原本被这些富豪明里暗里的不知骂了多少遍。
可今日皇帝的墨宝一出,富豪们看他诚实守信的美德,又换来了富豪们的各种赞美之词,程风万万没想到,自己借题发挥发敲别人竹杠。结果还换了那么一片好名声。
得了钱又得了名的程风那是兴高采烈,开心得不行,一时之间竟也忘记了去思考皇帝送他的那幅千里江山图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含义?
九月初六,方岳贡以陪伴上级视察的名义,直接给自己开了一个旅游假,带着松江府的三大头目 一起陪着程大少爷和两位尚书大人,前往苏州太湖游玩。
程风带的人本来就多,这一下加上松江府的大小官员。松江前往苏州的官道突然之间就变得拥堵起来。
接近傍晚的时候,程风一行人才到达苏州,在苏州城外就遇见了苏州知府陈洪?,他正带着苏州府大大小小的官员和士绅名流在那城门外等待着。
看着同时来了这么多的大官,两位尚书,一位知府,还有那个年纪虽小,名声却响遍大江南北的神话人物,大明巡察使程风,程虚谷。
苏州知府陈洪谧简直是受宠若惊,用尽了浑身的力量,把这一群人像祖宗一样服侍的非常周到,生怕哪个地方一个照顾不周,给自己惹来天大的麻烦。
九月初七,吃饱喝足的程风,睡了一个满满的美觉,太阳都已经老高才起床,洗漱之后便带着一众才子们去桃花坞察看现场布置的怎样了。
走到东山镇,那镇上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大小小的客栈都已经爆满,镇上的人多的如同赶集一般。
程风到达东山镇之后,看见镇上这种人满为患的架势,如后世长假期间那景区的人山人海如出一辙。
看着这么多的人挤来挤去,程风都有些紧张起来,死死的握住妹妹程思雨的手,生怕有个什么闪失把人给弄丢了。
柳隐也担心二小姐出事,也是死死的握着程思雨的另一只手。
程思雨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一脸懵的看看左边的哥哥,又转头看看右边的柳姐姐。又动了动被哥哥姐姐紧紧控制住的双手,不明白这是啥意思。
一群文人士子在前面开路,与那川流不息的人群奋力抗争,总算是挤出了一条汗路,好不容易来到镇子中间,却听见一阵叮叮当当的摇铃声。
程思雨直接被那叮叮当当的声音所吸引,拼了命的要往那个方向挤,想要看一看是啥东西叮叮当当的这么好听。
程风和柳隐一个没注意,就被她带着从斜刺里撞进了人群,一头就撞到了一个正在摇铃的走方郎中的身上,把那郎中撞了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正好走在那郎中身后的一小哥反应快,伸手扶了那郎中一把,还喊了一声:“吴郎中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