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醉仙居纨绔聊国事 武英殿议事会双雄(2/2)
卢象升和孙传庭立刻领命。
卢象升问:“巡察使大人,下官想问,这皇家亲卫是只属于皇家,还是属于朝廷?”
程风说道:“皇家亲卫,独立成军,名义上只属于皇家,不受兵部和内阁管辖,和平之时,只听命于皇帝一人。”
只听命于皇帝一人?皇帝是想拥有一支自己的武装?孙传庭按捺不住问:“和平之时,只听命于皇帝一人,那遇着战事,听命于谁?”
程风笑笑:“如果发生的战争,在京城的周边,皇帝看得到的地方,听命于皇帝。
如果不在京城的周边,是在皇帝看不到的地方,那只听命于当时战场的实际情况。
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接受兵部和内阁的瞎指挥。”
程风这话说的,卢象升和孙传庭还没作出反应,崇祯帝先不乐意了。
当场质问:“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程卿的意思,这皇家亲卫离开了京城这地,朕就指挥不动了,那朕组建这皇家亲卫有何用处?”
程风笑呵呵的解释:“皇上误会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是说离开了京城这支部队就不听皇帝的了。
而是为了让皇家亲卫在战场上能根据瞬息万变的局势做出最恰当的决策,避免因远在京城的指令而贻误战机。
皇上你想想,如果这支皇家亲卫是在辽东战场上作战,两地相隔数千里,消息传递来回少说也要半个月,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别说半个月,半天都耽误不得。
如果要先把战场的情况传达到京城,等陛下得到消息再把指令传回去,那战场早就已经变化了数以万次计,等到陛下的指令到达,战争早就结束了。
圣上组建亲卫,是为了能有一支可随时调用、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在关键时刻保我大明江山稳固的,这样一支部队就不能受到兵部和内阁的约束。
圣上你也清楚大明现在的军队情况,凡是兵部和内阁管理的军队全都是些老弱病残,吃空饷的居多,基本上都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如果我们新建的这支队伍还是由内阁和兵部管理,不出一年就会和现在的三大营,五军营一样,上下都会变成吃空饷的乌合之众,白白浪费了银钱。”
崇祯帝听后,脸色缓和了些,微微点头道:“程卿言之有理,朕听明白了。此事就依你所言。”
孙传庭又问:“既然这支皇家亲卫队不受内阁和兵部管辖,那这支军队的军饷从何而来,由皇帝陛下的内帑出来吗?”
程风回道:“军饷自然是从内帑出,但不是从皇宫的内帑出,而是由旧港宣慰司每年上贡的岁币支持。
以前这岁币都是直接交到皇上手里,今后旧港的岁币不再进入皇宫,而是直接支付给你们。如此既不加重百姓负担,又能保证军饷充足。”
“下官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不把那岁币交给户部,再由户部划拨出来?走正规的流程不是更合法一些?为何要这样绕来绕去的?”
孙传庭没当过京官,不明白中间的道道,是觉得绕开内阁和兵部,由皇家直接支付军饷,是乎不太合法?
程风笑笑:“孙大人,你以前没在京城里当过官,你也没直接带过兵,你不了解中间的道道,要不当今先说说,圣上前年划拨给袁崇焕的五百五十万两军饷,实际到账是多少,想来圣上已经是知道了的。”
给袁崇焕的军饷?孙传庭和卢象升眼睛里都带着求知,用好奇的眼光看着崇祯。
一提起这事,崇祯帝脸色就不好看:“朕划拨出去的五百五十万两军饷,还没离开中央官衙,就只剩下三百万两,离开京城的时候,只剩下二百六十万两,到达辽东的时候只剩下二百万两。”
程风笑笑:“两位大人,知道为什么要绕过内阁和兵部了吗?除非你们俩想饿着肚子还带群饥兵,那这岁币就可以进户部,在等着户部把它划拨出来。
只是真要这么走的话,五十万两的军饷能到你们手里十万两,你们都得磕头谢谢他们的大恩了。”
卢象升问:“如果绕过内阁和兵部,那我们的后勤补给怎么办?由哪里来负责?”
程风笑道:“肯定是皇家负责,只是因为皇家不方便出面,所以由我家的商队承担。
你们这支军队的所有后勤任务,包括衣食住行,由我家的商队全权负责,我就是皇家的白手套,你们没有粮食,装备,军饷直接找我就行。
你们组建的这支军队,必须是全战斗人员的新式军队,除了做饭所需要的伙头兵外,不需要任何的后勤部队,也不需要辎重部队。
之后不管你们在哪里打仗,后勤都由我家全权负责,保证不会让你们任何一个人吃不上饭,穿不暖衣。
我这个提议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你们可能不理解,说的简单一点吧,就是责任各有划分。
你们只管打仗,不用为后勤的事操心,打不好仗是你们的事,责任是你们的。
我家负责后勤,吃不饱饭是我家的责任,由我家来承担后果。”
崇祯帝沉思片刻,觉得可行,点头认可。
卢象升接着问:“巡察使大人,这支亲卫队需要多少人?那亲卫驻地设在哪里合适?”
程风思索后道:“兵贵精而不贵多,老虎一只也称王,老鼠一窝也是喂猫的。
我的建议是组建一个军的编制,人数在八千到一万二千人左右,只要把这么一支军队训练出来,以一当十不是问题。
至于驻地嘛,可先在京城周边择一地势险要、交通便利之地。既能快速拱卫京城,又便于调遣至各地作战,至于什么位置合适还是由皇上定夺的好。”
孙传庭问:“那兵源从何而来?是重新招募新兵还是从各军营里挑选?”
这个问题程风早就胸有成竹:“在人员选拔上,我个人的意见是,不从军营里找,只从外面征召良家子,年龄在18~25岁,如果识文断字的可以放宽到30岁。老弱病残一概不要。
然后在通过严格的考核与审查,把没有不良嗜好的留下。至于训练的方法,卢大人与孙大人皆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可由他们负责具体的组建与训练事宜。
圣上只需把握大方向,适时给予支持与指导,假以时日,必能组建出一支威震天下的皇家亲卫。
至于武器装备方面, 我的建议是全火器队伍,至于使用的火铳,你们不用担心,我已经和旧港那边打了招呼的,从他们那里订购最新式的燧发火枪。
这种燧发火枪卢大人那里有一批,就是上一次旧港宣慰司进京朝贡的时候,他们的卫队自用的,走的时候被我不要脸的全扣下送给了卢大人。
他们那里还有一种钢材,打出来的刀具异常的锋利且坚韧,可以要求他们按照燕翎刀的款式打造一批。”
卢象升点点头:“那是支好铳,打得远又打得准,还不炸膛,只是这样的铳他们那里供应得上吗?”
程风笑道:“这一点你们放心,旧港宣慰司所面对的敌人一直都是西夷的红魔鬼,双方作战的方式都是全火器,无论是水师还是陆战都是。
所以在火器生产和火器使用上,他们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且他们还有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所有武器物资都明码标价,只要银钱给得够,质量上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众人听了程风的话,纷纷点头。
卢象升是大名府知府,他知道朝廷的财政情况,有些担忧道:“虽说如此,但这圣上的内帑是否支得下去,据臣所知,圣上的内帑也不宽裕。”
程风胸有成竹道:“圣上已经同意了,把旧港宣慰司每年的岁币全部拨给你们做军饷,每年五十万两,又没有什么人节留,足够你们一军花销的了。”
说到这里,程风朝崇祯拱手道:“圣上,草民还有一事,要向圣上请罪。”
崇祯点头:“因何事请罪?爱卿先说来听听,在决定是否有罪。”
程风一脸的严肃,拱手躬身道:“草民未经过圣上的同意,就擅自替圣上做主,提前预售了圣上的二十二幅亲笔题字,请圣上恕罪。”
“什么意思?朕没听懂。”崇祯不明白什么叫预收了自己的亲笔题字。
程风道:“草民在松江府拜访方知府的时候,正好遇见了松江府的一群富豪,他们听说陛下要建新的亲卫,便集体为陛下凑了五十万两的军饷,已报答陛下的恩德。
草民被他们忠心所感动,便擅自替陛下做主,答应给他们一家写一幅字,与示表彰。”
崇祯眼前一亮:“爱卿你说什么?朕的字卖了五十万两?”
崇祯原本还有些疑惑,此刻眼睛瞬间瞪大,声音都不自觉提高了几分:“当真?朕的字竟能卖如此高价!”
程风点头道:“陛下的字,那是何等珍贵,那些富豪能得陛下墨宝,自是无上荣耀。”
崇祯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又问道:“那朕这二十二幅字,他们何时要取?”
程风道:“草民与他们约定,待陛下书写好墨宝,再由草民送过去。”
崇祯抚须大笑:“好,好得很!等朕抽取一点时间,好好书写这二十二幅字。有了这五十万两,亲卫的建设又能加快了。”
卢象升等人也面露喜色,没想到还能这样凑钱,这虚谷公子的胆真是够大的,未经圣上的同意,就敢提前卖了圣上的墨宝。
崇祯帝正高兴自己的字竟然卖出了五十万两的天价,突然又想起来这事能不能复制?
“爱卿,朕的字在松江府卖了五十万,你说在其他地方能不能也卖出钱了?”
程风略一思索,拱手道:“陛下圣笔非凡,天下皆知。若在其他富庶之地,如苏州、杭州等地,以陛下建新亲卫之名售卖墨宝,想来那些富商巨贾为表忠心,定也会踊跃出资。
只是这事不能一次作完,否则这钱太多,肯定是落不到陛下的手里,定会被户部找借口要了去。
咱们要慢慢来,每年去一富庶之地,每次也不多,就筹款五十万两,这样细水长流,年年都有,金额又不算太大,不会引起朝臣的注意。”
崇祯听了,眼中满是期许,连连点头:“好,爱卿所言极是。以后朕便准了你去苏州、杭州等地,继续售卖朕的墨宝。”
程风又道:“陛下,有了这笔军饷和旧港宣慰司的岁币,皇家亲卫就能武装到牙齿,成为一支无敌劲旅,保我大明江山稳固。”
崇祯连连点头:“朕的江山,全靠几位爱卿了。”
卢象升,孙传庭躬身:“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护我大明安稳。”
崇祯欣慰道:“有你们相助,朕心甚安。只是这亲卫训练之地,也需好好考量。”
程风忙道:“陛下,旧港宣慰司有先进的训练方法与理念,不妨派人前去学习,再结合我大明实际情况训练亲卫。且旧港宣慰司与西夷作战多年,熟悉火器战法,对我军训练益处极大。”
崇祯眼睛一亮:“此计甚好。卢爱卿,孙爱卿选定好人手之后便可以安排可靠之人前往旧港宣慰司学习。”
卢象升孙传庭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会挑选合适之人前往。待他们学成归来,定能让亲卫战力大增。”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程风又道:“陛下,因为我们要学习旧港那边的军队,草民的建议,皇家亲卫采用旧港的军队模式组织新军。
旧港的军队模式很独特,他的军队组织结构是三角形的。
军队最高指挥系统由军事指挥官,作战参谋官,政治宣传官组成。三人组合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
其中军事指挥官只负责平时训练和战时的作战指挥,作战参谋官提供战略战术建议,而这政治宣传官则能鼓舞士气、凝聚人心。
在战斗中,士气可至关重要。我们能让政治宣传官宣扬战斗的意义,让士兵们明白为何而战。
新式军队的组织结构是三角形的,由军事指挥官,作战参谋官,政治宣传官组成,三人组合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能更好的管理一支新的军队。
军队指挥官、参谋官和政治宣传官在部队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职责。
其中,军队指挥官是部队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负责指挥所属军队,在军队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军队的平常训练,战争前做出战略决策,战争中负责指挥部队进行作战行动。
参谋官是各级部队军事指挥部门的首长,协助该部队的军事主官进行作战指挥。
参谋官的主要职责包括收集战场信息,分析战场形势,为军事主官出谋策划,并在军事主官同意之后负责具体实施。
参谋官还需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管理指挥部门,有时也可能管理后勤部门与装备部门。
政治宣传官是部队的政治主官,负责领导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说得在细一点,指挥官只责任练好兵,打好仗,在战争状态下,他是唯一的决策者和指挥者,任何人都不能干涉他的指挥。
但在非战争状态下,他不负责部队士兵的日常生活。指挥官只管打仗,他不管士兵有没有饭吃,吃不吃得饱饭。
参谋官有战术建议权和在非战争状态时的调兵权,但在战争状态时没有指挥权和决策权,哪怕这个兵是他调过来的,只要进入战争状态,参谋官就没有自卫权。
政治宣传官没有指挥权也没有决策权,但他要负责整个部队的衣食住行。
让士兵吃饱饭穿好衣,有个好的心情,为士兵排忧解难,开导士兵的不良情绪。
教导士兵为谁而战,因何而战,保障部队的士气,是他的责任。
如果士兵土气低落,有厌战,思乡等等情绪,那就是政治宣传官的失职。”
崇祯帝越听越满意,最后拍板道:“就按程卿的办法来办,组建全新的新军,这个军就叫天雄军。
指挥官由卢象升担任,正三品、参谋官由孙传庭担任,正三品,你二人务必尽心尽力,早日将皇家亲卫组建起来。至于那个政治宣传官,等朕想好了人选再说。”
两人躬身行礼:“臣等领命。”
好吧,军队的名称定下来了,高层官员也定下来了,
程风接着说道:“陛下,现在军队的名称有了,高层官员也定下来了。
崇祯帝点头道:“爱卿心中可有人选?”
程风又道:“有,据草民了解,京城三大营里有一个叫周遇吉的将军,此人对陛下忠心耿耿且作战勇猛,悍不畏死,是个很好的中层军官人选。
还有,陛下的御林军中有一个叫黄得功的,也是忠心耿耿作战凶猛可以为将。
另外在通州城有一个叫阎应元小老百姓,现在正奉闲在家,此人是天生的帅才,可以为将,甚至可为政治宣传官。
另外关宁军中有一个叫曹变蛟的小将,他是关宁军大将曹文诏的侄子,作战勇猛,忠心耿耿,此人可为先锋将领。”
崇祯帝赞许道:“程卿提议的人员,想来都是骁勇善战之辈。那就把他们都调过来。卢象升、孙传庭,你们照此办理。”
卢象升和孙传庭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崇祯帝看着众人,满怀期待地说:“朕期待着天雄军早日建成,成为我大明的利刃,守护江山社稷。”
两人皆跪地高呼:“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望!”
一场关于天雄军组建的重要商议,就此落下帷幕,而天雄军的未来,也充满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