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开局人族共主,怒怼太清废人教 > 第563章 愈发强烈

第563章 愈发强烈(1/2)

目录

三人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下行,暮色像一层厚重的墨汁,顺着山脊缓缓流淌,将青灰色的岩石染成深褐。远处的村落灯火渐次稠密,如同散落的星子坠入人间,隐约能听见犬吠与晚归人的低语,在山谷间悠悠回荡。苏清月将残破的古籍小心翼翼地收回包裹,指尖划过皮质封面的裂纹,心中那份想要守护这份文化瑰宝的念头愈发强烈。

李慕然走在最前,手持一柄竹杖探路,山路因暮色变得湿滑,每一步都需格外谨慎。“临安确实是绝佳之地,” 他边走边说,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我曾游学至此,那里的藏书楼规模宏大,文人雅士云集,若能得到当地官府的支持,研究中心的建立定会事半功倍。”

苏清月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却又很快黯淡下来:“官府行事向来谨慎,古籍研究耗时费力,短期内难见成效,他们未必愿意投入资源。况且我只是一介布衣,人微言轻,想要说服他们谈何容易。”

赵峰紧跟在两人身后,手中的药篓随着脚步轻轻晃动,里面是今日采集的几味珍稀草药,打算带回给女儿煎服。“此事不必急于求成,” 他沉稳的声音传来,“凡事都需循序渐进,我们可以先筹措资金,搭建一个简易的研究场所,待做出些许成果后,再去寻求官府的支持,那时便更有说服力了。”

说话间,三人已经走下了山路,来到了山脚下的一个小镇。小镇不大,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已经关门,只有几家客栈还亮着灯火。三人一路奔波,早已疲惫不堪,便决定在此歇息一晚,明日再启程前往临安。

走进一家名为 “悦来客栈” 的小店,店主是一对中年夫妇,为人十分热情。得知三人的来意后,店主夫妇更是热心地为他们安排了房间,并准备了热腾腾的饭菜。饭桌上,苏清月再次拿出那本古籍,借着桌上的油灯,仔细翻阅起来。李慕然和赵峰也凑了过来,三人一边吃饭,一边讨论着古籍中的内容。

“你们看这里,” 苏清月指着书页上的一段文字说道,“这段记载的是上古时期的节气划分方法,与我们现在所用的历法有所不同,但却更加贴合自然规律。如果能将其研究透彻,对农业生产或许能有很大的帮助。”

李慕然凑近一看,只见书页上的文字古朴晦涩,旁边还配有一幅简单的星象图。“这星象图倒是奇特,” 他喃喃道,“我曾在一些天文着作中见过类似的记载,但都没有这般详细。看来这本古籍的价值,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

赵峰则对古籍中记载的医术内容更感兴趣:“你看这段,记载了一种治疗肺疾的古方,用料简单,却颇为精妙。我女儿的病一直缠绵难愈,或许可以借鉴此方,改良一下药方,说不定能有奇效。”

三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已是深夜。店主夫妇早已休息,客栈里一片寂静,只有油灯的火苗在轻轻跳动,映照着三人专注的脸庞。

次日清晨,三人早早便起身出发。一路上,他们沿途打听临安的情况,同时也在留意着可能的资金来源。赵峰果然联系上了几位江湖上相识的药材商,向他们说明了建立研究中心的想法。这些药材商大多常年与药材打交道,深知古籍中蕴含的医术价值,其中一位名叫沈万山的药材商,更是当场表示愿意出资五千两白银,支持研究中心的建立。

“赵兄,” 沈万山握着赵峰的手说道,“我做药材生意多年,见过太多因病致贫、家破人亡的惨状。如果古籍中的医术真能造福世人,我沈万山自然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

赵峰心中感激不已,连忙向沈万山道谢。苏清月和李慕然也十分高兴,有了这五千两白银,研究中心的建立便有了初步的资金基础。

几天后,三人终于抵达了临安。临安果然名不虚传,城内街道宽阔,商铺林立,文人墨客往来不绝,处处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苏清月望着眼前熟悉的家乡景象,心中百感交集。她离开临安已有数年,如今再次归来,心中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三人先在临安城找了一处临时的住处,随后便开始着手筹备研究中心的相关事宜。首先是选址,他们希望能找到一处环境清幽、交通便利的地方,既适合潜心研究,也方便他人往来。经过几天的寻访,他们终于在临安城西南角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宅院。这处宅院占地约三亩,院内有几间正房和厢房,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园,环境十分雅致。更重要的是,宅院距离临安城的藏书楼不远,方便查阅资料。

宅院的主人是一位年迈的老者,得知苏清月等人的来意后,老者十分赞赏他们的想法,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将宅院转让给他们。“年轻人,能有如此志向,难能可贵啊,” 老者感慨道,“这些古籍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确实应该好好保护和研究。我老了,无力再做这些事,希望你们能将这份薪火传承下去。”

苏清月等人连忙向老者道谢,随后便办理了宅院的转让手续。接下来便是筹措更多的资金,用于宅院的修缮和研究设备的购置。赵峰继续联系江湖上的朋友,李慕然则前往临安城的各大藏书楼和文人雅士聚集的场所,宣传建立研究中心的理念,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苏清月则留在宅院,开始整理带来的古籍。她将古籍分门别类,一一登记造册,同时也在仔细研读每一本古籍的内容,希望能尽快找到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在整理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本更为珍贵的古籍,里面记载了上古时期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的制作方法,以及利用这种仪器进行天文观测的详细记录。

“李慕然,赵峰,你们快来看!” 苏清月兴奋地喊道。李慕然和赵峰连忙赶了过来,当他们看到这本古籍的内容时,也都十分激动。“太好了!” 李慕然说道,“有了这种观测仪器的制作方法,我们就能重现上古时期的天文观测,这对研究上古天文历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赵峰也说道:“而且这种观测仪器的制作工艺,或许还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应用到其他领域。”

三人当即决定,将研究这种天文观测仪器作为首要的研究项目。为了尽快制作出这种仪器,他们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专业的工匠。李慕然再次前往临安城的富绅聚集地,向他们详细介绍了这个研究项目的价值。一位名叫柳长风的富绅,对天文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当他得知这个项目后,当即表示愿意出资一万两白银,支持仪器的制作。

“柳某一直对天文历法颇有研究,” 柳长风说道,“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深入探索。如今有你们这样志同道合的人,愿意为传承古籍文化付出努力,柳某自然愿意鼎力相助。”

有了柳长风的资助,三人便开始寻找专业的工匠。经过多方打听,他们找到了一位名叫陈铁匠的老工匠,陈铁匠技艺精湛,尤其擅长制作各种精密的仪器。当他看到古籍中记载的观测仪器图纸时,也十分感兴趣,表示愿意尝试制作。

接下来的几个月,三人便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观测仪器的制作中。苏清月负责古籍的研读和研究方向的制定,李慕然负责协调各方资源,赵峰则一边照顾女儿的病情,一边整理古籍中的医术内容,同时也在协助陈铁匠制作观测仪器。

在陈铁匠的努力下,观测仪器的制作进展顺利。期间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在三人的共同努力和各方的支持下,都一一克服了。苏清月的女儿赵灵儿的病情,在赵峰的精心治疗下,也逐渐好转。

与此同时,研究中心的名声也在临安城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和专业人才,被研究中心的理念所吸引,纷纷表示愿意加入研究中心,为古籍的保护和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有几位天文爱好者,主动前来协助苏清月进行天文观测;还有几位医术高明的郎中,也加入了医术传承分支的研究。

半年后,研究中心的修缮工作全部完成,观测仪器也成功制作了出来。这一天,临安城阳光明媚,研究中心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成立仪式。沈万山、柳长风等出资者,以及临安城的一些文人雅士和官府代表,都前来参加了仪式。

仪式上,苏清月站在众人面前,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今日,古籍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了!这不仅仅是一个研究场所,更是传承祖先智慧的薪火之地。我们将致力于古籍的保护、整理和研究,让这些失传的知识重见天日,造福世人。”

众人纷纷鼓掌,对苏清月的话表示赞同。李慕然也走上前,说道:“研究中心的成立,离不开各位的支持和帮助。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深入研究古籍中的奥秘,希望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