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昏君萧宝卷被杀(2/2)
萧衍托萧宝融之命令,授陈伯之为江州刺史。陈虎牙为徐州刺史。汝南民胡文超,亦起兵遥应。
司州刺史王僧景,遣其子王贞孙请降。萧衍遂留骁骑将军郑绍叔守寻阳,与陈伯之引兵东下。临行语郑绍叔道:“卿是我萧何、寇恂呢!隐以汉高、光武自居,怎肯受制宝融。事若不捷,我应任咎,粮运不继,责专在卿。”
郑绍叔流涕应命,萧衍得无后顾忧,专向建康。
忽然由江陵驰到急使,报称巴西太守鲁休烈,巴东太守萧惠子璝,出兵峡口,东击江陵,将军刘孝庆败走,任漾之战死,江陵危急,请即遣还杨公则,顾救根本。
萧衍复答道:“公则已经东向,若令他折回江陵,就使兼程趋至,亦恐不及。休烈等系是乌合,不能久持,但教镇军少须持重,便足退敌。必欲急需兵力,两弟在雍,尽可调遣,较易入援,请镇军酌夺!”
来使还报萧颖胄,萧颖胄自遣军将蔡道恭,出屯上明,抵御巴军。
萧衍驱兵东进,直指江宁,萧宝卷以前次乱事,不久即平,此次亦视若寻常,仅备百日刍粮,且顾语茹法珍道:“待叛众来至白门,当与一决!”
嗣闻萧衍军队已经抵达近郊,于是聚兵议守,特赦二尚方二冶囚徒,充配军役,惟已经论死,不得再活,即牵至朱雀门外,斩决了案。
总督军士李居士,自新亭出屯江宁,西军先锋曹景宗,率兵至江宁城下,未曾列营,居士即出兵邀击,鼓噪而前,曹景宗麾军迎战,劲气直进,大破居士。
李居士遁还新亭,曹景宗乘胜进逼,王茂、邓元起、吕僧珍,依次继进。
新亭城主江道林,引兵出战,被各军左右夹攻,悉数擒归。于是曹景宗据皂桥,王茂据越城,邓元起据道士墩,陈伯之据篱门。李居士侦得僧珍兵少,复率锐卒万人,薄僧珍垒。
吕僧珍道:“我兵不多,未可逆战,须俟他入堑,并力向前,方可获胜。”俄而李居士兵皆越堑拔栅,僧珍分兵上城,矢石俱发,自率马、步三百人,绕出居士后面,城上人复下城出击,号炮一声,内外齐奋,杀得居士胆战心寒,拨马奔回,又丧失了许多甲械。
萧宝卷再遣征虏将军王珍国,及军将胡虎牙,率领精兵十余万,列阵朱雀航南。
宦官王宝孙,持着白虎幡督战,开航背水,自绝归路,示与西军拼命。两军初交,东军确是厉害,并力冲击,西军稍稍却退。王茂奋然下马,单刀直前,王茂外甥韦欣庆,手执铁缠矟,翼茂继进,曹景宗复麾兵直上,专向东军中坚,冒死突入,东军也抵死招架。
鼓声冬冬,杀气腾腾,几乎天昏地暗,寒日无光。适遇西风骤起,飞石扬沙,吕僧珍乘风纵火,焚扑东营,王珍国等不禁骇乱,纷纷退走。
王宝孙持幡大骂,斥辱诸将。直合将军席豪,发愤西向,突入西军阵内,西军已经得势,就使生龙活虎,也要食肉寝皮,何况是区区一个席豪,当下将豪围住,你刀我槊,把豪槊成几个窟窿,眼见是不能活了。豪系着名骁将,一经战殁,全军瓦解,赴淮溺死,数不胜计,积尸与航等。王宝孙亦弃幡逃回。
只有这般胆力,何必信口骂人!
萧衍军队追至宣阳门,都中恟惧,宁朔将军徐元瑜,举东府城出来投降。青、冀二州刺史恒和,奉召入援,见萧衍军队势力强盛,也率众士兵请降。光禄大夫张瓌,弃去石头城,奔还宫中。
李居士孤守新亭,也穷蹙乞降。萧衍入石头城,令诸军围攻六门。
萧宝卷命烧门内营署,驱兵民尽入宫城,闭门自守。外军筑起长围,把他困住,都人谓萧宝卷出游,随处障幔,叫作长围。便是预谶。
萧衍家弟侄,前时遭萧懿之难,逃匿各处,至此俱出赴军前,萧衍令他晓谕各戍,劝令从顺。于是京口屯将左僧庆,广陵屯将常僧景,瓜步屯将李叔献,破墩屯将申胄,相继奉书,愿归麾下。萧衍遣弟萧秀镇守京口,萧恢镇守破墩,各权授辅国将军,从弟萧景镇守广陵,萧权授宁朔将军。
嗣接中领军夏侯详密函,报称萧颖胄病殁,因恐怕巴东西两军,乘隙进逼,所以秘不发丧。萧衍作书答详,令亟向雍州征兵,自在军中,亦绝口不谈萧颖胄已经死的事。夏侯详遂向雍州征兵,留守萧伟,遣弟萧憺赴援。
巴东西军,闻建康已危,且有援军来攻,相率骇散。萧璝、鲁休烈,不得已投降萧宝融。江陵乃为萧颖胄发丧,追赠丞相,封巴东公,予谥献武。速死为幸,否则和帝废死,萧颖胄亦恐难幸免了。
自萧颖胄死后,众望尽属萧衍。萧衍已得萧宝融的诏敕,便宜从事,此时中外归心,更觉大权在握,可以任所欲为了。
萧宝卷为萧衍所困,城中军事,悉委托给王珍国,兖州刺史张稷入卫,受命为王珍国的副手,兵甲尚有七万人。萧宝卷与黄门刀敕,及后宫健妇,习斗华光殿,佯作败状,仆地僵卧,令宫人用板舁去,号为厌胜。又曾经跨马出入,用金银为铠胄,饰以孔翠,昼眠夜起,仍如平时。倒也亏他镇定。或闻外面鼓噪声,便自被大红袍,登景楼屋上,遥望外兵,流矢几及足胫,却也不甚畏惧,从容下楼,但派遣朱光尚祷告蒋侯神,求福禳灾。
茹法珍发兵出战,一再败还,乃请诸宝卷,乞发库银犒军,振作士心。
萧宝卷道:“贼来岂独取我么?何故向我求物!”愚鄙可笑。
后堂贮数百具大木,茹法珍等欲移那些木材作城防之用,萧宝卷却说留这些木材用来建造宫殿,不得妄移,并饬令工匠雕镂杂物,务求速成。岂已自知要死,速成玩物,以图一快耶?抑恃有蒋侯神默祷耶?众情无不怨怠,惟待早亡,但无人敢为首难。
梅虫儿又邀同茹法珍,入宫对齐主萧宝卷道:“大臣不忠,使长围不解,陛下宜诛罪伸威,方得军人效命!”
萧宝卷迟疑未决,那消息已传达军中。王珍国、张稷,当然忧惧,即秘密派遣亲吏出城,赍一明镜,献与萧衍,萧衍亦断金为报。各寓隐情。王珍国遂与张稷商定阴谋,令兖州参军冯翌、张齐,入宫弑杀萧宝卷,并约后合舍人钱强,御刀丰勇之为内应。
时已残冬,萧宝卷在含德殿中,与潘妃等人夜饮,仍然是笙歌杂奏,环佩成围。只此半夕了。钱强偷偷打开了云龙门,放入张齐、冯翌等人,自己则为前导,直接来到了含德殿,萧宝卷已经撤宴,潘妃等均返后宫。只齐主萧宝卷饶有醉意,暂时就在殿中休息寝榻。
萧宝卷突然听闻士兵进入,即趋出北户,欲还后宫,宫门已经关闭,宦官黄泰平用刀刺向萧宝卷的膝盖,他痛极仆地,外兵已经驰入,张齐执刀先驱,见萧宝卷仆地呼号,便手起刀落,将萧宝卷劈作两段。萧宝卷年才十九岁,在位仅三年。
王珍国与张稷,也引兵入殿,召尚书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令百僚署笺,并用黄紬包裹着萧宝卷的首级,遣博士范云等,送到石头城。
右卫将军王志叹道:“冠虽敝不能加足,奈何倒行逆施呢!”遂佯作痴呆,不肯署名。
范云等既来至石头城,萧衍顿时大喜。且因与范云有旧日交情,于是留参帷幄,使张弘策等先入清宫,封府库及图籍。
城中珍宝委积,由张弘策禁勒部曲,秋毫无犯。
杨公则率兵入东掖门,卫送公卿士民出城,俱使安归,毫不侵掠。惟拿下茹法珍、梅虫儿、王宝孙、王咺之等四十一人,及妖艳淫靡的潘贵妃,拘拿系在狱中,听候萧衍发落。
萧衍于是入屯阅武堂,用宣德太后令,追废涪陵王萧宝卷为东昏侯,褚后及太子诵为庶人。因而有诗叹道:
到底淫荒足杀身,为君在位仅三春。
孽妃受戮原同罪,但累妻孥作庶人!
欲知太后令中,如何措词,请读者续阅下章节。
萧宝卷即位三年,视百姓如草芥,对文武大臣也不知爱惜,动辄大开杀戒。他的表叔江祏、江汜多次对他好言劝谏,他怀恨在心。二江于是想废昏立明,图谋拥立萧宝卷的堂兄始安王萧遥光为帝,却被萧宝卷的舅舅刘暄告发,萧宝卷于是杀死二江。萧遥光害怕,举兵作乱,兵败被杀。萧宝卷孩童时和萧遥光同住,感情深厚,呼为“安兄”,事后曾登上旧宫土山眺望东府,怆然呼道:“安兄!”且呜咽,左右不忍视,这也是萧宝卷为数不多有记载的真情流露。
萧宝卷赏赐了平乱有功的萧坦之、徐孝嗣、刘暄等多人,但不久就杀害萧坦之。萧宝卷左右茹法珍、梅虫儿、直阁将军徐世标诬告刘暄谋反。萧宝卷起初认为自己的亲舅舅不会如此,但徐世标却说:“先皇齐明帝是齐武帝的堂弟,很受武帝的恩遇,尚且杀齐武帝的子孙,舅舅怎么可信?”于是萧宝卷也杀了刘暄。镇军司马曹虎家中多财,萧宝卷也杀了他,吞没了他的财物。徐孝嗣也想废昏立明,事泄,也被萧宝卷鸩杀。至此,齐明帝留下的二江、萧遥光、萧坦之、刘暄、徐孝嗣六位顾命大臣全都被杀。萧宝卷疯狂的乱砍滥杀,引起了大臣们的惊惧。为求自安,纷纷起兵造反。永元元年(公元499年)十一月,齐太尉陈显达在寻阳(今江西九江)起兵,进军采石(今安徽马鞍山长江东岸)。次年三月,平西将军崔慧景叛变,与萧宝卷的胞弟徐、兖二州刺史江夏王萧宝玄联合起兵围建康。陈显达、崔慧景虽先后兵败被杀,但在朝野上下却引起了震动。这年十一月,雍州刺史萧衍与吕僧珍等率领万人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一带)起兵。面对如此险峻的形势,萧宝卷却不知末日将临,仍沉溺于嬉戏玩乐之中。
茹法珍和萧宝卷的另一个亲信梅虫儿对萧宝卷进谗言说:“大臣们都不尽力,所以敌人的包围不能解除,应将他们都杀掉。”萧宝卷听信了他们的话,准备再一次地向大臣们举起屠刀。萧宝卷的一意孤行,终于促成了内外反对势力的联合,加速了自己政治权利的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