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章 生瓜蛋子要不要?(4k)(1/2)
“芳香族纤维?”潘工一听就有点懵了,主要是这东西别说量产了,在国内连这个方向都很少提。
芳香族纤维可能说起来有些陌生,但是它的另外一个指向具体材料的名字可能就熟悉一些了——芳纶。
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果连芳纶也陌生,那有个产品名大约肯定是听过的——凯夫拉。
这三者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几十年后,在国内自产的不会用凯夫拉这个名字,而是用的芳纶,因为凯夫拉是别家公司的商品名。
此时,芳纶纤维已经被提出来,但是还没有量产,原本的时间线里,芳纶是花旗的某著名化工工业公司于67年开始量产的,名字正是凯夫拉。
“对,我们按照化工业产品起名字的习惯,就叫它芳纶吧,这样讨论起来比较方便。”
芳,芳香族,纶,化工业对合成纤维短丝的统一称呼。
“好,这个名字好,不过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潘工一点儿不纠结名字,就好奇这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我分析过,芳纶纤维的强度很大,可以用于高强度织物面料的原材料使用,或者作为复合材料的骨架,具有非常广泛的前景。”
复合材料有很多种,高强度纤维加强的正是其中一种。
“啊,那我明白了。”潘工恍然,你这么说就清楚了。
不,你还没完全明白。
“据我研究估计,这种纤维制成的织物面料,甚至能防住这个……”
说完,高振东把黑星手枪给摸了出来晃了晃。
吓了潘工一大跳。
一言不合就拔枪啊这是,也不对,这也没有一言不合啊,说得开心着呢。
被吓了一大跳的原因,是这东西居然能防住手枪子弹?
这就有点不敢想象了,印象中哪儿有扛得住子弹的面料啊。
“多厚才能防住?”如果是一床大棉被那么厚,好像也不是不行,只是这样一来,没什么太大意义的样子,毕竟土坦克这东西我们抗战的时候就在用了,而且还得盖土浇水。
“嗯,比你现在身上穿的要厚不少,但是还能算得上是衣服。”别小看芳纶防弹衣,论重量也是按公斤算的。至于电影里的防弹西装……可能也行吧,毕竟没有人规定西装厚度。
“啥?真的?”这可就不得了了不得啊,一件布衣服这能防弹?
“嗯,理论分析,结果就是如此。”高振东面不改色心不跳,信口胡诌,一切都推给理论。
“太好了!高委员,要怎么弄?”潘工兴奋至极,直入主题。
这回他没有自己先研究研究的心思了,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过陌生,又不像碳纤维的最后一步工艺有前两步打底,要自己研究的话,那可就真歇菜了,得猴年马月啊。
牛顿说得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眼前搁这儿不就有位巨人嘛。
高委员,借肩膀一用!
不过这一次,高震东反倒要他先研究研究了。
“我选定的基础材料是聚酰胺,趁着这几天,你回去先熟悉一下聚酰胺的情况。”高振东道。
这个材料其实有些让人眼晕,因为这东西其实一点儿都不神秘,和刚才高振东掏出枪来举例子的高大上,反差有些大。
“聚酰胺?尼龙?”潘工差点惊掉下巴,这东西我可就熟悉了。
说凯夫拉、芳纶可能还带着点神秘,但是说到尼龙绳,所有人几乎都有话要说。
这东西烂大街啊!哪怕现在只是1965年,但尼龙这东西同样随处可见,也许路边一条随风飘扬的破绳子,就是尼龙。
尼龙就是聚酰胺做的。
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以它为原料的另外一个产品更熟悉一些——丝袜。
至于潘工就更熟悉了,哪怕以前不熟悉,在搞聚丙烯腈原丝的时候不可能不接触到。
所以潘工的惊讶一点都不奇怪:“高委员,尼龙能有这强度?”
“有啊,石墨和金刚石还都是碳晶体呢,哈哈哈。”
这年头钻石在国内还没炒起来,特别是对于技术口的同志来说,金刚石听起来要顺耳得多。
潘工点点头,高委员就是高,举个例子那是深入浅出形象无比,这个例子就很容易懂了。
“明白了,我回去好好的把聚酰胺的东西认真学习一遍。”虽然他对聚酰胺熟悉,但是他可不敢托大,要达到高委员说的那种高度,估计自己以前掌握那点儿东西不够用的,确切的说,他现在需要深入、仔细、系统的,把聚酰胺相关能找到的所有知识牢牢掌握。
自己还天天烧煤呢,但是要进碳研院就远远不够格,而眼前这位,是把碳给玩出花来的牛人。
——石墨烯的论文是公开的,作为有机材料相关的工作者,哪怕这和有机化学相去甚远,潘工同样对这件大事有所了解。
这么一类比,潘工自然觉得自己此前对聚酰胺的了解,远远不敢自称熟悉了。
而此时,他才想起来高振东在碳纤维的前两步,尤其是纺丝的扩散过程的教学中,对自己说过的话。
——要在扩散和纺丝方面多下工夫,他还有用。
合着他早就在为这一天做准备了,而自己则是什么时候入了坑都不知道。
高,实在是高!
“行,那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三天后……不,四天后,多给你一天吧,毕竟你的工作是全新的。”高振东很是善解人意。
潘工没有客气,这可不是客气的时候,能多一天准备,就能多吸收一分收获。
毕竟他也不可能马上就把碳纤维的工作彻底甩开。
应化部某研究院,总工办公室。
“什么?你还要人?生瓜蛋子要不要?”
看着眼前的潘工,总工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相当一部分生力军都被他的碳纤维抽走了,现在哪儿来的人?这剩下的都是大学刚毕业的人,你不嫌他们是生瓜蛋子我还嫌呢。
潘工一脸的笑容:“对,还要,最少三个人,要不然新工作没法开展。”
他估计芳纶这东西,相当一部分人员和碳纤维其实是重合的,特别是现在碳纤维的原丝纺丝已经解决,这部分相关的同志可以抽调出来。
估计高委员现在才安排这个任务,也是考虑到研发流水线正好走到这一步了,上一个工序的人已经能抽调得动了。
大牛就是大牛,连这都考虑得滴水不漏。
高振东:流水线嘛,我熟,CPU里虽然现在没用上,但是上辈子超标量流水线我老熟悉了。
但是调得动归调得动,一部分专属于芳纶纤维的生力军还是要准备上的,只是人可以贵精不贵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