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章 受点损失愿不愿?(4k)(1/2)
纵观整个测试报告,除了现在实在是没有条件检测的那部分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达到了高振东预期的要求,有的甚至还略有超出。
这让他很是满意,同志们可比自己厉害得多。
“很好啊,原丝的成果,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了,同志们这份本事,可比我要大多了。”
高振东这话说出来,潘工他们觉得怎么像是在骂人一样,不过只有高振东自己心里清楚,他还真没说假话,毕竟自己只能动嘴,同志们那可是要动手的。
在高振东心里,把自己拿出来这些东西实现,比自己说一说要难。
高振东只管负责抄书就好,负责落地的同志们要考虑的可就多了。
但他这话让同志们真不好接,潘工笑道:“主要还是您这里把路都给我们趟平了,顺着找好的路走,不能按时走到终点那就真是我们的问题了。”
高振东所做的一切,就跟开了导航似的,没有导航的时候要一路跌跌撞撞问来问去的走,甚至还有可能走错路,需要倒回来,更有甚者,可能走到错误的道路上就一去不复返,再也没有机会回头。
而有了导航就好办了,该转弯转弯,该直行直行,甚至还很贴心的提前告诉你,前方急弯,请减速,那里有加油站,注意别错过了。
正如他刚才所说,这都不能按时定点儿的赶到目的地,那真是自己这帮人的问题了。
高振东也没纠缠这个事情,他也知道,自己说多了恐怕要挨打,同志们实在是听不下去这话。
“这样,到了这一步啊,这碳纤维的100里,我们可以说是已经走了90里地了……”高振东对同志们道。
碳纤维其实并不难,毕竟整点化纤碳化就能称之为碳纤维,难的是做出质量合格的碳纤维,而碳纤维的质量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就是合格的原丝,至少在PAN及其相近路线上来说是如此。
所以高振东才这么说。
“当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有句老话说得好,行百里者半九十,也就是说啊,我们就算是走到90%了,也就只能算完成了一半。剩下这一半,我们还要接着完成!”
其实接下来的事情还不少,但是从重要性和难度上来说,已经没有非常大的拦路虎在挡着了,这就好像一件事情虽然需要花10个工时,但是最难的部分可能也就1个工时,其他的就算难,也是总能顺利攻克的。
“这下一步,我们这样……”高振东刚想往外掏资料,却被潘工给拦住了。
“高委员,我们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高振东笑了起来:“你都这么说了,那还有不当讲的?我这儿又不是一言堂。事情只有当做不当做,但是没有不当讲的,尤其是技术,更是如此。你说!”
作为搞技术的人,就没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当然最后经过研究分析不能做的那是真不能做,但是不存在不能说。
而高振东技术带头人,听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当然,听了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予采纳,这叫只听不取。日常的谦虚和必要的坚持,缺一不可。
虽然早就知道高振东人很和善,乐于听取意见,但是高振东的这个表态还是让潘工很高兴:“那我可就说了,高委员您别笑话我们。”
高振东一愣,笑话?我为什么要笑话你们?
“嗯,你说,大胆一点,不要有顾虑。”
“这碳化这一步的原理技术和相关工艺,我们想自己先研究一下,再来听取您的指导,这样我们收获更大,接受也能更快。”潘工觉得前面从原液到原丝,自己这边的同志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一路都被高振东给趟平了。
这样做事爽倒是很爽,唯一的问题是自己这帮人没有得到彻底的锻炼,知识是学了不少,但是总感觉好像缺了点过程似的。
实际上,在来之前,他们已经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思考,只是并没有很深入。
高振东闻言,真没有笑话他们,而是很认真的在思考这样做的可行性。
从学习、锻炼队伍的角度来说,这个建议非常好。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的话,又有些浪费时间。
高振东盘算了一下,对潘工道:“这样,给你们三天时间,不能再多了。怎么样?”
潘工闻言大喜:“三天够了!够了!”
只是从原理和试验初步设计角度来说,三天已经足够,毕竟原丝的结构、性能已经清楚,仅仅是找一条大致的道路,还是有可能找到的,至于细节当然不可能。
三天都还没找到,那也不用浪费时间,很可能三个月也找不到。
他们其实就是想试试自身的能力,想看看自己这帮人短时间之内找到的路子,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和高委员的标准答案对上号。
只要能有一部分对的上,对于他们的信心也是极大的提升,在日后的工作中有大用。
高振东也正是考虑到这些,才给了三天时间让他们自己思考。
“行,三天后,我还在这里等你们。”既然要给时间,高振东也就不抠搜了,专门把三天后的时间给留下。
这话说得潘工他们有些惭愧,高委员这可都是为了我们,才硬生生的把自己的步伐拖慢了三天。在他们看来,自己这些同志这个要求其实是有些任性的。
这可是三天啊,知道能做多少事情嘛?
如果高振东能听见他们心里的想法,恐怕会很汗颜,不至于,真不至于。
“太感谢您了高委员,放心,这三天时间,我们一定在后面的工作中加班加点给补回来!一定不耽误您的整体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