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求和(1/2)
咸阳宫内,满殿寂静。
谁也没想到,徐天接过大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废掉了一位九卿。
这,可是老皇帝当初亲自任命的九卿。
依照大秦的制度,三公九卿,乃是人臣至极,岂是说废就废的?
更何况,这还是徐天以太子的身份废除九卿!
“冤枉——”
覃江回过神来,整个人都已经吓得瘫软在地,止不住的挣扎道:“殿下!臣冤枉啊!还请殿下开恩,饶臣这次过错……”
面对覃江的哀嚎声。
徐天却是眉眼未动,扭头看向了赵高。
只是一个眼神。
赵高顿时会意,上前挥了挥手,负责看守殿门的羽林卫士们立刻冲入殿中,将覃江拖了下去!
“殿下如此妄为……”
“大秦,必将毁在你手里!”
覃江眼看自己求饶无望,被拖出咸阳宫的最后一刻,终是忍不住朝着徐天嘶吼道。
但徐天依旧没有任何表情。
待到覃江被拖出去,他再次低头,又看向刚才与覃江一同上奏的郑荣。
同样位于九卿之一的郑荣,这时冷汗已经止不住的流淌下来。
整个人几乎是哆嗦着道:
“殿下,适才是覃江误我,臣只是被他怂恿,还望殿下莫要错怪……”
“既然是被人所误,那就回到你该站的地方,还在
徐天语气冰冷,但这话一说完,郑荣犹如被大赦一般
,急忙起身,站回朝班之中。
而经历了这些事。
满殿群臣,早已是面面相觑,却没人敢再说什么。
毕竟,就连身为九卿之一的覃江,说被废就被废了。
他们这些人,还敢说什么?
与那些大臣们不同,闵世藩却是满心的焦急,抬眼看向面前的老父亲,有万千的话想说。
可闵修不开口,他这个做儿子的,又能如何?
就在这时,赵之宗却是倏然站了出来,朝着徐天拱手道:
“殿下,臣赵之宗,有事启奏!”
“直言便是。”
徐天颔首答道。
“是。”
“臣听闻北境又有匈奴犯边,而我大秦却是战乱四起,因而,臣以为……”
赵之宗说着,扭头看向群臣,而后才缓缓道:
“这些时日以来,都是因为北境匈奴不断扰边,数十万兵马都调集到了北境御敌,这才以至于内部空虚,让反贼们有了机会!”
“而今,臣以为当务之急,应是腾出边境守军,使其返回中原,镇压四方,平定天下动乱,还大秦一个太平安宁!”
“哦?”
徐天听完赵之宗这一番话。
当即微微皱眉,好奇问道:
“卫尉能说出这般言论,倒是让孤有些惊讶,却是不知卫尉可有详细计划?”
“有!”
赵之宗暗暗咬牙,当即道:“臣以为,匈奴人之所以能不断扰边作乱,主要是他们的骑兵极为
威猛!”
“不但是作战能力很强,更主要是行动来去如风,防不胜防……”
“而我大秦锐士不善于骑战,仅靠驻守难以御敌,最终渐渐演变成固守待援,再难主动出击,如此一来,匈奴自然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这话,其实不需要赵之宗说的这么仔细,徐天心里也清楚。
毕竟古代战争史上,游牧民族的打法就是这样,与中原王朝的步兵主力相比,游牧民族的骑兵的确是占尽优势。
再加上北境的地理环境本就适合游牧民族们的生存,水草肥沃,牛羊丰盈……
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成长起来的匈奴人,的确是不好对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