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缘,永无止境 > 那时候应该

那时候应该(2/2)

目录

说着,他解下腰间的玉佩,递给苏绾。苏绾接过玉佩,玉佩上还残留着沈知言的体温。她紧紧握住玉佩,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沈公子,我等你回来。”

沈知言看着她流泪的模样,心中一阵刺痛。他想要抱抱她,却又不能,只能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泪水:“别哭,苏姑娘。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说完,他转身快步离开了布庄。苏绾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街头,手中紧紧握着那枚玉佩,泪水无声地滑落。她知道,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但她会一直等下去,等沈知言回来娶她。

沈知言离开后,苏绾每天都会拿着那枚玉佩,站在汴河岸边的柳树下,望着沈知言离开的方向。杨花依旧在风中飞舞,却再也没有那个青衫少年陪在她身边,与她一起赏景、聊天、作诗。

日子一天天过去,科举考试结束了,金榜题名的名单贴在了城门口,却没有沈知言的名字。苏绾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但她依旧没有放弃,她坚信沈知言一定会回来找她。

然而,半年过去了,沈知言依旧没有回来。苏绾的父亲开始担心起来,他劝苏绾:“绾儿,沈公子或许不会回来了。你也老大不小了,该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考虑了。前几日,王尚书家的公子来提亲,他家世显赫,人品也不错,你就考虑一下吧。”

苏绾摇了摇头,坚定地说:“爹,我不嫁。我相信沈公子一定会回来的,我要等他。”

父亲叹了口气,不再劝说。他知道女儿的脾气,一旦认定了一件事,就不会轻易改变。

第四章 意外重逢,物是人非

又是一年春天,汴河岸边的柳树再次抽出了新芽,杨花依旧漫天飞舞。苏绾已经等了沈知言一年多了,她的脸上少了几分青涩,多了几分坚韧。她依旧每天都会拿着那枚玉佩,站在柳树下等待着沈知言的归来。

这天,苏绾正在布庄里整理布料,突然听到伙计说有一位公子来买布料,指定要最好的云锦,说是要给家中的夫人做衣服。苏绾心中一动,连忙走了出去。

当她看到那位公子的模样时,整个人都僵住了。那位公子身着锦衣华服,面容依旧清秀,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成熟和疏离。他不是别人,正是她等了一年多的沈知言!

“沈公子……”苏绾声音颤抖,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沈知言看到苏绾,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走上前,微微拱手:“苏姑娘,别来无恙。”

苏绾看着他身上的锦衣华服,又想起他刚才说要给家中的夫人买布料,心中一阵刺痛。她强忍着泪水,声音沙哑:“沈公子,你……回来了。你家中的事处理完了?”

“嗯,处理完了。”沈知言淡淡地说,目光避开了苏绾的眼睛,“我这次回来,是带着家眷来汴京定居的。听闻苏姑娘的布庄布料最好,便来看看。”

“家眷……”苏绾重复着这两个字,心如刀割。她紧紧握住手中的玉佩,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沈公子,你当年说过,等你回来,会八抬大轿娶我过门。你还记得吗?这枚玉佩,是你留给我的,说等你回来再亲手取下来。”

沈知言看着她手中的玉佩,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很快就被冷漠取代。他叹了口气:“苏姑娘,抱歉。当年我家中出了大变故,父亲病重,临终前为我定下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当地的望族,能帮我重振家业。我也是身不由己。这枚玉佩,就当是我当年的失礼之物,还给我吧。”

苏绾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看着沈知言冷漠的眼神,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她死死地握住玉佩,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沈知言,你怎么能这样对我?我等了你一年多,每天都在这汴河岸边等你回来,你却……你却早已娶了别人!”

沈知言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愧疚,但他还是硬着心肠说:“苏姑娘,感情的事不能勉强。我们之间,或许本来就是一场误会。我还有事,先行告辞了。”

说完,他转身就要离开。苏绾猛地拉住他的衣袖,哭着说:“沈知言,你告诉我,你当年说的话,都是假的吗?你对我的情意,也都是假的吗?”

沈知言停下脚步,却没有回头。他声音低沉:“苏姑娘,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你我之间,从此两不相欠。”

说完,他用力甩开苏绾的手,大步离开了布庄。苏绾看着他决绝的背影,瘫坐在地上,手中的玉佩掉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她放声大哭,心中的委屈和痛苦像潮水一样涌来。

伙计们连忙上前安慰她,苏绾的父亲也赶了过来,看到女儿这副模样,心中十分心疼。他捡起地上的玉佩,叹了口气:“绾儿,别哭了。这样的人,不值得你为他伤心。”

苏绾哭了很久,直到眼泪流干。她慢慢站起身,从父亲手中接过玉佩,紧紧握在手中。她知道,那个曾经在汴河岸边与她一起赏杨花、作诗的青衫少年,已经彻底消失了。

第五章 放下过往,春暖花开

自沈知言离开后,苏绾消沉了很久。她不再每天去汴河岸边等待,也不再打理布庄的生意,只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着那枚玉佩发呆。

苏绾的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女儿心中的痛苦,却也无能为力,只能默默陪伴在她身边,为她准备她爱吃的点心,劝她多出去走走。

渐渐地,苏绾开始慢慢走出阴影。她明白,沉溺于过去的痛苦无法改变任何事情,她还有父亲,还有苏记布庄,她不能让自己一直消沉下去。

她重新开始打理布庄的生意,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努力,将布庄打理得井井有条。她还开始学习染布的技艺,研究新的花色和款式。苏记布庄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甚至吸引了不少达官贵人前来光顾。

这天,苏绾正在布庄里指导伙计染布,突然听到门口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苏姑娘,别来无恙?”

苏绾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白衣的公子站在门口,眉目温和,笑容亲切。她愣了一下,随即认出了他——他是当年在茶寮与她和沈知言有过一面之缘的柳文轩,如今已是汴京有名的才子。

“柳公子,好久不见。”苏绾笑着迎了上去。

柳文轩走进布庄,目光落在苏绾身上,眼中带着几分赞赏:“苏姑娘真是越来越能干了,把苏记布庄打理得这么好。我今日来,是想请苏姑娘为我做一套新的衣衫,明日我要去参加一个诗会。”

“好啊。”苏绾点头答应,“柳公子想要什么面料和款式?”

两人一边挑选面料,一边聊着天。柳文轩得知了苏绾的遭遇,心中十分同情,但他没有过多安慰,只是鼓励她:“苏姑娘,你的才华和坚韧,比很多男子都要出色。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你的未来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在等着你。”

苏绾心中一暖,点了点头:“多谢柳公子开导。我已经想通了,人不能总活在过去,要向前看。”

从那以后,柳文轩经常来苏记布庄,有时是来做衣服,有时则是来和苏绾聊诗、聊染布技艺。柳文轩的温柔和体贴,渐渐温暖了苏绾的心。她发现,柳文轩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人品端正,对她也是真心实意的好。

这天,柳文轩拿着一幅画来到布庄,递给苏绾:“苏姑娘,这是我为你画的一幅画,你看看喜欢吗?”

苏绾接过画,画中是汴河岸边的柳树,杨花漫天飞舞,一个身着淡粉色衣裙的女子站在柳树下,笑容明媚。画中的女子,正是她自己。

“柳公子,画得真好。”苏绾由衷地赞叹道。

柳文轩看着她,鼓起勇气,轻声道:“苏姑娘,我喜欢你很久了。我知道你曾经受过伤,但我希望能有机会照顾你,让你以后的日子都充满欢声笑语。不知你……是否愿意给我一个机会?”

苏绾看着柳文轩真诚的眼神,心中泛起一阵涟漪。她想起了沈知言的背叛,也想起了自己这一年多来的成长。她知道,是时候放下过去了。她轻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愿意。”

柳文轩心中大喜,他握住苏绾的手,温柔地说:“苏姑娘,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待你,不会让你再受一点委屈。”

苏绾点了点头,眼中泛起了泪光,但这一次,是幸福

目录
返回顶部